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余晖,后路易十四时代法军的几次辉煌胜利(一):丰特努瓦战役


大致情况

在1744年底时,法国还在为战争筹措资金而苦苦挣扎,但在奥属尼德兰,萨克斯元帅率领的部队已经掌握了主动权这为取得决定性胜利提供了最佳时机,他们在1745年4月下旬就向图尔奈发起了围攻。它在埃斯科河上游的位置使其成为北欧贸易网络中的重要一环,萨克斯知道,三国联军将被迫前来援救。
于是乎,萨克斯在图尔奈附近留下二万二千多人继续围城后,自己则率领着主力于圣安托万、维津和丰特努瓦等村落一线,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提前修筑好了野战工事。
随后赶到的联军布好了阵势后,立刻向法军发起了进攻,他们试图包抄法军的侧翼,但后者早有准备,让联军连连受挫,紧接着,不甘于失败的联军又以一万五千余人的步兵排出纵队阵线直接向着法军中央阵线发起出击,就在关键时刻,法军的爱尔兰步兵团和近卫骑兵团迅速发起了一连串的冲锋和反击,已然遭受到重大伤亡的联军只能选择撤退。
联军在向布鲁塞尔撤退之后随即就让法军控制住了战场;随后不久,眼看破围无望的图尔奈守军选择了向法军投降,紧接着是根特、奥德纳尔德、布鲁日和登德尔蒙德的纷纷陷落。让联军处境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英国军队在十月份时的撤离大陆,因为他们要去应付1745年就爆发,且越演越烈的雅各布党起义,从而导致了了奥斯坦德和纽波特的被法军占领;到1745年底的时候,法军方面已经基本占领了奥属尼德兰全境,威胁到了英国想要持续染指欧洲的企图。萨克斯则是成功以此战役巩固了他作为当时最有才华的将军之一的声誉,并重新恢复了法国在欧洲的军事优势。
然而,到了1745年12月的时候,路易十五国王的财政部长却来警告他,法国已经面临破产,面对如此窘境,法国只好和对方于1746年5月在布雷达开启举行和平谈判,可结局却是双方互不相让,尽管法军又接连在1746年的罗库尔战役、1747年劳菲尔德战役和随后1748年在马斯特里赫特均取得史诗大捷,但却并不能对战争产生什么决定性影响,而且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和英国海军的封锁还会意味着法国的经济状况继续恶化。因此,双方在1748年11月签订《艾克斯-拉沙佩尔条约》后,随着法军撤出,联军又重新占领了奥属尼德兰全境。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公元1745年5月11日
爆发地点:奥属尼德兰,丰特努瓦(今比利时昂图宁,靠近法国边境)
战役结局:法军胜利
交战双方:法兰西王国/奥地利大公国&不列颠王国&尼德兰共和国
双方指挥:
法军方面——莫里斯·德·萨克森+路易十五
联军方面——坎伯兰公爵威廉·奥古斯都(英军统帅)+瓦尔德克和皮埃蒙特亲王卡尔·奥古斯特+多米尼克·葛拉夫·冯·科尼格塞格元帅(奥军统帅)
双方兵力:
法军50000人+110门火炮
联军52000人+102门火炮
双方损失:
法军七千人死伤
联军一万二千人战死、受伤以及被俘,40门火炮被缴获

战役背景

1740年10月20日,奥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由此引发了奥地利继承权战争。
1713年著名的《国事遗诏》,使得无男嗣的卡尔六世的女儿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得以有权承袭其奥地利大公之位,而玛丽娅·特蕾西娅的夫婿弗兰茨·斯蒂芬则可承袭其神圣罗马帝国帝位。奥地利的不稳定局势给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一个大好机会,使他有机会攻占西里西亚省。此后,1741年5月,尽管当时的首相强烈反对,对奥地利的困境深表同情的英王乔治二世还是协同沃波尔前往汉诺威组建了一支由英国、荷兰、汉诺威人、丹麦人、黑森人和奥地利人组成的军队,这就迫使腓特烈不得不重新部署部分部队,以抵御汉诺威和萨克森方面的任何威胁。
1741——1742年间,乔治国王领导下的英军平安无事。然而,1743年6月27日,国王却是亲自指挥了德廷根战役,这是英国国王最后一次率领军队参战。这场战役本身并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它再次证明了英军步兵的高强度战力。

战役简介:德廷根战役发生于1743年6月16日,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其中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直至现今为止,最后一次由英国国王亲自率军战斗的战役。英军与汉诺瓦、黑森等“国事遗诏军”共三万五千人,打败了由阿德里安·诺阿耶公爵元帅率领的二万六千名法军,虽然英法双方仍未宣战,英军伤亡2500人,法军略高为四千人。
1744年,英法双方的前线的局势又一次的变得平静了下来,乔治二世遂而回到英国,留下了他的第三子坎伯兰公爵指挥部队。坎伯兰是一名职业军人,1745年被任命为低地地区联军总司令。

