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谱面作者对自制谱《Lost Memory》的所有细节解读

2021-09-21 08:54 作者:Kspring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自制谱《Lost Memory》的谱面作者Kspring。现在,我将要带各位详细解读,以我的思路去感受,相信看完本篇专栏后,你会有更深的理解,也许还会有与看完这篇专栏之前不一样的感受。


※首先还是有必要先说一下,我是第一次尝试做自制谱,对于一些变速,以及时间组等功能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经验不是很足,是完完全全的新手写谱。我曾尝试在自制谱中添加变速配置,但以失败告终。对于《Lost Memory》谱面的表现力,稍微有些不理想


没有看过视频的,建议看完视频以后再来看下面的文字。


1.关于Lost Memory的背景解读以及视频发布时间的选择

今天是9月21日,但这个时间是别有用心,特意定下来的。我将对这个细节进行讲解。

我在9月11日发布了以下一则动态。

首先,前面对于“故事”的内容,实际是我对Sakuzyo的专辑《Pop Candy Wonderland》中听完所有歌后的幻想,在写Lost Memory这张谱之前,是有必要去了解一下背景的。所以我通过欣赏这个专辑的十首歌,撰写了一则小故事。(虽然写的很奇怪)

不过,我在文中提到过“记忆”“仙境”关键词。其中“记忆”指的是Memory(Lost Memory)。“仙境”指的是Wonderland(Pop Candy Wonderland)。这在多次的暗示着《Lost Memory》。


随后,上述提到的一个“‘仙境’·终章”,实际是Sakuzyo的专辑《Pop Candy Wonderland》的最后一首歌(第十首)《Lost Memory》。


其次,上述提到的一个黑方框:

▓▓▓▓    ▓▓▓▓▓▓

▓▓k▓▓▓▓

正好与:

Lost Memory

Sakuzyo

字数相互照应。


最后,是摩斯电码。因为摩斯电码的格式稍微有些不太一样,有的摩斯电码在字符之间以空格代替,而有的以“/”代替,在最开始发布这个动态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有的破译器并不能理解“/”,所以我在评论区又发了一次只有空格的。

那么,通过翻译器,摩斯电码的破译结果为:

WORLDALZHEIMERSDAY

意思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又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每年,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举办这个宣传日活动。

对于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人,在记忆上多少是会有所缺失的,因此这也与Lost Memory呼应,通过这个,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关心一下身边患有老年痴呆的人,也算是爱心的一种传递。其实这才是我最想表达的主题。


2.关于Lost Memory的写谱思路以及谱面详细解读

通过欣赏《Lost Memory》全曲,也大致可以感受到,如果想把谱面写的很劲爆似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一首非常美的歌,所以在谱面上我会选择去写偏观赏性的谱,而且我没有什么写谱经验,那么难度自然会偏低了。

关于背景的选择,首先记忆这种东西,在晚上会更有意境。背景是对立侧的更合适些。同时,选择使用cyanine_conflict的背景是为了可以看清黑线,对于一个偏观赏性的谱面,黑线演出必不可少


接下来我将对整个谱面进行详细讲解:


完整的◇有四条黑线

看到中间的这个◇了吗,实际上◇是用黑线演绎整个故事的主体。

我将一个◇定为记忆的意思

在前面,会有一种“滴滴”的声音,好似是在回忆,而且谱面要稍微有所过渡,因此在前面,我将这个声音采成了碎蛇,并配合着黑线的演出。

减少到3条


减少到2条
减少到1条

这里,一个完整的◇慢慢的减少了线条,意思好像是记忆在逐渐缺失,照应了曲名《Lost Memory》。

“禁锢的空间”

然后在随后的一段里,我又将“滴滴”的声音采成了黑线,因为在这一段中,音量明显的并不是这个声,不过却一直有,而这一段又是一种空灵的感觉,在左上右上两个地方和下面组成一个空间,好像记忆就被禁锢在其中,所剩的记忆并不多了。然后用一条整蛇在里面绕来绕去,也是为了将美感演绎出来。

“踏上征途”

这里的前面用黑线引到中间,随后一个◇分散出无数的线条,而这里地面上用了两个hold代替,整体来看,这里有一种失去记忆过后,有了目标便开始踏上征途的意思。这也与后面的音乐完美衔接。

