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经验贴
版权声明
本文不接受任何人或者机构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个人简介:本人中流985科班,上岸中流985。2023年11408总分373,政治66,英语56,数学12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128分。2022年11408总分349,政治66,英语48,数学120,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115分。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
1.按科目进行建议
2.具体的时间安排
3.备考期间踩过的坑和总结出的经验
· 政治
按照2021年上岸的学长学姐的说法,政治的学法就是刷模拟卷的选择题+肖四大题。这个方法在2022年考研还算适用,但是2023年考研已经不太好使了。第二卷背肖四问题不大,但是第一卷只刷模拟卷是不太够了。就拿2023年的第一卷来说,市面上的模拟卷选择题几乎全军覆没。我虽然基本上把模拟卷选择题全部刷完了,但是上了考场也有点懵。按照市面上的答案估计,我今年的第一卷应该是34分,单选错了2个,多选错了7个。因此,政治选择题想拿高分就要老老实实地学知识点,只靠刷模拟卷就可以拿高分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大题部分,2022年我只背了肖秀荣点题班讲义,2023年我背了肖四前两套的全部和后两套的重点部分,到了考场上可以默写的就默写,不能默写的就一句材料一句分析,最重要的是把空白处写满。
· 英语
英语是我的一生之敌,我高考总分631分,英语只有115分。去年,我更是因为英语48没过校线而名落孙山。因此,我对于英语没什么特别好的建议,唯一的建议就是背单词。去年我英语基本裸考,到了考场上4篇阅读都没看懂,最后48分其实也算合情合理。今年我好好背单词,考前背大小作文,最后考了56分,虽然并不是很高,但是好歹过了校线。
· 数学
数学这个科目需要多思考,弄懂1个题比做10个题更有用。因此,数学方面的第1个建议就是多思考,多整理错题。整理方法如下:首先分析错误原因,如果是算错,就老老实实再算一遍,如果是思路不对,就对着答案一步步模拟解题思路,找到自己出错的地方,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想到或者是为什么想错了,为什么答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根据是什么,然后把出错原因写在题目的旁边,久而久之,数学能力就会提升。第2个建议是不要怕难题。总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是无法进步的,因此,当碰到难题时,我们应该做到不害怕它,积极进行思考。我看到题目后思考的大体流程如下:首先判断题目考了哪些知识点,考了这个知识点的哪种题型,然后按照这种题型对应的方法去尝试,如果实在做不出,再去看答案。有很多同学遇到不会的题目,直接看答案,这样做的收益其实很小。因为不经过绞尽脑汁地思考,我们是无法体会到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而且,只有经历过思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哪里出错了,才能在下次碰到类似情况时选择正确的做法。第3个建议是形成自己的做题方法。经过大量的思考后,我们应该尝试着去总结题目的做题方法或者是某些情况下的做题技巧,争取做到即使做不出题目,也能对题目进行一些正确的尝试。
·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408应该是我4科中学得最好的一科,也是我学得最透彻的一科。我认为408这个科目的特点是广而浅。出现在试卷上的题目,只要你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一般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是,如果你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就会束手无策。因此,我对于408的建议是多看书,多总结。
· 具体时间安排
对于备考开始的时间,我的建议是越早越好,对于每天的学习时间,我的建议是越多越好。虽然这是废话,但是,这是现实。人们都说选择>努力,但是选择的基础是努力。如果没有过人的智商和博弈成功的运气,我们就只能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关于具体的老师和书籍推荐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多了解,多尝试。因为跟哪个老师或者看哪本书区别并不大,关键是看你能吸收多少。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3月-6月:数学完成基础阶段,408看书,看视频;英语背单词;
6月-9月:数学完成强化阶段,408看书,看视频;英语背单词,做历年真题阅读,翻译和完型;政治学习知识点
9月-12月:数学完成冲刺阶段,408看书,看视频,做历年真题,做模拟题;英语背单词,背大小作文;政治刷模拟卷选择题,背政治大题
· 数学
