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脾胃养护方法,用黄芪泡水喝就行
黄芪、党参、白术都可补气,但要单纯从补气这一药效来论,黄芪更胜一筹。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许多经典名方中都有它的身影。它用来泡水特别回甘,是气虚体质人群“保温杯进补”的佳选。 黄芪的功效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气虚、气虚水肿、表虚自汗、气血两虚者服用。除了处方入药、煲汤调理外,还可以泡水代茶饮。 1、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对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有脾气不足之症的人群,黄芪是很好的补益之品,其补气升阳效果尤佳。此外,黄芪既能补益脾气治本,又能利尿消肿治标,是治疗气虚水肿之要药。如果你脾气虚水湿失运,浮肿、虚胖、尿少,也可以经常用黄芪泡水喝来祛湿、消肿、减肥,也可以与茯苓、白术等健脾祛湿药同用。 2、益气固表,实卫止汗说到黄芪是“保温杯进补”之佳品,不仅因现代人多有脾阳虚,且有易出虚汗、易反复感冒、抵抗力差等问题。黄芪有补脾肺之气,固表止虚汗之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导致的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如著名的中药方剂玉屏风散,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搭配健脾的白术与祛风的防风,共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如果你稍微着凉、吹吹风就感冒了,反反复复,可以试一试玉屏风散。 3、益气养血,美容养颜不少气虚的人合并血虚,而黄芪有益气养血之功,气能生血,通过补气又有助于血的生成,常用来治疗气血两虚或血虚患者。黄芪与当归一起煲汤喝,久服能让人气色好转。著名的补血方当归补血汤就是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例组成的。 黄芪的特性人参、党参、黄芪都有补气、养血的功效,且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但三者的作用有所区别。 人参作用较强,被誉为补气第一要药,并具有复脉固脱、生津养血、安神益智之功。 党参补气之力较为平和,专于补益脾肺之气。黄芪补益元气之力不及人参,但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尤其适合于脾虚气陷及表虚自汗的人。 黄芪泡水喝,简易有效用黄芪泡水喝,是气虚养生人群的福音。但有的人喝了反而唇干舌燥,呈现“上火”的症状。 这说明此类人群是气阴两虚的体质,因为黄芪温燥性烈,容易助火。 这个时候就可以加麦冬一起泡,麦冬养阴生津,可以制约黄芪的温燥。 泡饮方法:黄芪10克,麦冬10克,放入保温杯,冲入沸水,焗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1次可以冲泡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