随后的一段,是整个谱面最主体的配置,重复性也比较高。主要是采用一手接蛇,一手打键的配置。实际上在写这块时,我并没有想出什么特别好的配置,但是音必须要采。而且一手接蛇,一手打键的配置在《Lost Civilization》中也出现过,我是通过曲名联想到了这首歌。为了不毁手感,我并没有增加这里的难度,并让键的位置大致跟随着蛇的摆动,且不遮视野。但这样会显得有些单调了,所以我又加了黑线。

“穿越时空”
“断片”

hold段,这里很明显,在我听到音乐后马上就能联想出来这种配置,并且在手序上是顺手的,总体我认为是不违和的。

并且这段结束后马上就要迎来交互段,是一个准备过程。为了显得不单调,我又添加了碎黑线,这里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然后后面通过两个蛇引到一个断片的片段,这里通过我的想象,断片的感觉应该是那种很混乱的,所以在谱面上就表现成折来折去的黑线。

交互段(5键)
交互段(11键)

好了,终于迎来了交互段。那么前面都是成5个键一组重复好多次,最后一个是11个键一组。

在设计这一段的配置时,我曾反复琢磨是否要加入《GLORY:ROAD》中21212的配置(即双押-单键-双押-单键-双押),但想到这还刚是这首歌的开始,在难度上来讲,过渡一定要好,所以就写了很普通的交互。在第一大段上对难度不作要求,所以手序上是顺手的。然而在第二大段中,手序都是从中间起(除了最后一个长的),稍微增加了难度。第二大段也不是简简单单复制镜像就能得来的,在工作量上也没有偷懒。

同时对于最后一个11个键的交互,采用了摆动式的交互,原先在设计这个交互时候,我曾想套用《αterlβus》的螺旋交互,又或是采用《Altale》的楼梯交互(曲师保留配置),最后通过音乐的这种弦音,应该是摆动的感觉更有表现力

(黑莲3D Version)

完整的◇有4条
减少到3条
减少到2条
减少到1条

这一段在我写谱的时候认为是写的最好的一段

同样是根据音乐,这里的采音应该采的简单一些比较好,所以写成了四个短蛇。同时在每个蛇的开始地方用◇交叉演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同时,◇的条数还在逐渐减少,同样是代表Lost Memory。

hold段+短黑线

同样这里的弦音应该是写成hold比较合适,不过这里我是故意写成了楼梯的形式,由一轨到四轨的这种形式,不仅是增加了一点点的难度,而且音调起伏并不大,为了让它变得不那么单调所以写成了这样。

第一段

这里又是碎蛇段,不过和之前不一样的是,这里的鼓点特征也比较明显,所以地键采的是鼓点。因为之前没有鼓点,所以就用hold代替了。

第四段

然而鼓点在每一段都不一样。尤其是第四段的鼓点,非常复杂,但是如果把鼓点全部采对,就会毁了手感,所以只能简单采了。所以第四段是我认为不太好的地方,但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见谅。

随后是镜像的“禁锢的空间”。

“跳动的黑线”

这一段也完完全全可以和先前的配置重复,但是为了使得全曲的配置不那么重复,所以这里采用了双押,是新写的配置。其实就这一段来讲,在上方有跳动的黑线,也能体现一点表现力。

直蛇,可惜没写成加速蛇

这里的直蛇其实是想写加速的,类似于《Dreadnought》的那个加速。但是我没有经验不会写变速。(不理想的地方)

“记忆断片”

这里的◇化成了破碎的线,也是断片的体现。

同时这里的音乐断片,戴上耳机能听的更明显,断片声先是明显的右边然后转移到左边。所以这个折蛇是先往右偏的。

不完整的◇上有一个×

这个断片后,并没有想起来什么,所以这里的◇上有一个×,意思是Lost Memory

破碎的蛇

这一段是缺乏了灵感,所以这个地方写的不是特别理想。我想着是,在失去了记忆后,脑中应该只剩下一些破碎的线条,而这里的采音很简单,如果写成键则过于单调,所以改成蛇应当是比较合适的,而且是那种比较的,破碎的感觉

这一段的音调整体是由低到高的,所以我把它表现在了蛇的高度上,让蛇一点一点从最下面走到最上面。同时为了不单调,加了黑线演出。这里的◇条数的变化是4→3→2→1→2→3→4。大概就是记忆就要消失殆尽,但似乎又有什么神秘的力量重拾记忆。

这个note要左手打!!