人物介绍:全名威廉·奥古斯都的威廉王子作为乔治二世国王与王后安斯巴赫的卡罗琳的第三子于1721年4月26日生于莱斯特大宅。1726年7月27日,年仅四岁的威廉就被授与坎伯兰公爵爵位。威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其母曾聘请爱德蒙·哈雷为其导师。威廉的父母自幼栽培他为海军服务,但是他后来却成为陆军上校。1743年,参加德廷根战役后因功升为中将。于1745年成为低地的英国、汉诺威、奥地利及荷兰四国总司令。同年5月在丰特努瓦战役中被法军打败,撒退至布鲁塞尔。1745年12月,詹姆斯二世的孙子、小王位觊觎者查理三世在苏格兰登陆,并控制了苏格兰大部地区。乔治二世派遣威廉讨伐小王位觊觎者,并于1746年4月8日爆发的卡洛登战役大败查理三世,查理三世被迫逃亡。卡洛登战役中,威廉搜捕詹姆斯党败军时有大量暴行,因此被高地氏族冠以“屠夫”之名。但威廉之后的军事生涯并不成功,他于1757年的下萨克森战役中战败,英国与汉诺威联军投降,威廉被逼签署和约。自此,乔治二世再不重用威廉,威廉遂专注政治及赛马方面。其侄儿乔治三世于1760年继位后又成为重要的顾问。1765年,威廉逝世,未婚且无嗣
到了1745年春天,莫里斯·德·萨克斯元帅率领的法军成功通过对蒙斯镇发动的一次针对性的佯攻欺骗了联军。就在坎伯兰公爵把视线移动到此的时候,法军却是突然出现在了图尔奈要塞附近,然后包围了要塞的数千驻军。坎伯兰公爵可不想把通往西佛兰德斯的要隘就这么丢给法国人,于是又迅速命令部队调转方向,往图尔奈赶来。

战役简介:围城战在4月25日打响后,该地约九千守军很快就随着联军主力的战败于6月19日开城向法军投降
盟军集结所带来的时间上的延迟,加上对于蒙斯的威胁的不确定性,种种因素让萨克斯元帅拥有了找到,并且布置有利阵地以对付联军的充沛时间,而且除了留守在图尔奈围城阵地附近的,萨克斯元帅还拉来了所有能动用的工程师以监督和巩固野战防御工事的修筑情况——难怪他会认为自己的阵地几乎是坚不可摧的。

双方部署

法军方面
法军的右翼以河河畔的安托万村为起点,开始布阵,而且在安托万村里,房屋也都被改造成了微型堡垒,街道上被设置了路障,在村庄外围还挖掘出了狭长的壕沟,以便守军倾泻更为强有力的火力。在河东岸,法军还布置了一个强大的炮兵阵地,用以阻止联军由南岸向安托万发起的任何进攻。法军的战线从安托万村开始,向西延伸了一英里多,一直延伸到另一个同样也是严密的村庄,丰特努瓦。法军指挥官萨克斯元帅沿着这条战线建造了三座堡垒,每座堡垒相距约400米。这不仅是一种防御工事,即使敌军向之发起进攻,成功攻占之,他们想要继续向前推进的话,就必须要散开阵型,然后才能够重新整队,这样一来的话就非常适合法军发起反击,当敌人溃败的时候,同样也方便法军骑兵追击被击败的敌人。
丰特努瓦村和安托万村一样,都已经被法军的工兵和工程师变成了一个要塞,法军方面的炮兵火力基本上可以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而且法军的战线从这里还开始向着北方向转了个弯,再走过1000米的距离,穿越过一处小高原后就可以抵达巴里森林。在凹陷的公路的后方,萨克斯元帅以步兵部署了两线战列,此外此处阵地还可以随时得到由大约60个中队的骑兵支援。
在法军战线的最左翼,也就是在巴里森林及其周边地区,萨克斯元帅在野战防御工事在布置上表现出来了极高的天赋上。树林里安排了步兵团,他把许多树木砍倒,但又没有完全的砍断,直接形成了拒马木桩。然后在树林东侧,元帅又修建了两座坚固堡垒,以阻止敌军任何由此发起的包抄进攻转弯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在巴里森林东南端修建的堡垒,这里可以用来阻挡住联军向法军中央阵线发动的任何进攻。负责保卫这一阵地的是精锐步兵和骑兵预备队,甚至还包括著名的爱尔兰“野鹅”步兵旅。法军总兵力为93个步兵营、146个骑兵中队和80门火炮,约70000人,但是其中已经被抽掉出了27个营和17个中队去负责图尔奈围城阵地了。
联军方面
联军方面则是紧赶慢赶的沿着主要公路,向着图尔奈挺近,近七万人的大军在4月28日的时候来到了维宗村以东并且安营扎寨,从维宗村出发,公路沿着平行于巴里森林边缘的斜坡向前一直延伸到前文所提及的那处高原,然后又一路到达图尔奈。在当天晚上,联军以及英军司令坎伯兰公爵、奥军司令柯尼塞格元帅和荷兰军司令瓦尔德克亲王决定率领着自己的参谋军官们前往侦察法军的阵地。联军指挥官们发现法军方面已经提前占领了维宗和丰特努瓦。 可是因为树林和山坡对于视线的阻拦,他们无法确认法军阵线的更多细节。
第二天,也就是1745年4月29日,联军在坎伯兰公爵所在的大营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决定把法军从维宗赶走,准备让三军一齐向着法军部队的主要阵地,也就是刚才提过的山坡推进。
联军部队的任务就是解救被法军包围的图尔奈市。 而这只能通过对占据高原的法军部队发起的成功进攻和对斯凯尔特河桥梁的强行占领来实现。
上午10时左右,一支由英军和汉诺威的骑兵、步兵(英军步兵包括第1、3近卫步兵团、第8、11和第42步兵团)和炮兵组成的混编部队,在克劳福德勋爵和汉诺威陆军准将罗斯伯格的指挥下开始率先向维宗挺进。

