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变迁、思考与国际秩序的崩塌
——土地曾经覆满鲜血,但如今这里只余花香。
虽然早起日落都伴随着时光流逝,但或许明早起床、凝视今天,也会有审视历史那般厚重。光阴荏苒,娇贵如温室花朵的我们已经习惯和平,距离我们惨烈的奋斗史不到百年,而上一场战斗也是父辈们遥远的回忆,但对于世界而言宁静从来都是未曾期望的奢侈品。
自诩为世界主流的人们也早已将惨绝人寰的记忆淡忘,他们肆意评论着悲剧,遇到麻烦便叫嚣战争,有的人猖狂,而有的人自大,胡乱拨动天平的代价便是如他们的妄想所愿。真希望历史能记住这天,而不同于往常的一逝而过,任何事终归需要等量的代价,没有任何人勿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看看这群魔乱舞的世界,果然战争才是思想最好的催化剂。
就局势而言,乌克兰走到这一步、或者未来会走到这一步真是一点也不奇怪,逐步步入衰弱的国家不会突然振奋精神,在烂与更烂的选择中,只会在动荡与战乱中分崩离析,要么等待真正伟大的国际主义,要么在自生自灭中等待天降猛男,而显然乌克兰还在崩毁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而俄罗斯呢?当一个大国没有得到它应许的尊敬,反而兢兢战战的在旁人的“嬉笑”与“戏弄”中不断被弱邻跳脸,逐渐盘桓于存亡边缘,那么对于它来说剩下的只有“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有的人于去年乌克兰刻意在乌东地区制造紧张局势使其升温时,就已经预言战争的必然。而以马后炮的位置而言,在通向战争的道路上,有无数种可能与选择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可是演员与他的西方“火伴”一个都没抓住并顺利的把车又开回到正确的历史道路上,不得不说有的国家灭亡确实是必然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乌克兰再一次成为历史了,那么原来曾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会怎么看待这样一段历史?有人会追悼这个国家吗?情感很复杂,让我想到了史书中每一个可歌可泣的王朝走到了它们国家崩溃的终焉……最后史书的存在似乎仅仅只是为了继承前人的正统,无论怎样我都希望这种正统的传承并不以扭曲事实为代价。清末是什么样的啊?我简直再也无法直视这次冲突了,我们固然热爱和平,但这个诡谲多变的时代或许有一天会裹挟着我们前进,那么这种热爱在那时,希望不要成为民族存亡的负担,变得畏惧。
只有当热情消退,看待问题才能足够客观。
看着这满目疮痍的土地,那泛黄的照片以及漫天飘散的文稿,仅仅凭着从营销号那里听到的只言片语便红着脸与持相反观点的人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真的太可笑了,看着那不断向前延伸的史书,我觉得这一切毫无意义,甚至没必要去商榷那缥缈而底线灵活的正义,每一个人为了自己和国家活下去都是正义的,而阻碍这一切的人与行为那便是邪恶,而多数人的正义集合便是全体人类的正义。
当有一个人开始反抗,那便宣告整个旧世界的崩塌。
而这场战争更加重要的意义,是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美国的世界霸权如同他们宣传的俄罗斯国力一般虚弱——如同一间已衰朽的破屋,只需要踹上一脚它就开始摇摇欲坠。所有在美国鼓励、扶助与支持下肆无忌惮的国家与地区从现在开始必须慎重考虑:美国人的承诺究竟有几分是真的?俄罗斯的反抗给予了所有地区强国一丝别致的曙光,团结小国打压大国的国际体系是时候结束了,那个因为强所以该死,因为弱小而必须被同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和平并不是偶然,它背后总有鲜血与尸体填充。
战争的迷雾仍然笼罩在世界上空,可如今互联网上各方还各执一词,高举“反战”旗帜的坏人和蠢蛋们还在庆贺乌克兰政府军打退俄联邦入侵者的进攻时,有的人已经宣告胜利,我仍然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沟通,前提是不是假装自己是复读机神神叨叨的反复重复着一句没有任何来源的话,但看起来部分人是执意要装着长睡不醒。或许我就该死了好好说话这条心……
一切交由时间来证明吧?
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四至二月二十八
在不可知的未来期望能如题记所言
*预言胜利的人是B站up双尾彗星,引用《2月26-27日战况讨论专栏总结》
*原题记“——今日的泥泞如昨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