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1)_“教师成为研究者” 的困惑与解惑——基于教育博士的个案研究
一 基本信息
标题
“教师成为研究者” 的困惑与解惑——基于教育博士的个案研究
发表信息
中国教育学刊. 2014,(04)北大核心CSSCI
引用参考
[1]张爱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困惑与解惑——基于教育博士的个案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4):94-97.
二 核心内容
主要内容
教师成为研究者
一是 “我是谁” 的角色困惑: 教师, 还是研究者?
二是 “我到哪里去” 的取向困惑: 改进实践, 还是创生理论?
三是 “我怎么去” 的路径困惑: 退守书斋, 还是走向田野?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
访谈、 观察、 查阅读书笔记及教学资料
行文框架
背景:中小学教师的所谓研究仍然存在量小、质低、失范的局面
三大困惑
解惑:可能性
结论
研究型专业人员的角色定位、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取向、 做自己的行动研究的现实路径, 则使 “教师成为研究者” 成为可能
三 启发语句与段落
“我怎么去” 的问题, 实乃研究路径、 研究范式的选择问题。
校本教研是教师研究的土壤, 教师做研究不能是 “无土栽培”一样的纯理论研究。 大多数校本教研活动 (如听评课、 集体备课、 教育叙事、 案例研究), 仍然存在 “去研究化” 的现象, 实践性有余而研究性不足、 重复性有余而创新性不足。 研究土壤的贫瘠必然导致教师成长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