基础阶段: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这个阶段可以不额外做题或者额外做一些简单的题。这个阶段的目的就是打牢基础,具体方法是看基础版的辅导书和配套视频,做一做辅导书的题目。
强化阶段:巩固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个阶段是能力提升最快的阶段,也是挫败感最强的阶段。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做题来提升能力,而且这些题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具体方法是看强化版的辅导书和配套视频,除了辅导书的题目外,还需要做一些习题册。
冲刺阶段:温习知识点,回顾错题,熟悉考试节奏,制定考试策略。具体做法是把强化版的辅导书重新看一遍,并且回顾错题,看完辅导书后,就做真题,真题做完后,就做模拟卷。
·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因为408的学科特点,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对我们十分重要。因此,学习408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掌握基础知识点。具体做法是买一套辅导书,先看配套视频,再看辅导书,最后做辅导书中的题目。关于是否要做模拟题和习题册这个问题,我在备考时就有过纠结。经过我去年和今年这两年的感受来看,做模拟题和习题册的优先级低于巩固知识点。如果你知识点并不扎实,那么你最好的选择是看书,如果你的基础扎实,那么多做些题肯定是有好处的。
· 踩过的坑
1.一定要看视频!特别是数学和408。其实这点很好理解,看视频就相当于上课听老师讲课,不看视频只看书就相当于自学,哪个效果好不言而喻。
2.各科一定要都过线!这个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没啥问题,因为基本上总分能过线,各科都能过线。但是偏科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每一科都不能摆烂。因为如果试卷比较难,弱势学科是很有可能不过线的。因此,可以不在弱势学科上花太多时间,但是一定得保证过线。
· 经验
1.整理错题。因为错题通常是你掌握薄弱的部分,所以整理错题是个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整理错题的核心就是发现自己的错误原因以及答案这么做的理由。
2.做笔记。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基础阶段时,我们可以通过做笔记,对知识进行拓展,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这是把书读厚的过程。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时,我们可以通过看笔记来对知识点进行快速的回顾,这是把书读薄的过程。我记笔记的方法是这样的:我会先把笔记记到书上,这样可以将笔记和本节知识点绑定起来。后面进行复习的时候,我会把书上的重点知识点和笔记记到专门的笔记本中,这样方便后期复习。到了11月份,12月份的时候,我基本上只看笔记来复习知识点。
3.做历年真题的时间和做模拟题的顺序安排。这条建议主要针对数学。我建议在冲刺阶段做真题,因为经过了强化阶段,能力接近考研要求,此时做真题并不那么吃力,而且如果做的比较好还能增加信心。对于真题和模拟题的顺序问题,我个人认为可以按照真题-模拟题-真题的顺序进行。进入冲刺阶段后,首先要温习知识点并且回顾错题,这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此时,模拟题并没有大规模的上市,现在可以做一些早年真题。等到模拟题上市后,就开始做模拟题。等到模拟题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把剩下的真题做完。考前做真题有两点好处:1.真题的难度一般低于模拟卷,考前做真题有利于增强信心,减少焦虑。2.真题的出题风格和出题思路相对固定,考前做真题有利于适应考试风格。虽然2021年之后的数学试卷结构进行了调整,但是,整体的出题风格和出题思路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4.数据结构代码题。这条建议仅供参考,如果制定好了复习策略可以忽略本条。通过对近三年代码题进行研究,我发现近三年代码题的风格发生了变化。之前的代码题是最优解很难,但是可以暴力解决,也就是说满分很难,有分不难。近三年的代码题是做对有难度,但只要做对,一般都是满分。当然,由于样本较少,我也无法判断这不是不已经成为了408代码题的出题新方向。之前,大家对于代码题的态度都是暴力就完事了,所以不重视代码题的复习,但是现在,我们的思路要转变一下,因为代码题也可以通过复习来取得满分。我对于代码题的建议是,我们要掌握辅导书上所讲过的所有算法以及各种数据结构的实现,并且可以写出来代码。当然,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刷一刷力扣。
最后,再打个广告。需要我408笔记的同学,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
https://m.tb.cn/h.UsKZ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