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综合征】Wolfram 综合征
● Wolfram综合征又称DIDMOAD综合征(DI是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 的缩写,DM 是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的缩写,OA 是视神经萎缩 Optic Atrophy 的缩写,D是耳聋Deafness 的缩写),即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耳综合征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本征系先天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同一家族中可有多个成员先后发病也有少数散发者;基因编码为 9~10个跨膜片段蛋白;神经纤维变性伴脱髓鞘改变。线粒体功能障碍是核基因或线粒体基因异常的结果。
● 本征缺陷基因位于染色体4P16.1(WFS1),另一表型与染色体4q22~24的第2部位的缺陷有关(WFS2)。
● 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也可能是本征的诱因:前者可导致自身免疫性胰岛炎,继之胰岛细胞萎缩。
【临床表现】
● 症状多在 10岁以前出现,男女均可发病。
● 首先出现的常是Ⅰ型糖尿病:口渴、多尿比较明显,食欲可增加,也可正常,甚至厌食,全身消瘦,常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
● 以后逐渐出现视神经萎缩,视力进行性减退,少数可致盲;部分视野缩小和色盲;可发生色素视网膜炎和(或)白内障,也有眼球震颤者。
● 听力障碍主要为高音部分。
● 中枢性尿崩症:尿量可达5000~12000ml/d。在尚未合并糖尿病时尿比重可降至 1.005 或以下。当合并糖尿病时,则尿比重可接近正常,但尿量可能会更多。当糖尿病被控制、尿糖减少或消失后,尿量虽可减少一些,但多尿依然存在,尿比重逐渐降至 1.005或以下;可见肾盂、输尿管积水和低张力性膀胱。
● 偶可合并共济失调、抑郁、躁狂、垂体性侏儒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实验室检查】
● 尿糖阳性。
● 血糖:空腹>7.0mmol/L;餐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或随机血糖>11.1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均增高:前者反映近 2~3 个月、后者反映近1个月内的血糖水平。
● 血浆胰岛素和C肽均降低,释放试验阴性。
● 高渗盐水(2.5%)和禁饮试验:均不能使尿量减少和尿比重进一步升高。
● 抗利尿激素测定:本征时低于正常基础值(1~1.5ng/L)高渗盐水和禁饮试验也不能使其升高。
【诊断】
● 凡有糖尿病又合并尿崩症者,应考虑本征的可能,如同时有视、听障碍存在,则基本可以作此诊断(即完全型)。如家族中有类似病例发生,则诊断完全可以肯定;如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耳聋4项中仅有2~3项者,为不完全型。
【治疗】
● 主要治疗糖尿病和尿崩症
● 糖尿病:先用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或优泌林 R。从小剂量0.2U/(kg·d)开始,分3次,餐前 30min皮下注射;以后,根据尿糖或血糖水平,逐渐增加剂量。以后尽可能改用1日1次的长效胰岛素,或新一代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地特胰岛素(insulin determir)以及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德谷胰岛素(insulin degludec)。
● 尿崩症:去氨加压素0.1mg, 3次/d,口服,根据疗效和反应,增减剂量,维持 0.1~0.2mg,3 次/d,最大剂量 1.2mg/d。其他口服药有:卡马西平100~200mg/d、氢氯噻嗪 25mg,2~3次/d、氯黄丙脲 50~100mg/d,可逐渐增至350mg/d(本征不会引起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