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神书评——一场宏大的主教骗局
最近也是把北欧神话(卡罗琳·拉灵顿版本)看完了,大呼过瘾,这可能是我看过最好的神话类书籍了。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认识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神话体系,而且对学术化的文学类分析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联想到之前看的北欧众神和美国众神,北欧几位主神的形象在我心目中非常鲜明了,我想,写个书评吧。
而距离我看完美国众神这本书已经过去很久了,说实话不太适合在写一个书评了,毕竟很多东西都已经忘了。但是这本书所具有的那种幽幽的感觉,经常让我回想起那个远在美国的湖泊,那个农场,那场在幕后的战争等等。
美国众神的荣誉不用我多提,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斯托克奖,SFX奖,格芬奖等等,所以如果你想看一本另类的幻想类小说,想看一本公路书,想看一本有关美国个性的书,想看一本欧美文化书,美国众神都是你的不二选择。下面的内容必须得涉及一定的剧透,因为要说到奥丁,当然最大的包袱我是不会挑破的。我认为书中的主要角色基本上就是三个人,一个是光明神巴德尔,一个是主神奥丁,一个是邪神洛基(和一个我不会挑破是谁的最后巨大的反转),这个书评也主要介绍一下这三个人吧。
首先说一个问题。在我阅读尼尔盖曼的《北欧众神》和卡罗琳的《北欧神话》中,也是看了不少人在微信阅读里留下的笔记,其中最常见的话就是对于神的道德批判。“啊,这些个神好坏啊,奸淫掳掠的”,“啊,这个神道德败坏”反正就是像个道德标兵一样,过一段时间就要发一下。那我说一下我对这些神的理解,首先我们中国古代的神是怎么来的?是封神榜,除了盘古,女娲,三清等这样的始祖力量,自宇宙洪荒以来都存在的,其他的神都是姜子牙封的。那么中国的神乃人所化成,所以中国的神都带着很浓厚的人文情怀,可能迂腐,可能固执,但是表面工程绝对是稳得住的。而所有的自然的力量在中国神话体系中都是有专人所司职的,像是工作一样,而这些工作人员并不能代表这个自然本身。但在希腊神话中,神是自然的化身,是人类所对抗的,所争取的力量,批判这些自然力量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你不会说洪水冷酷无情,闪电杀人不长眼,批判自然力量没有任何意义,尤其是在那个本身就没有多少道德(至少不是现代社会语义下的道德)的年代。至于喜欢搞外遇的宙斯,除了是为了引出一系列的英雄史诗,更多是因为交配权或者说性资源在蛮荒年代是仅次于生命的一种权利,既然生命都可以被神予求予取,那么次一级的权利呢?甚至都没有被提及的必要。以现代社会的道德去要求产生神话的那个被大自然力量统治的年代,多少是不太合适的。
当然北欧神话和希腊神话多少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的,我个人认为北欧神话的哥们们的品质还是比希腊神话好的多。在北欧神话中,神基本上就是各种天赋人权和自然力量的象征。
首先说这个奥丁,又叫沃坦,我最爱的神话角色之一。奥丁这个角色败笔就在漫威公司把他儿子做成了一个超级英雄,然后还拍了一系列的主题公园宣传片。至于漫威塑造的奥丁这个形象,怎么说呢,啥也不是。但是这个啥也不是的形象却广为流传,甚至成为很多国人对于北欧神话的第一印象乃至唯一印象。安东尼·霍普金斯爵士一生演过很多有多鲜活的形象,但是漫威宇宙的奥丁绝对不在此之内。为什么我喜欢奥丁,因为他有着其他神话体系中的神所没有的品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从奥丁杀死尤米尔开始,到他和他的两个兄弟创造了人类世界米德加德和阿斯加德,再到创造人类,奥丁和其他神话中的主神所做的事情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开山裂地,创造人类,然后统治人类。但是从这里开始,奥丁开始了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奥丁是预言之神,所以他很早就知道了“诸神的终结”。(当然这里我不多说卡罗琳提到的一种土耳其人北迁的理论)。奥丁在到被芬里尔一口吞噬之前,所做的事情,无非分为两种,一验证自己所预知到的事情和如何避免诸神的黄昏。例如奥丁把自己献祭给了自己,吊在世界树上,七天七夜,期间还被自己的矛冈格尼尔刺穿,最后得到了卢恩文字的秘密,也获得了绞刑架之主的称号,所以当时北欧人对于奥丁的献祭都是把祭品吊死在树上。后边还有和自己的巨人族舅舅密米尔讨价还价,希望可以喝一口智慧泉水,他舅舅说那你得拿一只眼睛来,奥丁二话没说就给了,并且表示为了智慧,他可以牺牲更多。后边还有找什么最智慧的巨人去辩论,和洛基的女友之一安格尔波达辩论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是为了验证诸神终结是否存在。二是不惜一切代价去阻止诸神的终结的到来。例如每天晚上到英灵殿去喝酒,用肉喂基利和弗雷齐并且听福金和雾尼这两只乌鸦的所探得的消息等等。
