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浒里的吃喝144:我终于知道了,时迁为何在梁山评职称时垫底

2023-01-10 18:43 作者: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 我要投稿


梁山泊三打大名府,因为宋江大病初愈,第一次独立担任统帅的吴用,决定在元宵之夜智取北京城。

在调兵遣将之前,他对众将说,这场战役最重要的是,要在城中放火为号,兄弟们谁敢去城中发火?

这时,鼓上蚤时迁第一个站出来说,我去!

时迁不是逞一夫之勇,而是胸有成竹的。他说他此前去过北京城,知道城中有一座翠云楼,楼上阁子众多,十分繁华。他认为在这座楼上放火,城内外都能看到。

时迁考虑得十分周全,比自己想得都周到,吴用当然很高兴,将这项任务交给了他。

时迁提前下山,独自一人先潜伏进大名府。他是个有心计的人,知道自己这样的相貌,又是外地人,一个人住客店难免会引起怀疑,便白天在街上闲逛,晚上找到一处寺庙安身。


转眼到了正月十三,北京城的百姓们开始搭起灯棚、悬挂灯笼,元宵之夜的热闹气氛渐渐浓郁起来。时迁没啥事,就在街上晃来晃去,闲看各处的灯笼。

忽然,他看到解珍解宝挑着野味也在街上走——他们本来就是猎户,这自然是当行本色。

转过一条街,又看到杜迁、宋万两个人从瓦子里走出来,这二人假扮的是卖米的商人,倒也稀松平常。

等到他来到准备作案的现场翠云楼附近时,忽然发现了异常:

“只见孔明披着头发,身穿羊裘破衣,右手拄着一条杖子,左手拿个碗,腌腌臜臜在那里求乞。见了时迁,打抹他去背后说话。”

眼见孔明这个样子,实在不像乞丐,时迁没忍住,对孔明说:

“哥哥,你这般一个汉子,红红白白面皮,不像叫花的。北京做公的多,倘或被他看破,须误了大事,哥哥可以躲闪回避。”


时迁话音未落,那边又走来一个乞丐,正是孔明的兄弟孔亮。

时迁继续说,你这也是唇红齿白、细品嫩肉的,也不像是个忍饥挨饿的叫花子。你俩这个样子,要露馅啊……

孔明和孔亮是白虎山孔太公的两个儿子,家境富有,自幼喜爱枪棒,拜了宋江做师父——这样的师父,估计武功也不能太强。他们因为与别的财主相争失败,在白虎山占山为王,后来和二龙山桃花山一起上了梁山。

这二位本是地主家的傻儿子,在村里横行霸道还行,哪里懂得江湖的三教九流?吴用的命令是,派他们假扮“仆者”,他们扮仆者也不像,更别说自己给自己加戏,演乞丐了。

不过人家像不像,这跟时迁,一个执行同样任务的底层将领,也没啥关系,你多什么嘴呢!


此前,孔明孔亮已经遇到了卖灯的邹渊邹润叔侄,装行脚僧人的鲁智深和武松,遇到时迁后,他们随即又与杨雄、刘唐、公孙胜以及凌振邂逅,话说这些位也都是见多识广的老江湖,谁看不出来这俩兄弟的问题?

但人家都不说,管你像不像呢,跟我也没啥关系。

唯有时迁,这个在梁山没有靠山、出身又很糟糕的时迁,竟然以一副指教的口吻说人家,你这也不像,他那也不像,你们真是太糟糕了,梁山的攻城大计眼看就要坏在你们这儿了……

时迁,你也太把自己当豆包了,你以为你是梁山泊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吗?可以逮着谁批评谁指点谁?你以为就你混江湖,知道什么像什么不像吗?


孔明孔亮虽然不怎么样,但人家来头甚大,是老大宋江唯二的两个亲徒弟,岂不是比你挂靠杨雄石秀来投奔梁山的时迁强百倍?另外,让孔家兄弟扮仆者的,不是别人,正是军师吴用啊!你这么说,表面上在批评孔家兄弟,实际上难道不是暗指吴军师的部署有问题、有缺陷、有漏洞吗?

时迁这么托大,不仅让认真表演的孔明孔亮不高兴,还将宋江和吴用全都得罪了!

如此低劣的情商智商,当然也就怪不得此战胜利后,大军回到梁山泊,“宋江赏马步三军”,对这场战斗中立下头功的时迁,都没多表扬一个字,

更怪不得日后在梁山泊英雄评职称时,那么劳苦功劳的时迁被排到了倒数第二,名之为“地贼星”……

沉默是金,千万不要瞎说话。


水浒里的吃喝144:我终于知道了,时迁为何在梁山评职称时垫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