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拖延症吗?
每次事情拖到最后时刻,一边暴走干活,一边反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自己的拖延症就这么顽固!为什么吃了这么多次亏还是这么病入膏肓!
这次依旧。焦头烂额的论文补改。但我还是能腾出刀刃上的时间给自己问诊,这个拖延症,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面对word,一个想法袭来:拖延症,不是拖延症,是人生中的一道坎。
通常认为,拖延症是指拖着事情不及时完成、非要拖到最后一刻的行为、习惯。往往在意的是”拖“这个动作、行为。对,确实是最典型的症状。所以凡是拖拉,都可以用拖延症来定义和解释自己的问题。
但是!我今天意识到,拖,并不是拖延症的精髓,拖的那件具体的事情,才是拖延症患者患病的关键。
为什么我们选择用拖延症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懒?说明我们基本上是不懒的,甚至我可以说自己比较勤快。但是为什么也会拖延?在别的事情上不拖延,就在特定事项上拖到极致。足以说明,事情本身是很大的影响因素。就我自己而言,这个论文,拖了好几年了,很想早点搞定,但就是行动无力。给自己找借口,说是想写得好一点,实际上是想到时候不至于被批评得体无完肤。对了,关键来了,我害怕的是被否定。为什么预设的是被否定,而不是被肯定?显然是这个事情对于自己太难了,心里毫无把握。那为何不一开始就好好去学、去做呢?是啊,正常讲就应该这样的,但如果真的这样了,世界上也就没有拖延症这回事了。
拖延症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程度比较轻微的,日常拖,但是事到临头能够处理完毕,这种很常见,几乎大部分人都有点,可能是广义的拖延症,不至于病态、影响日常生活。第二种就是很严重的,影响日常生活的拖延症,这也是我想说的拖延症,是我患上的拖延症,这种拖延症,我今天意识到,是一种心理缺陷。表现得像拖延症,本质上,是病了,心理的病。
畏难,怕被否定,就不去做了,足以见得,行为人是夺么的脆弱。她又不主动放弃,又不积极行动,她对自己有要求,但是又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一个重度拖延患者的背后,是一个破碎的自我认知。
能够拖着,虽然不做,但是也不放弃,说明这件事对于当事人相当重要,是她真正想要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总之就是想要做到。理想的自己。
拖着,不做,是真实的自己。拖延时间越长,两个自己对峙的时间越久。心理的分裂也越久。最后总要做一个决断,到底是不忘初心,还是不择手段?
其实,之所以这么分裂,一是理想的自己太理想,对事情本身过于看重,超过了对事情本身的科学认识,想法欲望太多,不堪其重;二是真实的自己太被动,对自己的能力一无所知,被动地审视、压抑自己,不去唤醒能量,不去尝试犯错。天上地下,眼高手低,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这已经不再是拖延症,是人生中的一道坎。跨过了,才会心理统一,自洽,从此劲往一处使。
放下不必要的执念,认真对待自己的能力,拥抱真实,实事求是。什么是真实?何处是真实的能力?放手去做,做事的我,就是真的我,是事实的我。
我思不一定我在。我做我一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