经过短暂的战斗之后,法军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就选择撤退到了维宗后面的山坡上。坎伯兰公爵则是抓住机会迅速向前推进,在才占领不久的村庄建立了临时指挥部。
克劳福德勋爵建议军队开始从右翼向巴里森林推进,但公爵在这个时候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联军部队选择了在维宗的大树林背后设置主战场,苏格兰黑卫步兵团和两个自由射手连在最右翼,正对着巴里森林的角度。
在苏格兰步兵团的右翼,就在两百码左右的地方是英国的近卫步兵旅,庞森比旅和昂斯洛旅(这些旅的名字取自高级步兵团,而不是旅长)。第二排是霍华德旅、布兰德旅和斯凯尔顿旅。
汉诺威步兵就部署在英军的左翼,他们的骑兵在则是紧随在步兵主力的身后。 英军骑兵则是集中到了右后方。荷兰军则是布置到了汉诺威人的左翼阵地,他们的战线已经绕到了佩龙村。
如此一来,联军部队的战线就已经布置完毕了,但是因为天色已晚,联军的指挥官们在经过商讨后决定次日进攻,部队就地宿营过夜。
另一方面萨克斯元帅也已经制定好了自己的战术,为了保险起见,以避免法军步兵无法挡住英军、以及汉诺威步兵。 萨克森选择了通过修筑大规模的堡垒系统来捍卫自己的阵地。

前面已经说过了,法军已经占领了村庄丰特努瓦和斯卡尔特河畔的安托万,而且还依托着村子里面的房子构建起了工事。先头部队再从维宗撤退之后后,在丰特努瓦和巴里树林之间的斜坡上有一个大缺口,可以直通法军部队的主阵地
法军在巴里森林的边缘还打造了一处防御工事,因为由埃伍步兵团控制,索性也直接被叫成了埃伍棱堡。不过这个棱堡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坎伯兰公爵的注意
在斜坡的最高处,在拥有着一英里的纵深、两英里宽的高原上,从最南边的安托万和丰特努瓦一直延伸到北侧的巴里树林后面,萨克斯布置下了一整条的法军阵线,这是一只拥有着骑兵,步兵以及火炮的强大的法军主力部队,除开那一小部分用来加强防御工事的兵力之外。丰特努瓦高原上的法军部队总计拥有着66个步兵营以及129个骑兵中队的六万六千余人。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萨克斯元帅本人之外,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也选择了御驾亲征。另外还有两万两千人的法军在德雷克斯·布雷泽侯爵的指挥下依然严密的封锁着图尔奈的战壕。

安托万村的法军守备部队包括有皮埃蒙特步兵团的4个营和皇家海军陆战队的1个营,瑞士军团守住了安托万和丰特努瓦之间的壕沟,多芬步兵旅向丰特努瓦村又派驻了三个营。埃伍团的一个营以及青草色衣装的轻步兵,再加上更多的瑞士部队驻守在森林的树线以及埃伍要塞。

