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比武开幕!前半段5公里越野,后半段抢占山头

2022-09-22 09:50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兵营情事连载275

作者:石头大侠


【作者简介】石津安,笔名,石头大侠。1959年出生,1976年下乡,1978年入伍,2001年自主择业。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军旅长篇纪实作品“兵营往事”系列第一部《兵营兵事》(40万字)“兵说”“战旗红”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第二部《兵营情事》继续在“战旗红”连载,敬请读者关注。

宣传科干事吴然又来到张克带的三连,因为同事安然让她要抓紧时间,拍几张张克他们连训练的照片。

安然走到哪,吴然就跟到哪?也不是,他们的工作正如火苗说的那样,就是在谈着恋爱,也是在工作。

连长张克看到吴然,笑着过去跟她握了个手,是过来找安干事吗?

吴然也笑着说,我是奉安干事之命,前来给张大连长拍摄训练照片的。

吴然就坡骑驴的俏皮话,现在也不逊色一个男人。

在部队,俏皮话也成了家常话。

安然也笑着说,你看徒弟高于师傅了。

三人开了几句玩笑,就到了训练场,吴然抓紧时间,给张克他们连拍了一些训练的照片。

吴然问安然,这些照片够用了吧?

安然很有把握地说,你拍两三张就够用了,你的拍摄水平,多拍就是浪费。

吴然说,这话是夸我还是贬我?

安然又说,都有。


这时,张克又走了过来,今天就少拍两张,你们明天要去现场,多拍摄几张抢占山头的照片,那些照片拍摄出来有现场感,炮场训练的照片,再拍也就是那几个动作,没有新意。

安然马上给吴然捧场,张连长你是对吴然大摄影师的拍摄技术有怀疑吗?

哪能呢,吴干事能过来给我们连拍摄训练照片,是我们连的光荣和自豪。张克马上改了口。

吴然又说道,你们俩就不要又夸又损我了,明天就看你们连了,安然说你们连志在必得。

张克听到这句话,冲着安然说,还是我的老战友了解我,志在必得,必须的。

安然说,先别说大话,要把困难和问题考虑得更多一些,王剑远的连队也是志在必得。

张克很正经地说,这一点我们已经研究一个晚上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天晚上过来吃包子就是了。

吴然听说又要吃包子,马上说道,我是不是提前上卫生队给你们准备一些酵母片。

安然说,没有必要,张连长他们连吃包子是文明吃法。

吴然听得有点发懵,吃包子还有文明的吃法,真是的,在连队吃包子都吃出了花样。


旅里组织的这次抢占山头训练比武,各营抽调一个连队,按编制顺序抽调,每个营的最后一个连队。

一营三连、二营六连、三营九连、四营十二连、五营十五连、六营十八连。

旅里作训科科长带领营长,还有参加比武的各连连长,提前沿着5公里行军路线,以及最后要抢占的山头现场勘察了一遍,各营连可以根据勘察情况,自己拿出5公里越野行军和抢占山头的方案。

5公里越野行军路线,基本都是一样的全副武装行军,这个主要比的是体质和耐力。

抢占山头就是比武的谋略、胆量和毅力。

5公里全副武装行军,到达山脚下时,各连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拿出抢占山头的方案。

这个山头要想登上去,有三条道路可以选择,山的正面有两条道路选择,左侧和右侧,基本行程差不多少。

唯一可以走捷径的一条山路,就是山的背面,这条路要论登上山头,比正面节省三分之一时间。

但是,要从背面登山,是要有风险的,虽然风险不是那么险峻,也是困难重重,很多地方还要用绳子攀登,要确保全连人员都能登上山头,存在困难和风险。

当时,张克跟他们营长商量着,六个连队估计有四个连队,会从正面登山,这样没有风险,只是时间上的快与慢。

有两个连队可能从山的背面登山,这就是在拼时间,争夺这次抢占山头的第一名。

一个是张克他们连,还有一个是王剑远他们连。

从山的背面抢占山头,是有风险的,弄不好也会出现一些事故,这就要看指挥员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谋略。

张克似乎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一个是连队人员的素质,他心中有数,还有一个就是连队人员勇争第一的思想,一直根植在连队干部战士心中。

张克又把勘察地形的情况和预定的方案,跟排长还有班长进行了研讨,他也在征求大家的意见,做最后的定夺。


张克根据这次旅里要举行的比武,认为有两个主要环节。

一个是全副武装的5公里越野,这是第一步,这一关对第二步抢占山头,至关重要。

能够抢在前头达到山根下,就为赢得抢占山头的成功,打下基础。

张克他们连的这套方案,第一步,5公里越野都是一样的,比的是体能和耐力。

第二步,抢占山头那比的是指挥谋略,还有风险。

这个风险里边含有机智、胆量、组织能力,也是对连队的一个综合考验。

张克跟营长分析,能够在第二步,从山的背面攀登的只有六连,也就是王剑远他们连,因为敢于冒这个风险的,要有连队的整体素质才行。

那四个连队也只能从山的正面登山,不是说他们不行,因为连队还要考虑从山的背面攀登的风险太大,不能因为一次比武伤着战士,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张克跟营长分析的,也正是王剑远跟李必胜分析的一样,在这次旅里组织的比武中,实际上就是张克的三连,跟王剑远的六连,夺第一的比武和较量。

王剑远也把唯一可以争取时间的宝,押在了全副武装的5公里越野上,谁在这项争取了时间,谁就会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也是张克与营长达成的共识,也是王剑远与李必胜形成的共识,一定要把这个头开好。

张克提前一天,把班长和排长集合在一起,共同研究这次比武的方案,在形成共识后,张克布置了各个排各个班的任务。

整个比武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全副武装的5公里越野,谁打头阵谁在后边收尾,责任到班,责任到具体人。

第二块,在5公里越野先头小分队到达山根时,先对整个山的背面攀登迅速拿出可行性的方案。

一边探索出路子,大部队的攀登,一边继续往上探索,抢占山头的新方案。

第一步由炮一排长全权负责,第二步抢占山头的先头小分队,由二排长负责。

这套方案严格保密,不需任何外漏。

比武开幕!前半段5公里越野,后半段抢占山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