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也”,“是人也”哪个是原文?
你来提问我来猜,大家好我是虾猜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过
孟子的一篇课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2022年9月1日左右
有许多网友发现曾经学过的课文
中的谋一句话和记忆中的不一致了
在各个平台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这句话便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也可读si)
大家可以投票
如果你学的是“斯人也”就扣个1
如果你学的是“是人也”就扣个2
从我之前动态的投票比例可以看出

支持斯人也的网友明显更多一些
虾弟不卖关子直接说结论
如果你选择的是“是人也”
那么恭喜你,你是对的
接下来听我一一分析
首先网络上两种版本都存在
无论是百科还是各种文档
又或者一些书法作品中


当然在纸质的书籍中
也同时存在“斯人也”和“是人也”两种版本


所以这件事不像曼德拉效应那样那么邪门
早在2009年也有网友讨论过
当时吧友查看手中的《孟子》注本
五本书中只有一本是“斯人也”

在我朋友实拍的嘉庆刻本也是“是人也”

后来网友在网上找出古籍一一举证
真相越来越靠近“是人也”


直到有人发现中国广播
在2006年6月的一篇文章
“斯人也”,“是人也”?
给出了“斯人也”被广泛误播的原因
这里不方便具体阐述

所以目前来看“是人也”是孟子最原始的版本
如果你记得“斯人也”只是被网络上的
各种文章媒体误导了
但是有80后的网友不服
说我们当初背的就是“斯人也”
是21年后统一改成“是人也”的

今天的问题就出在这了
当我查询了9月1日至今网络上所有网友晒的图片后发现
没有任何一个网友
可以在语文教科书正式的文章中找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版本
全部都是“是人也”
网络百科的各种图片文章可能会修改
但是当初我们的书本总不会被集体修改吧
如果一个人找不到还过得去
但是目前来看是
所有坚称当初学的是“斯人也”的网友
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课本
当他们默默的找到曾经的课本时
却被现实打脸,自己当初学的是“是人也”
也就是产生了记忆的记忆偏差
这类例子数不胜数


甚至,包括我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
当初学的是“斯人也”
直到有个热心网友找到了我当年的同款课本
也唤醒了我曾经的记忆


我之所以记错的原因是
在有的课本中“是人也”会注释同“斯”
有的老师会告诉你这个读si
在一些教辅材料中,也会写作“斯人也”

高中毕业后经常上网
用的输入法默认都是“斯人也”
以至于这么多年回忆起来
我只回忆了个读音和网络带来的干扰
直到看到课本我才清晰的想起来
当初学的的确是“是人也”
当然也包括我们小时候看的一些影视作品的干扰

这就是一大部分人记错成“斯人也”的原因
1.读音干扰
2.影视作品干扰
3.互联网干扰
4.教辅材料干扰
在抖主晓风残月!收藏的多本语文书籍中
也全部为“是人也”


目前只有在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
第85页的引用中可以看到“斯人也”版本


如果身为80后的你当初记的是这个
那么也算是为你解决问题了
但这篇文章出现的年级较小
又不是在正式的文章中出现
估计很多人都记不得了
更不会去背诵
所以不太可能成为大多数人记错的原因
最让我觉得气愤的是
有个抖主用2006版语文新课标中的斯人也和这个小学课本的斯人也带节奏
让部分不明白真相的80后,以为这就是他们当初学的斯人也
但实际上80后是看不到这些书的
因此这本书中的斯人也不能当做证据来证明80后的记忆
除非他们自己想糊弄自己
那我们作为外人也没必要帮他忙去找了
斯人也本来就一直存在于各个版本的教辅材料中
只是从未出现在教材中

80后当初学的教材,包括这本
网友本人查阅后也表示震惊,竟然是“是人也”



到目前为止
虾弟先阐明了“是人也”是正确的版本
然后说明了大多数网友记错成“斯人也”的原因
1.读音干扰
2.影视作品干扰
3.互联网干扰
4.教辅材料干扰
并列举了许多网友查阅后承认是自己记错的案例
现在只剩下一些依旧坚持“斯人也”
但却无法查阅当时语文书的网友了
所以我们只需要帮他们找到所有版本的语文书
并一一排查即可彻底解决这个疑问
据我所知,初中语文教材共包括
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鄂教版,鲁教版,
北师大版,沪教版,冀教版,浙教版,河大版
在我这个基础上,排查对应版本每一个年份的修改版
并且差缺补漏,就能彻底查清
“斯人也”究竟是否存在于教科书正式文章中
如果你在看了这期视频
我列举的种种记错可能性后
依旧坚信不疑的认为自己课本上是“斯人也”
欢迎留下你读初中的年份,和所在地区
我和网友们会一起帮你核对找到对应版本的书籍
请不要说“就是斯人也,没错,我当时背了”这样的话
因为毕竟网友们的目的就是在帮你们
而不是和你争论,所以请留下有用线索
相比于西游记羊力大仙下油锅的片段
我觉得这件事
起码咱们能一起见证真相
peace&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