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姜太公钓鱼,意在王侯《中国古代人文策略统筹》第二回--谋圣姜子牙传第一章

2023-07-23 10:13 作者:贺攸梓  | 我要投稿

       

       姜子牙(约前1128年-前1016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又称姜太公、师尚父、太公望、吕望。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另一说为河内(今河南卫辉)人。商朝末年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西周开国元勋,杭州厉氏家族先祖。

       姜子牙先在商为官,见纣王无道,便辞官游说方国,听闻西伯姬昌贤能而去周,隐之磻溪,此时已年届七十。也有一说是太公入赘妇家,因不擅生计而被妇家逐出家门,于是在渭水之滨直钩钓鱼,一樵夫见姜子牙用直钩钓鱼,便授其钓鱼之法,但姜子牙却答道:“老夫名虽垂钓,意不在鱼。我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姜子牙垂钓的故事传闻四方,周西伯姬昌便率领属臣带上厚礼,恭请姜子牙出山。

       主因经过详解:

       姜子牙,亦作姜尚。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夏、商两代,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首先,从姜子牙的家世来看,姜子牙的家境原先为高官佳境,后面因为传袭了很多代,家境已经大不如前,可是步入晚年后还是无一技之长,人生没有为其自身塑造伟大建树,恐悔恨终生,所以希望自己一生中刻苦学习的知识能派上用场,开始为自己造势做广告宣传:1.传言有人说,姜子牙博学多闻,曾为商纣做事。商纣无道,姜子牙就离开了。四处游说列国诸侯,未得知遇之君,最终西行归依姬昌。2.有人说,姜子牙乃一处士,隐居海滨。姬昌被囚禁在羑里时,姬昌之臣散宜生、闳夭久闻姜子牙之名而召请他。姜子牙也认为“听说姬昌贤德,又一贯尊重关心老年人,何不前往?”此三人为了营救姬昌,寻找美女奇宝,献给纣王,以赎取姬昌。姬昌因此得以被释,返回周国。虽然姜子牙归周的传说各异,但大旨都认为他是姬昌、姬发之师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姜子牙本身就博学多闻,而且给商纣为事过,姬昌刚好在附近被囚禁,臣下就因附近有名人所以前来求召,并且加上自身为旧大世家的名门望族加身,被氏族重用也说得过去。此后世人又称其为太公望,开始了施展才华,帮助姬昌攻破商纣,立周朝的传奇人生之路。

       总结一下,首先是自己精通天文地理,政治兵法以人熟知,再来在水边钓鱼故意只放直钩,不放鱼线鱼饵,吸引人过来询问,道出自己垂钓,意不在鱼,而在王侯将相。之后才有了以欲擒故纵,愿者上钩之计钓来了周文王的求贤邀请。


姜太公钓鱼,意在王侯《中国古代人文策略统筹》第二回--谋圣姜子牙传第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