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海边有间餐厅(随笔集4)

[4]清蒸鱼和木槿花
熟悉做菜的人都知道,清蒸鱼在出锅的时候会添上一小段葱丝做装饰。但能把清蒸鱼和木槿花联系到一块的,我看也只有蓑青餐厅能做到。
在鲜香的清蒸鱼出锅时,撒上几片晒干的木槿花花瓣,让原本特有的咸腥味里陡然之间多出几分解腻的花香。这是尹泽做这道菜时一贯的做法。
“出锅了。”
白色的木槿花花瓣是他从别处带来的,经过蓑青餐厅窗边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他把花瓣装在一个竹木编织盘里晾晒着。
待他把清蒸鱼端上桌后,热气腾腾的菜香味也跟着浓烟扑到李梁禹的脸上。
李梁禹已经拿起筷子,等尹泽落座后,才动筷子夹上一块鲜嫩的鱼肉送进嘴里。
“真好吃。”
这是他此时唯一能说出来的一句话。
高言笑了笑,也夹起一块鱼肉送进嘴里。这依然又是一个寻常的夜晚,蓑青餐厅的外头一片寂静,看着屋里的人影,虽听不到声音,却也知道他们正吃得欢快。
第二天早上,李梁禹把昨晚吃剩的鱼骨头拿到院子,抓着鱼尾“喵喵”地学着晴天和白天叫。两只小猫听到声音从角落里出来,舔食着鱼骨上的鱼肉,样子很是可爱。
“请问……”
一个女人站在门口。
李梁禹抬起头,她继续问:“这里可以吃饭吗?”
她叫晓晓,算是这座岛上的游客。姓什么岛上没人知道,从哪里来也没什么人打听,但从装扮上看应该是自己一个人走到哪里是哪里的背包客。
晓晓一落座,高言就递过一杯水。
“谢谢。”
她端起水杯轻抿一口。
“这里都有什么菜?”
高言回答说:“都是些用海边食材做的菜,没什么特别的名字。你想吃什么,我们都可以做。”
晓晓想了想,“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想吃的。”
“那就点份寻常的家常菜怎么样?”
“嗯,可以。”
“你是喜欢清蒸的还是红烧的?”
晓晓顿了顿,“清蒸的。”
“请稍等。”
高言写好点菜单,走进厨房。
趁着这个间隙,晓晓伸个懒腰看向窗外的大海。餐厅的位置实在选得别致,窗户朝着的另一头正好是大海,既没有房屋遮挡,又没有人影簇拥,是个不错的好地方。
没多久菜就端上来了。
高言口中的家常菜原来就是清蒸鱼。这的确没什么可奇怪的,海边的食材自然数鱼最寻常。但这清蒸的鱼上撒的却不是寻常家里都放的葱丝,闻起来还和寻常的清蒸鱼有些不同,带着花的清香。
高言解释说:“这是木槿花,是用来代替葱丝用的。”
晓晓好似明白的点点头,夹起一块鱼肉和米饭一起送进口中。
她吃的很愉快,付了钱后,就提着背包离开了。
高言把吃剩的碟子端进后厨。别看她是个女孩子,走了一天的路,还是能把整条鱼都吃的干干净净。
尹泽望着鱼骨,突然笑着合起手,说:“剩下的让我来收拾吧。”
高言把碗碟放下,来到外头擦拭桌子。等他再回到厨房的时候,只瞧见尹泽已经把香炉摆好,放在吃剩的鱼骨头面前,烧上三柱香祭拜。
“你还是老样子。”
高言在身后突然冒出一句。
虽然尹泽会祭奠食材这件事在他看来已经是见怪不怪,但每每看到这样,仍会有意无意地说上两句。
尹泽直起身子,把手往围裙上擦擦,尴尬地笑说:“就是想安慰安慰自己。”
时间回到二十多年前,尹泽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坐在一个乡间传统民居的院子里,那是一个家养的池塘,池塘里有水,水里面有鱼。
而尹泽和另外两个孩子就坐在池塘边的石头上,一只手里抓着鱼,另一只手里握着菜刀。他们的师父正站在边上说:“把鱼处理干净。”
两个孩子已经按照师父教的动起手,只有尹泽还握着鱼一动也不动。
他看向躺在地上的鱼头和朝上睁大的那一只眼睛,实在是有些可怜。黑色的眼珠里,似乎在说着想活下去。
“如果太过怜悯,就当不了厨师。”
师父的声音出现在他的耳边。
尹泽皱了皱眉,还是不动手。
师父摇了摇头,从他的身边走开。
一直到晚上的时候,早间还没处理的那条鱼因为离水太久,已经翻了肚子,躺在地上发烂发臭。
尹泽这时候才一个人来到池塘边,破开鱼肚,处理食材。他一边学着师父的样子一边不停地往鼻间擦汗,每擦一次就有一股腐烂的臭味扑鼻而来。
弄了许久,终究还是太过生疏。食材被弄得不成样子,连鱼身也没弄得完整干净。尹泽站起身子,失望地低头看向食材许久,然后才离开。那晚正巧院子里的木槿花开了,吹了一晚的风,花瓣落在原先处理食材的石头边上,遮住了地上的血渍,回忆这才变得平静。
那晚尹泽从床上起来,他看向一旁熟睡的高言,悄悄地走出房间来到餐厅。早间吃剩的鱼骨头他还留着。他将鱼骨端出门外,学着李梁禹的样子“喵喵”地叫了两声。
晴天和白天从院子角落里钻出,知道是有人来送吃的,嗷嗷地围着尹泽的脚转。
尹泽将鱼骨放到地上,两只小猫又争着抢着舔了起来。
尹泽舒了口气,好像刚刚是隐隐约约听到猫叫才醒的过来。幸好他没误以为是在做梦,要不然这两只小猫该饿上整整一夜不可。

(作者:裘布德)
作者很佛系,投稿很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