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常识】知情同意

2023-01-15 23:52 作者:就叫余风同学吧  | 我要投稿

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

知情同意是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共识,体现研究对象的自愿参与研究者计划的研究。“自愿”意味着研究者没有进行威胁和过度诱导,而“知情”则是研究对象在同意之前知道他所应该明白的一切,“同意”指的是参与者明确表明同意参与。

“知情同意”最早作为医学实验的伦理提出。二战后,人们为了杜绝纳粹使用战俘进行残忍的医学实验的情况出现,在纽伦堡审判过程中制定了纽伦堡规范,要求科学家进行实验必须得到参与者的知情同意。医学实验中的受试者会被告知实验的内容,以及可能遭遇的危险。此外,他们会被要求签署一份声明,表明他们对实验潜在的危险知情,仍选择参加。此后,美国国家研究法案通过,建立了保护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中的人类受试者全国委员会,并使用伦理审查委员会来监督联邦资助的涉及人的研究。联邦法规中规定的知情同意有以下要素:

(1)试验具有研究性质的声明,对研究目的和预期参与项目的持续时间的解释,对遵循的程序步骤的描述,对任何实验性程序步骤的澄清。

(2)对带给研究对象的任何可理性预见的风险或者不适的描述。

(3)对带给研究对象或其他人的任何可理性期望的收益的描述。

(4)说明对研究对象可能有利的其他治疗方法,如果这些方法存在的话(主要适用于临床生物医学研究)。

(5)如果有保密问题存在,要声明确保保密以及保密的程度。

(6)如果研究中存在风险不是极小,要声明如果发生伤害是否会提供补偿或救治。

(7)说明可以联系谁解答有关研究和被试者权利的相关问题;与研究相关的伤害发生时,可以联系谁去解决。

(8)需要声明参与是自愿的,拒绝参加不会受到惩罚,研究对象可以在任何时间退出且不会受到惩罚。

一般来说,知情同意的标准有两点:一方面要确切地告知研究对象研究的性质,另一方面要取得研究对象口头或书面的同意。研究者不可以威胁、强迫研究对象参与,且研究对象可以随时退出。在某些“卧底”研究中,研究者刻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研究对象也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研究,这就违反了“知情同意”的标准。此外,在进行对某些特殊群体研究时,“知情同意”可能有问题。例如,研究儿童的性欲,儿童不论是认知上还是情感上都难以表达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并非一纸同意书,而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真心的沟通过程。研究者应该将知情同意的定义放在首位,再根据研究情景选择研究内容和形式,才能避免伦理问题的产生。

【科学常识】知情同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