虽然旧神不免陨落,但是在阳光再次洒下的时候,新神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了(从某种程度上讲北欧神话是一个逃脱不了的循环,我觉得是可以这样理解的,永远逃不开神的终结和重新的美好开始)。在埃达诗歌中,诸神的终结叫做“绕那诺克”,也就是诸神的末日,而斯诺里(散文埃达的作者)却用了日暮或者微光来形容,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常用的“诸神的黄昏”这个说法。但是这个词不仅有黄昏的意思,也有黎明前黑暗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是“诸神黎明”。最后众神重返米德加德和阿斯加德,也可以说明这一点。美国众神可以说是一个尼尔盖曼版的诸神黄昏。
奥丁在美国众神中并不像一个传统的神,更像是一个骗子,一个老炮,一个可以放手一搏的赌徒,某种程度上的一个美国精神的化身。
随着世界上一神教的统一,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神仿佛迎来了自己的“终结”,因为没有了献祭,没有信仰基础,他们更像是故事中的人物。而每天有无数人在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各种电子设备上献祭他们的时间,所以出现了一帮所谓的新神,互联网之神,媒体之神等等,他们有着很强大的力量。这个时候奥丁提出了一场战争,一场可以改变局势的战争。而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就是最后在冈格尼尔上许下诺言的洛基。
洛基,奥丁的血兄弟,一说誓言兄弟,有说是奥丁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反正是跟沃坦沾点亲戚关系。可以说所有的北欧神话都离不开沃坦的这个血兄弟,正是因为洛基喜欢找事,才有了雷神的锤子,奥丁的矛,弗雷的金毛野猪等等。北欧神话中洛基最后驾驶着由指甲做成的大船纳吉尔法奔赴诸神黄昏的地方,最后导致了旧神的陨落。洛基最后的出场方式也是非常的吊诡,非常符合诡计之神的形象。
最后的战争并不是诸神的黄昏,而是一场宏大的“主教骗局”。无数的铺垫都是为了最后的两个无敌的反转,不得不佩服尼尔盖曼的奇思妙想。
为了防止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我就不在多讲了。巴德尔,这个以死亡预示诸神黄昏到来的神是一切的核心。
当我没有读完美国众神的时候,我对其中的某些方面还没有看懂,因为我没有明白这些神哪里美国了。书中一个故事甚至说明了在蒙古人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以后被屠杀殆尽后丢失了原本的信仰的故事。到后来我才明白,星期三和赫因泽曼恩代表了处于这样变化时代的选择。要么在这个没有信仰或者说信仰陨落的大陆成为游荡者,失去了往昔的荣耀,只剩下那一丝回忆;要么自己献祭自己,自己找到方式献祭。湖畔镇的扣子扣的很好,最后揭示了星期三的做法甚至还是一种上上策,为什么不让众神在荣耀中陨落呢,毕竟因为他们还有更龌龊的存在。湖畔镇这个支线的味道非常像寂静岭,一个远离世俗,非常温暖的小镇有着非常恐怖的传统,源自几百年前的一个契约。
美国众神的重点不在于像《老无所依》一样,注重时代变迁和旧的规矩的失灵,它更像一本神游集,让我们看到了组成美国精神的各个部分,从奥丁的狡诈,能言善辩,到阿努比斯的稳重平缓,再到岑弗伯格的血腥但和光明同体的品质等等,以及后边最重要的赫因泽曼恩的黑暗。
如同湖畔镇的平和,美国的荣耀有着黑暗的原罪和血腥。
如果单纯说剧情的话,美国众神是比较散的,我更愿意把他看成一部非常有趣的文集,一个个神的故事和现代的故事串成的本子,最后以一个非常强力的反转将前面松散的一切拧到了一起。尼尔盖曼的文笔也是出奇的好,让你能在文字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感觉,很多时候就像十几年前的下午,我骑着自行车从学校返回家的时候,暖和的春风吹在脸上,脑子里胡乱闪过几丝故事的光芒,那种温暖的感觉,尤其是在湖畔镇的描写。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美国众神这本书,2002年雨果奖,看不了吃亏,看不了上当。另外一说,美剧就别看了,给女主填了太多没有任何意义的戏,看的我都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