这个note应该是左手去打,因为后面的11键交互是右起手,所以这里只好缩短了蛇的长度在结尾采了一个键的音,为了不打乱手序

破碎的◇有1条
增加到2条
增加到3条
增加到完整的◇(4条)

这里和前面反过来,因为这场故事的结局应该是美好的,所以最终的结局——记忆应当不是失去

◇的假交互

然后就是一个反手蛇段,类似于《Nhelv》《7thSense》的一个配置,这里写成蛇的原因是为了和前面承接。前面的完整◇化作了一条线,而这条线变成了真实存在的蛇,意思也是记忆确实是存在了。同时这也是为了增加难度。

在蛇最后结束前还是有采音,为了让配置比较统一,所以这里采成了黑线演出。而且这个采音其实也是11键的交互,但是和之后的采音之间没有间隔,完完全全是两种东西,所以这个◇也只能采出9个音,少的2个音当做反手蛇后的换手。

在曲子最后前,还有一个11键的交互,但是这里就不写成之前的摆动交互了,因为这里和之前不一样,之前是会重复的,还可以镜像一下,而这里没有镜像,只好写成了往中间走的一个类似于纵连的交互。

发条的声音

最后这里放大声音听的话是会有发条的声音,而且是先往右后往左,发条的采音是碎黑线比较合适。同样,如果只有碎黑线则显得太单调,就让几条黑线在底部演出,最后化成记忆,一起随着发条的声音飘去。


至此,Lost Memory的谱面已经结束了。

3.在写谱中出现过的问题

(1)采音上的问题

在使用复制功能时,有时候会出现时间点对不上小节线时间点的问题,通常只差1。但是如果是黑线上的天键有差错的话,可能会出现天键不在黑线上的问题,然后加载时候可能会消失。这个情况出现过无数回。

(2)保存的问题

在谱面完成之前出现过一次时间组错误的情况,而且是无法修改了的,并且在错误的情况下是保存失败的。在这之前我并没有保存,所以几个小时白忙活了……不过吸取教训,以后要记得随时保存。

(3)音画不同步的问题

对于这个我还是比较疑惑的,因为有时候从开头播放,结果到后半段就会出现稍微有点不同步的情况。在写一张谱之前,测定一个准确的bpm是关键。通过软件测得的bpm是94.98,然而通过我的不正确操作(当时是不知道有节拍细分这种东西的),有的音采不到小节线上,当我把bpm改成了47.49(减半)。然而在我测得bpm是94.98时候我一直在想会不会是有误差,原来是不是95。然而我却发现这样的音是采不准的。所以以94.98的bpm去写谱而导致后半段稍微有一点不同步,我想是还有更细微的误差了,而这个已经是很难再测出来的了

(4)谱面变速的问题

在我写加速蛇的时候,是想写加速过后马上到了“断片”。然而断片的摆动蛇需要写的很细,所以节拍细分改成了64,但是写变速要改变bpm,所以会出现那种小节线不齐的情况,这让我在写加速蛇的时候很困惑,最终放弃。如果那块要是写出来了,估计效果真的会很好。可惜了。

4.我的写谱感受

为了让我写的第一个谱不那么遗憾,所以每一步我都很认真的去写,包括每一次复制我都会检查每一个note是否和小节线的时间点对应。

并且每写完一小段就要不断的反复的去检查,保证在手感上不会给人太差的感觉,而且还会调整正确的手序

整个谱耗时将近一个月,完全靠我自己去完成的,虽然有时候会常常缺乏灵感,但我还是很有信心去把它写好的。这首曲子的长度足足有四分钟,但我却把这四分钟延展到将近一个月,为的也只是那短暂的四分钟罢了。

第一次写谱,确实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写谱真的是挺不容易的,更何况我是想写出那种人人都喜欢的良谱了,虽然还差的很远。可能在游玩上来讲,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但是在写谱上,要花上非常久的时间。现在我在游玩谱面的时候,也会感到谱师是多么的不易

不过,至少在完成后,我是感到非常愉悦的。

最后,还是特别感谢@Kaivin-为我录屏,为我提供了封面素材等等,对我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

因为录屏音质比较差的缘故,为了提升谱面的整体美感,我让@Kaivin-还特意录了个只有key音的录屏,对我太有帮助了!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对于谱面中不好的地方,欢迎提意见。

关于谱面作者对自制谱《Lost Memory》的所有细节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