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案例:月利润30000+的单品险些被放弃了!
四个月前一个做做餐饮调味品批发的朋友,找我咨询了一件他们的品能不能把淘宝做好的事,今天他告诉我,他的店铺开始盈利了,非常开心,所以决定写篇文章分享下这个事儿。
王哥是个批发市场的老板,是我自己16年创业的时候认识的,做调味品批发的经销商,核心资源就是和很多厂家很熟悉,餐饮装的调味品供应链有优势。
四个月前,一起吃饭,聊到了他的淘宝店铺,然后就发生了后续的事。
他的淘宝店铺主要是他儿子在做,他儿子是电商专业刚毕业的,上大学的时候就用家里的公司注册了个淘宝店铺,一直做的是低客单价的调味品,一个月能做到10来万的销售额,但是就没赚过钱。
后来,王哥看淘宝上有一款餐饮装的产品卖得不错,就让他儿子试试,但是前面操作一段时间后,就根本没有啥自然流量进来,后面又花了钱投直通车,一个月亏损了两万左右,这个品当月的销售额也就四万多,所以就停了下来。
王哥问我:“为啥别人能做起来的品,我们做不起来,我们价格也不比别人贵,质量也不比别人差!”
当时我也不知道啥原因,我是个好奇心比较重的人,特别是他还是说的关于电商的事儿。
所以,我就开始了我的数据分析之旅。我还记得,那天我花了整整一天,分析了几十个非常类似的产品。
上图是找的一个类似产品的数据,从数据中,我发现一个事儿:那就是从交易金额占比来说,搜索流量占比不高,“我的淘宝”的流量占比非常高。
如果是一个产品是这个情况可能是偶然,但是,这个类目同一价格段的头部产品基本都是这个情况,那肯定就是必然了。
“我的淘宝”是什么流量?做过运营的人都知道,那肯定就主要是老客户流量了。所以做老客户才是这个产品的核心解法。
我又去找了一圈同类目的低价产品,发现他们的搜索成交占比很高,成交订单量也不低,但是根据销售额看市场大盘数据,发现销售额排在前面的全部是类似老王这个产品的价格段(餐饮装、中高客单价)。
根据搜索流量千人千面的规则,我得出一个我觉得正确的结论:这个类目的搜索人群体量主要是集中在低客单价产品,高客单价搜索人群很低,要做高客单价,必须做老客户。
那么,都进不来流量,哪里来的老客户呢?
答案当然很简单,直通车、万相台啊,做付费啊。那么到底能不能做呢?
我分析了老王那个那个时候的成交情况,心里有了底。
那个时候,老王的品已经上了三个多月了,第一个月,有几十个成交,第二月,拉了一波付费,成交量还可以,但是亏损确实很高。老王的产品利润率只有百分之10左右,但是,直通车投产只有2,那就意味着,如果只是直通车成交,那么这个品利润率为负40%,也就是卖100块亏损40。
而且我还仔细研究了下这个品的直通车投放情况,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没找到任何大的问题,从我的角度来说,老王的儿子小王的直通车技术是过关的。
在看了看直通车和搜索转化率,还行,虽然比同行头部低不少,但是那肯定是月销量太少引起的(那个时候淘宝还是显示的月销量。)
整理下现有信息:
- 这个品搜索流量进不来。
- 这个品得靠老客户成交。
- 付费亏损比例40%。
- 利润率10%。
- 转化率不算很低。
在有了这些信息之后,判断能不能推,那就需要看回购比例了,只要回购比例还行,我觉得是能做的,但是说实话,对于他这个品的回购周期,我心里没有太多数。怎么办呢?
不管了,直接分析前一百个成交的客户,有多少产生了二次成交。(因为时间产品上品时间不长,所以我没敢用官方的这个品的整体回购数据,因为上品三个月,第二个月的客户可能大多都还没用完呢。更别说第三个月了,所以官方的回购比例肯定不准确。)
最后的数据是:前100个客户,第二成交31个,这31个中只有1个是第二月的客户,其他的都是第一个月成交的客户。那么假定一个数据,老客户回购周期就是2个月。
根据前三个月的数据预测后续情况,假设直接按照第二月的直通车费用一直推,后续会怎么样?我以最悲观的心态预测了后续情况买那就是在上品后第八个月停止,当月会有6000多的利润。
为什么我说我是以最悲观的心态预测的呢?原因入下:
- 随着销量的增加,直通车转化率肯定要提升,点击单价肯定会降低。
- 我前面计算的回购比例应该是偏低的。
- 餐饮装的老客户回购客单价肯定比第一次成交客单价高。
- 其他自然流量我当成了不存在。
不过也有风险
1.达到了什么体量之后,直通车很难引进来新的新客户。
2.老客户后续流失率是多少?
不过从整体上来说,我觉得这个品是大有可为的,只是在用直通车推广的前几个月亏损比例不低。
我把我得出的结论告诉了老王,老王真的就开始干了,这点我不得不佩服老王。
那么现在的数据到底如何呢?实际上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乐观不少。
下面是这个品最近的成交数据和流量构成图:
现在这个品,最近30天已经大规模减少了付费推广,主要成交靠老客户。
最近30天成交金额39万多,老客户占比50%以上,每个月直接产生3万多的利润。
整体来说流量已经很稳定了,不过算上前期投入,距离盈亏平衡还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老王在操作过程中,实际上直通车前期投入费用比前面表上的规划多一些。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老王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感谢我,不然这个产品按照前期的亏损比例,他肯定是放弃的,那肯定很遗憾。
不过我觉得这还真不是我的功劳,而是老王自己有魄力,很多老板一下子亏损10多万推一个产品,前几个月一直亏损,很有可能中途就停了,哪怕他知道这个产品极大概率后续赚钱能力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