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海边有间餐厅(随笔集1)

[1]大海边的餐厅
二十年前,大雨磅礴的那一天,七岁的尹泽光着脚丫子走在草地里,身上仅仅穿着一件蓑青色的粗布衣,就这么颤抖着身子淋着雨,踩着野草四处走寻。
雨水打湿他的脸庞,他害怕地抽泣着、呜咽着。朝看不到方向的荒林大声呼喊:“阿爸,阿妈,你们在哪?”
就这样在那个寒冷的夜晚里,他和他的亲人走散了。
二十多年后的某一天,在家乡鱼川岛的海边,有几位不知哪里来的城里人,在那里开了一家名叫“蓑青”的小餐厅。那是一间海边的渔屋,朴素的门面,俗气的房子,还有着村里房子都有的门窗。据说他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重新装修,动静挺大。毕竟在乡下,少有人这么大张旗鼓,所以吸引了不少村里人前来围观。
“唉!”住在村头靠港边的祁婆婆发出一声长音,不知道是感到可惜还是不可思议,说:“把餐厅开在这里,哪里做得了生意。”
她说着还摇摇头,一副不肯相信的样子。
跟她走得近的胡奶奶是村长家的二姨妈,她同意地点点头,感叹地说:“不知道会是些什么人?”
一个月前,一个年轻人从海对岸乘着渡轮过来,沿着海边又是看,又是拍照,最后寻着人问路,才找到村长。他说他想在村里找个地方住下,然后开间小餐厅生活。
村长看他三十出头,年纪算不上很大,长得也还算俊朗,说话又谦和礼貌,就带他去找了房子。一开始还以为是个城里的生意人,会要块好地段重新盖栋房子。可他说自己的积蓄不多,还打开一路背着的背包,说:“我就有这么些钱,我想买个不大的渔屋,靠在海边就好。”
村长看他实诚,帮他找了间靠海的渔屋。他要做生意,太小的屋子也不方便,所以村长给他寻的是间不大不小刚刚好的房子,后面连着院子,还能腾出点地方。只是出门是条上坡的小巷,旁边都紧贴着村民住的屋子。虽是靠着海边,但距离海边的沙滩,还是多了一米高的山坡,而这间房子,就正好坐落在这个一米高的小山坡上。
尹泽买了渔屋后,就回了城里几天,他再回来的时候,是带着另一个人来的。听他们说话的内容,是和房子的装修有关。尹泽带着他带来的人走到渔屋四处看看,只说了一点想法,之后就再没提出什么要求。
看样子他们是认识的朋友。那日之后,就只有他的朋友和一些城里的工人会经常来这岛上,前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渔屋从里到外都重新装修了一遍。这间渔屋正好落在上坡的第一个路口,拐角就是大海,早年为了防潮水,砌了半高的石头墙。之前尹泽问过村长,这防潮水的石墙能不能也给他拿来用。村长看这不过是十多年前的石墙,就让他随便用去。后来他的朋友把石墙重新刷洗干净,还放了块木牌,写着“蓑青餐厅”四个字,然后海边的小餐厅才这么落成了。
在餐厅营业后的某一天,尹泽望着窗外的晴天和被阳光轻拂的海面,感受着现在难得的平静。回想起二十年前淋着大雨的夜晚,寒冷、不安、迷茫交织在一块,忽然觉得那一刻仿佛还是昨天。当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终究会走向何处,面对前方必然只有恐惧和未知。可现在,他已经站在温暖的海边,享受海风的轻拂和阳光的温暖。他回过神来,想了想,或许时间真的是个奇怪的存在呢。

(作者:裘布德)
作者很佛系,更新很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