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空中的江南影像与城市风貌

2023-09-09 18:57 作者:终南影话  | 我要投稿

江南是地理上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称谓,总体而言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更具体来讲则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三角区。但更多时候,对于江南这种没有明确定义的地域划分来说,它更多指涉了区域中共同的一种存在于感官和记忆甚至想象中的物质景观和精神气质,这种对现实模糊的“感觉”构成了江南一词的灵动内涵。但这种“感觉”貌似被限定在有限的时间范围,是古朴的,远离现代化的,同时也是有特殊空间的,迥异于城市景观,尤其对于非江南地区的人而言,江南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画风景,是曲径通幽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愁思难解的“我”于朦胧烟雨中遇到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幽静、婉约,潮湿、暧昧,定格于如此情态的江南印象使现代电影中的江南成为需要与城市影像相交叉的空间模块,以及需要与现代相融合的一种看不见的地域气质,在集体记忆与现实经验中共同塑造“现代江南”。

在地的气象条件首先标记了江南作为物理空间的影像特质。江南地区位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多雨湿润,植被常绿,树木叶片宽大,因此代表景观便多是湖水、绿林等地域特征明显之物,影像也就呈现出茂盛植被带来的盎然生机。民居建筑小而精致,因避湿热青瓦白墙,为了排水形成了山头墙的屋顶结构。也正因气候条件优越,江南地区一年两熟的熟制也让民间有了“江南熟天下足”的说法,人民也淡然勤勉,因此在古装电影中,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互动便尤为体现出江南鱼米之乡的悠然与富足。《卧虎藏龙》中的俞秀莲是江南镖局的总镖头,李慕白回到镖局,背景是标志性的青瓦白墙。此景取自安徽黄山的宏村,其实际地理位置可能与江南的定位有所偏差,但放之于影片中,小河边妇孺往来、家丁工作的场面一片安宁祥和,为影片江南的诗情画意和恩义江湖外的田园归隐做一点睛之笔。这种典型的江南印象出现于古装电影十分自然,也自是与所谓城市差了千年,若硬要从此中找到对应,则是片中与江南镖局相对应的城镇。玉娇龙闹事的人群密集的街道和街边的客栈商店景观已经与“江南”做出了空间和地理上的划分。

进入现代,江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入侵逐步从自洽安逸美好的田园生活的代名词中走了出来,成为人物生存于乱世的一个生活环境。好比《林家铺子》中的浙江小镇,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倒闭了一家家“林家铺子”,清澈的江南河水也被一桶污水搅浑了。影片中的城市没有直接地出现,但却被镇商会的会长所代表,看不见却时刻被提醒的现代化进程、日寇的侵略成为撼动江南林家铺子稳定生活的一个楔子,在统一且强大的外来冲击下,二者不得不合而为一,共同面对。江南固有的那种秀丽印象被污水和残破的河道所取代,从而失去了自身的属性,失语在国难家仇中,仅剩的江南特质怕是只有混沌一片的潮湿体感。《芙蓉镇》那种暴雨冲刷的南方的湿热在胡玉音的坚强隐忍之下更显得混沌,融入迫害者的言行中,模糊了在看得见的压力之下看不见的残酷。

这种面对“城市”的失语在离开沉重的外部压力后显得轻松很多。江南的意象在城市的衬托之下逐渐回归了景与情的寄托,但不变的依旧是在城市风貌的衬托之下。《柳浪闻莺》把杭州的西湖作为江南影像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与现代的化身,在与乡下水乡戏台的表演相衬托。尽管对江南有着笔触生硬的刻画,或者说以点代面的省略,但对于江南环境与城市意象的结合,在那条垂髫给富商唱戏的西湖游船上已得彰显,在两相对比之下,城市(化)依旧被江南的气质衬托得粗俗不堪,影片也依旧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春江水暖》中的江南影像与杭州新浪潮的几部影片都有类似的对于江南气质与城市风貌刻画的视角。城市剥脱了所象征的与田园乡下对立的权力话语,变成了一种生活背景,在影像中由身居其中的人们所串联,串联进一个生于长于的江南。如同《春江水暖》中的江一自信下水的那条江,在他的游动过程中,岸上浓密树荫下的老少,渐近渐远的对话声,像再日常不过的生活一样徐徐展开,上岸后长长地行走又把更多的城市中的人与景带入镜头中,视点就像江水一般飘荡,自然,自在。而作为城市化象征的楼房也没有过多的情感色彩,甚至由于那富有年代感的有色玻璃而与碧绿的江水呼应,让传统的江南气质在富阳这座城里作为实然而存在。

地势与气候带来的地理风貌造就了江南的秀丽气质,也孕育了江南地区民众的集体记忆,而带着这种独特气质的江南影像也面临着与城市影像相糅合的问题。关于江南水乡的记忆是一种特定的时空找寻,不仅存在于文学、戏剧的审美记忆,也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传统的江南影像标记着一种水乡文化,在建筑景观、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丰厚价值,与城市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对抗。就如同消失的村落一般,曾经的水乡也在城市的向心吸力过程中被新一代的成长经历所抛离,变成趋同的城市记忆。与之相伴的是,与城市结合的江南影像生发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式气质,在与城市的融合下而非在城市的衬托下,产生一种新的关于记忆和此地的影像记忆,表达着又一代人关于江南的认知。而地缘电影的存在首先将影像空间做一明确的定位,关于地方的认知、体验成为先验的观影经验,共同构成观影时的情绪与气氛营造,这不仅对此地的观众有着观影优势,也对他地的观者有着沉浸性的引领作用。江南影像如此,他地亦如此。


时空中的江南影像与城市风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