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攻击麻雀·寿人笔记X(二十四)

2023-01-06 22:37 作者:浅小枝  | 我要投稿

※版权说明:译者本人仅对本书进行汉化翻译,汉化内容中的所有被译话语,仅代表译者本人的立场。原书一切版权均归佐々木寿人所有。未经授权允许,严禁转载。

防线


对于麻将中胜利的定义,因人、因所处的场合而异。


例如在职业联赛的冠军争夺战中,胜利仅仅意味着在决赛中获胜。


在雀庄中,浮上1000点也可以说是不错的胜利。


虽然很多人以打麻将为乐,但如果不给自己制定目标的话,水平就绝对无法获得提升。


我打麻将的目标始终是赢。


想要取胜,就必须要强硬,要磨炼进攻意识。


但是如果只靠进攻就能取胜的话,谁都不会感到苦恼。


在懂得了如何去进攻以后,需要学会的就是如何去防守。


但是千万不要想着可以一边猛攻一边严防。


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突然进行攻守切换会打破平衡,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


我在二十多岁就开始喜欢进攻了。


人们常说年轻时打牌强硬,是因为年轻气盛打得有气势,手牌自然也不会差。


但我觉得不应该用太保守的思维来打麻将。


不能总是惧怕放铳,因为这是走向胡牌的必经之路。


在进攻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体会到痛苦,增长自身的经验。


掌握如何去防守也是从学会进攻开始的。


接下来进入正题。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进攻可以稍微随意一些,但防守一定要认真。


换句话说,比起进攻,防守更难些,需要细致的思考。


麻将有役就能胡牌。


就算自己胡不了牌,在流局以前别人也有可能听牌。


而且如果被自摸了,也会失去点数。


对手的自摸胡牌自然是无法防守的。


牌局中,有些人在防守时会想要通过鸣牌来阻止对手自摸,我觉得这是不值得推荐的做法,在防守时轻易地将手牌缩小,能用来防守的牌也会相应地减少。


破一发时也是如此。


鸣牌这种行为,大多是为走向胡牌而服务的。


如果只是为了消除其中一个对手的一发而鸣牌,在另外两人也发起进攻的时候,该如何面对呢?


手牌减少到十张、七张、四张时,防守能力也会有所降低。进攻的对手增加时,能够用来避铳的牌也会变少。


不过这种行为在雀庄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人们更在乎眼前的得失,有时候就连能够取胜的人都会因此陷入困境。



让我们来看牌图。


这是东一局南家第十一巡的手牌。


西家在第二巡的时候碰掉了自风牌西。


随后的牌河看起来很像索子混一色。


到第七巡时,亲家立直了。


随后的第十巡亲家摸切发时,西家选择了碰。


这是令人左右为难的情况。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使我们完全弃胡,点棒依旧有可能减少。


就像刚才所说的,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对手自摸胡。但是我们可以避免放铳,同时也可以避免给西家喂牌。


在雀庄打牌时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大家也经常遇到这种场面吧?亲家摸切掉索子西家没反应,自己跟张时西家却鸣了牌。


也就是说此时大家只关注到了如何不放铳,而忽略了西家是否会鸣牌这件事。


如果只是随便打打,这样做也无所谓。但如果追求技术上的提升,这样做是不行的。
重新观察一下自己的手牌。


认真思考一下哪些牌是可以打的。


如果能在行动前就做出选择,那已经是了不起的提升了。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不得不在这一点上进行提升。


首先要先打相对安全的牌。


如果有能撑过四、五巡的安全牌的话,那就绝不先打能撑六巡的牌。


要先打出去相对危险的牌,否则不但有可能会被鸣牌,甚至可能会被荣和。


如果是我的话,会先切掉确定可以通过的序数牌,然后再切危险程度比较低的字牌。


为什么按这个顺序呢?因为确定可以通过的字牌不会被碰,但是序数牌即使被下家打出来也可能会被吃掉。


比如说下家有一二二索的情况,在打掉一索后,也可能摸进三索。


对自己而言,一索依旧有被鸣牌的可能性。


当然如果快到海底了,让他吃掉进入听牌也无所谓。


或许这只是一些小细节,但对于麻将而言,这种经验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虽然在进攻时果断是优点,但在防守时绝不能轻易地进行选择。


要从防守中提升自己的水平。

超攻击麻雀·寿人笔记X(二十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