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对信浓的整体分析及部分展望
信浓也出了一段时间了,经过了这期间的部分测试和研究,算是大概能把信浓目前的部分情况以及从信浓作为出发点的思考整理出来了。
首先几个结论:
信浓 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在输出领域比肩优秀乃至顶级战列的航母,浮动取决于环境条件。
是目前唯一一个值得五保一的航母C(仅限于重甲环境)
是少数对于阵容构筑广度有影响的航母(如三航共斗速杀)

整体分析
从几个角度慢慢来分析好了。
输出端 目前信浓对比其他航母最大的优势就是 她太稳健了,不是常规意义上航母的稳定平庸的伤害而是稳定高伤,她是目前集集火清杂于一体且没有任何概率影响的航母,这一点算是其与其他输出航母最大的质变点。
方舟用概率换取了辅攻以及恐怖的单点能力,企业用概率和常规飞控无特殊弹幕的相对低的投射量换取了高额的单轮总伤。
信浓有趣的就是 她不用牺牲太多东西就能得到方舟以及企业所具备的主要优势,且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独一档,自由选择的飞控的确给予了信浓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资本,这一点在大世界内尤为可贵。
输出层面上 信浓另一个难能可贵的就是其飞机弹幕一并给予高额的投射量。
航母的投射量虽然大于战列,但是因为单次起飞的航弹构成分散,航弹浪费的部分其实不少,这也是很多时候很难在实战中感觉出BTD和SB2C极大差距的原因。(这个问题在航弹BUG修复前其实更加严重,修复后其实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这就导致了不少纯粹飞控无特殊弹幕附加弹幕等技能的航母在面对部分环境时输出跳水的原因。
这也是航母难能可贵的集火能力,越高的集火能力在航母中的价值也会越高,这里也有个很有趣的例子,就是小加加,因为对于轰炸投射量的极致表现,小加加在对大体积或中体积敌人时集火能力也是顶尖级别,因此这就涉及到敌人类型问题了,所以暂且不谈。
信浓的投射量决定了她对比其他航母有着更高的容错率。
在进行信浓测试的过程中,信浓的整体通关时间基本都稳定在一个区间内,很少出现巨大跳水,较大幅度的浮动基本都取决于队内海伦娜和长门等具有概率性技能的角色。
举例如 长门信浓半人马这个组合 主要检测的就是信浓吃减速拐的收益,结果不出意料,这艘船在双流星的配置下配合半人马这艘专业减速工具人的情况下 13-4红海大风平均过图时间在60s到65s左右 这已经是顶尖双航一战的水平了。

之后也有进行一些其他的比较好奇的测试 如信浓三航 即把长门去掉 吃喝信以及双龙信的效果
也是很少数的三航表现优异的情况,虽然打出维修回血的概率还是很大,但是比起早前的美系三航也有不少提升,平均约在75s到80s左右,因此信浓三航开荒13-4似乎也并不是不可取的组合。
同时也对谬凰(大风并没有测试,不过和谬凰基本同理)长门 信浓做了一下测试,也基本稳定在70s以内。这算是非常喜人的结果了。
在输出这个层次上,信浓真的是做得无可挑剔了,因为主线图存在制空权这个变量,大凤的重甲也基本是专门适配航母的模型,信浓在空确的重甲环境下能够比肩大帝其实也不算太夸张,因为大帝也一样需要吃制空权红利。
至于没有制空权的环境,也就是大世界内,信浓需要依赖的就是深渊守卫的 航空增伤DEBUFF 几乎能够抹平差距,也就是大世界也具备一定的主C潜力,前提是不进行大改的角度上考量。
说完了输出端,生存端就和辅助端一起说好了。
生存端上 这船真的太肉了,企业的肉度好歹也得看对轴的巧妙度,而信浓就是活生生的硬顶,在极限高压的环境下,又或者大世界中直伤爆炸的场合,信浓的生存优势对比其他航母也会更加明显,总之生存优势这点在用得到的场合下是绝对的基础衡量标准,未来的地图中也肯定会更加有生存检测的存在。
辅助端上 9%的增伤说少吧确实不多,但是毕竟在组队环境下基础高伤的船对于这种附加拐的需求度也是有的,除了会被特殊舰吸引走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对于日航以及日驱的提升,日航部分的提升则是在特定的条件下 长门也能作为可更换的一项,在之后的骏河共斗或者新重甲共斗也会慢慢使用信浓双航的速杀体系来斩,算是为配队广度也提供了些许灵感。
而日驱的提升目前看下来还是挺香的,不管是凉月还是北风,总之同等条件下,北风偏攻坚,凉月偏伐木,大世界环境是一个不错的考虑项。多数时候也会成为信浓凑3重樱的助力。

部分展望
对于信浓的设计,我个人认为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毕竟目前的六艘彩皮的设计质量不管是技能还是定位都挺鲜明的,用法也简单直接,看来彩皮 作为其所在环境下的无脑解 这一点依然一直保持着。
举例 大帝 任何需要战列环境下的无脑解
德雷克 任何需要重巡的环境下的无脑解
吾妻 任何需要高压承伤环境下的无脑解
坷垃 任何防空高压环境下的无脑解
厌战 当前演习环境下的无脑解
信浓 任何需要航母环境下的无脑解
所以虽然碧蓝很多船的设计挺古怪,但唯独彩船的设计上很少出大问题(除了德雷克)
既然在这条设计思路下,作为无脑解而非最优解,信浓已经基本成功了。
无非就是两点需要考虑:
第一点就是依然不具备很强的逆等级或高航空减伤环境绝对输出手的能力,为了将直伤拉满,在面板上的数值固然很高但相对不会再给太多的高压适应性,与企业最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该不会差太多,但应该至少能保值很久,毕竟碧蓝的高压环境还是偏少。
第二点就是信浓作为第一艘航母彩还是有试水的成分在内的,而往后不管是科研系统还是原生彩皮的航母都会直接与信浓对标。
同时 大世界会推出的新飞机也会一定程度的增幅信浓这类飞控质量较高的航母,也加上航空点燃这个新机制的加入,也不排除会有全新的对轻飞机出现。
当然比较悲观的是,在航母机制不做巨大调整的情况下,信浓的模板很大概率将会是往后输出类航母的主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