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票房成功,历史准确性却起争议!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最新电影杰作《奥本海默》在票房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大片《芭比娃娃》共同引领了“巴本海默”潮流。评论家们对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赞扬。据Comscore报道,紧随《芭比娃娃》之后,《奥本海默》在美国周末首映,票房收入高达8050万美元。
然而,一些眼光敏锐的观众指出了历史准确性的问题。在1945年的一个场景中,希里安·墨菲饰演的J·罗伯特·奥本海默周围出现了一群挥舞着星星数不正确的美国国旗的人。

安迪·克雷格在推特上写道:“很喜欢这部电影,但他们在1945年展示了一面50星旗帜,搞砸了。”
事实上,1945年的美国国旗历史上共有48颗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尚未作为州加入。直到1960年,美国才正式采用50星国旗。
有趣的是,影片中的另一个1945年的场景准确地描绘了美国国旗。一位推特粉丝推测道,“也许这是故意的:彩色镜头代表了奥本海默的记忆,在他现在的记忆中,这可能会受到50星旗帜的影响,而单色镜头则提供了外部视角。”
在不断发展的电影世界中,微小的失误有时会成为话题,为已经引人入胜的叙事增添另一层阴谋。
《奥本海默》讲述了奥本海默的一生,重点关注了他1920年代的学生时代、他带头研制核弹的二战时期,以及他因所谓的共产主义关系而面临后果的1954年原子能委员会的混乱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