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望的土地里刨一颗希望的种子——《隐入尘烟》
人,归于尘。爱,隐于烟。
在现今辉煌的都市背后,仍旧隐藏着没有被照亮的贫穷,没有被照亮的人。不是宣传,而是提醒。有些,不该,不能,被遗忘,被忽视。
我们且从简单的视听理解看看吧,这部诗一样的电影。
(可能有“过度解读”。不过笔者认为,电影的一大乐趣,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解读,让电影在我们的认识里变得丰满。)


电影开篇使用均衡的框式构图,当老四的嫂子呼唤老四时,并非直接引出老四本人,而是出现了一头驴的形象,在几秒之后,才出现老四。通过老四嫂子的话语模式和驴这一形象,给了老四一个肯干而任人差遣的老实西北农民的初始刻画。

老四从驴棚走向饭桌,一直到和贵英拍结婚照,都没有任何一句台词的呈现,也更加突出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而这或许有他常年在哥哥家住着时受到的边缘化待遇有着万缕千丝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当老四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吃馍馍时,两个亲戚的窃窃私语显然经过了放大化处理。这使得台词具有了心理层面上的意味,似乎隐喻着看似“无足轻重”的话对当事人的影响。
在吃饭到拍结婚照这片段中,导演不断把两人组合在一起,吃饭时的桌角是,离开正房后老四看院子里的贵英时也是,甚至是两人拍结婚照的时候,都没有让必要介入进来的摄影师露个头。我想这并不仅是要给两个人创造一个“二人世界”,更是想突出“边缘化”这个主题,将两个人不断割离在正常的世界之外。

在构图方面则选择使用对称性构图,将老四和贵英摆在一个等同相论的平面上,序而将视角从老四这个单一农民身上扩展到大量被世界隔绝的农民身上。
他们长时间的被隔绝,也就更加方便我们理解为什么老四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那样笨拙。

老四和桂英的房子中灯光采用明度很低的黄色,使得整体晦涩而不鲜明,暗示老四还未从过去的生活中创造出一副新的面貌来面对崭新的生活。
还是那样的劳动,还是那样的沉默寡言,老四的老实,封闭,和孤独的形象,和过去生活给两人留下的性格上的阴影再一次使人感受到被正常世界长期割裂给人留下的难以修复的创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