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坤发新歌《白驹过隙》叫板刀郎?他的“愚蠢”全暴露在小聪明里

2023-09-01 10:54 作者:火鱼观点  | 我要投稿

最近音乐世界里的瓜,几乎占据了娱乐圈的半壁江山。刀郎凭借《罗刹海市》这根搅棍,成功挑起了混战。原本安宁深沉的海平面,瞬间声浪四起,波涛如怒。

在李玟与好声音纷争的强势插入后,焦点再度回归到刀郎本人。

他入驻了抖音,每日一曲,仅凭三首单曲,抖音粉丝就轻松突破1500万。

看着沉寂十年之后的刀郎再次得势。曾经看不惯刀郎的音乐主流派再次蠢蠢欲动。

演唱会遇冷的汪峰最懂得见风使舵,他一改过去的批判,转身给予了刀郎新作大大的肯定。

不幸的是,因为这种肯定和夸奖比十年前来得晚了太多。

加上汪峰高高在上的导师态度,不但没能“冰释前嫌”,反而招来新的争议。

再看那英,她的沉默和隐忍并没有换来刀迷的宽容,所以,她尝试复出,但都以失败告终。

各方抵制之下,那英不得不请辞春浪音乐节,随之而来的还有那英计划在国庆期间在澳门开办的个人演唱会泡汤。

与那英和汪峰反应不同的是另一位重要当事人杨坤。

当年,面对乐坛横空出世的刀郎,杨坤直言:“刀郎唱的不叫歌,他的音乐流行直接让乐坛倒退了15年。”

要说杨坤有毒,这话一点不假。他的愚蠢全都暴露在了“小聪明”里。

十几年后,刀郎再次出山,直接让乐坛回到了刀郎没隐退的十几年前,刀迷的热情还在,甚至势头更猛。

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说,可能刀郎的一首《罗刹海市》是少有的时代神曲。

但对于一些不喜欢刀郎的音乐人来说,刀郎的歌依然让人嗤之以鼻。

不就是歌吗?好像谁不会写,不会唱一样。

于是,杨坤也发布了一首新歌,叫《白驹过隙》。

乍一看歌名的情感带入性就很强,诗意中不乏淡淡的忧伤。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杨坤新歌的封面设计也十分亮眼。

一扇红门前,站着一匹白马,周围绿草如茵。门楣上写着“live idea”。

这个设计创意,瞬间引发了网络争议。有人说,这一马一门,就是马户“驴”。

与刀郎歌曲《罗刹海市》中的歌词“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半山门楣上表真情”相呼应。

甚至有网友对这张图片进行了二创处理,直接将白马换成了马户。

在网友的解读中,刀郎《罗刹海市》中的马户就是暗指杨坤,所以,杨坤此次的新歌《白驹过隙》又再次被揣测成是对刀郎《罗刹海市》的回应。

实际上,杨坤早前已经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回应过这首歌的创作初衷。

根据杨坤的自述:自己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历经生命种种,沧海沉浮,终于知道把一件事做好很难。

他强调,回望来时路,可能现在的自己羞于回看,那时的自己只是那时而已。

面对很多同行的人,珍贵又感恩,有些来不及道谢,有些已经离开。

所以,谨以这首新歌《白驹过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希望借由这首歌来唤醒大家,珍惜那些日常里的细碎美好,来得及略过一些勿需在意的不快。

虽然自己老去,但幸好,这世界总有人正年轻。

单看这段独白,着实感人。从杨坤的创作初衷来看,似乎也并没有回应刀郎《罗刹海市》的意思。

但因为杨坤新歌发布在这个特殊又敏感的时间节点,还是免不得让观众将他们放在一起对比。

听着杨坤的新歌《白驹过隙》,有网友认为杨坤的长发唱腔比刀郎高级,洋气,符合流行唱法的审美。刀郎的唱法也比以前的他时髦了很多。

也有网友认为,从第一次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听杨坤的歌就感觉扭捏做作,难以欣赏他那标志性的那肢体语言。

至于杨坤新歌《白驹过隙》是否有叫板刀郎《罗刹海市》的痕迹。单单从封面来看,就已经让人浮想联翩。

加上两首歌创作的相似点诸多,都有传统的历史故事作为铺垫和穿插,难免给人“蹭”的嫌疑。

特别是在大家都避之不及的“风口”时刻,这种凭借一身孤胆持续硬刚,还时不时借助作品和别人之口,耍点小聪明的样子,多少显得有点憨。

你听了杨坤的新歌《白驹过隙》了吗?你觉得这首歌有回应刀郎《罗刹海市》的意思吗?

抛开过去的恩怨,单就刀郎和杨坤现在的唱功,你觉得谁更胜一筹?


杨坤发新歌《白驹过隙》叫板刀郎?他的“愚蠢”全暴露在小聪明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