而在斯卡尔特河的河畔,由12磅炮组织起来的强大炮兵部队等待着向任何进攻安托万的部队的侧翼开火。
在这一看起来非常强大的防御体系中,萨克斯元帅还是犯下了一个小疏漏:除了来自两个侧翼堡垒的防御火力之外,他没有在丰特努瓦和埃伍堡垒之间的半路上设置一个堡垒,这就导致了通往高原上的法军部队的战线的中央的半英里斜坡上没有任何防御机制。至于原因,是因为萨克斯认为这种侧翼火力就足以阻止任何向斜坡推进的企图。
来自法兰西近卫步兵团和瑞士军团的六千人的部队把守住了斯卡尔特河的渡口卡隆。剩下的五万三千人已经全都被部署到了高原上,步兵在前面,骑兵在后。
为了应对联军的强大攻势,萨克斯元帅在巴里森林和丰特努瓦之间的斜坡上布置的乃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部队:国王步兵团的3个营部署在丰特努的侧翼,剩下的一个营部署在第二线,预备随时上前补充;除了上述部队之外,还有奥贝泰尔步兵团的1个营,科滕步兵团的3个营,法军近卫步兵4个营和瑞士近卫步兵的2个营野都被布置到了这里。两组总计12门大炮的炮兵部队都被布置到了步兵部队的前面。
法国骑兵驻扎在第一战线后方600码处,皇家近卫骑兵则驻扎在第二线后方。
克里隆和比隆两个步兵团的4个步兵营占领了丰特努瓦和安托万之间的阵地,由3个龙骑兵团提供支援。
法军的战略预备部队则都被部署到了巴里森林的左后方:第一线是克莱尔、露丝、拉里、伯威克、狄龙和伯克利六个爱尔兰步兵团。爱尔兰人左边有两个则是迟些时候才赶到的步兵团:皇家科塞步兵团和诺曼底步兵团。爱尔兰步兵的右翼是皇家瓦苏步兵团和4门大炮。爱尔兰人的后方还布置了法军步兵战线,紧随其后的则是两列骑兵。
战斗前一晚,法军部队就在阵地上扎营。

战斗打响


反法联军在凌晨2点左右开始了准备战斗——
坎伯兰公爵大概是在凌晨4点的时候来到了英国步兵部队组织起来的右翼,以指挥对法军阵地即将发动的进攻,他也是在这个时候被告知在巴里森林的边缘发现了一个敌人堡垒,敌人从那里可以俯瞰到英国步兵将要挺进的斜坡,没错,他们所发现的那个堡垒工事就是之前提到的埃伍堡垒。
联军指挥官们为此只得迅速召开会,以讨论按照这一发现他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和什么应对措施。在决定以荷兰军队为主力进攻丰特努瓦和安托万,一个英国步兵旅突袭欧盟埃伍之后,决定推迟对于丰特努瓦和巴里森林之间斜坡的进攻。
坎伯兰公爵选派了英格兹比准将,他将要率领第一近卫军中的杜鲁尔第12步兵团、普特尼第13步兵团、黑卫高地步兵团和Böselager汉诺威步兵团向埃伍要塞发起攻势。
英格兹比所收到的命令是率领部队向“法军炮台”进军,击退那里的敌人,然后拿下正在向联军的右翼开火的火炮。除了发起进攻的步兵部队之外,还包括联军部队的炮兵中抽调出来的一支分遣队,准备在拿下阵地后就开始利用缴获的火炮调转炮口,轰炸法军。
而要是英格兹比没有能够消除来自埃伍据点的的法军的威胁,这个地方就会成为联军向法军进攻时的一个主要困难和障碍。
英格兹比在经过维宗之后,就选择让他的部队停在了靠近法军部队的主阵地的斜坡上的路边,此地距离埃伍要塞还有半英里远,英格兹比在进行侦察之后,便派人致信坎伯兰公爵,请求大炮前来进行火力支援。
在等待火炮部队的同时,英格兹比与他的高级军官也在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指挥着黑卫高地步兵团的指挥官是弗里斯的罗伯特·门罗爵士,他说自己已经派出了一支侦察小队进入巴里森林,紧接着就在巴利森林的边界上发现了法军的自由射手连的踪迹。他建议部队在路的另一边列队前进,与此同时,他率领的苏格兰步兵团则会寻找时机,继而把森林里面的法军部队赶出去。英格兹比接受了这个建议,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实施它,而是选择了继续等待炮兵部队的到来。
在坎伯兰公爵的命令下,米切尔森上校率领的三门6磅火炮最终是赶到了巴里树林的边缘,然后打响战役中的第一炮,不过他们随后就引来了法军的火炮阵地的猛烈还击。
到了这个时候,英格兹比终于开始带着他的部队向前推进,但是他在看到巴里森林边缘有大量法军轻步兵活动的踪迹之后,尽管坎伯兰公爵的一再催促,他们也不敢再往埃伍要塞的方向前进一步了。

此时此刻,联军的整条战线和数万人马都在等待着英格兹比将军率领着他的近卫步兵肃清巴里森林,以及埃伍要塞的法军敌军,但是在迟迟都没有听到枪炮声的情况下,坎伯兰公爵只得派出了自己的副官伯里勋爵前往探听情况,他自己也紧随其后的跟着去了。显然,英格兹比认为,鉴于驻守在树林边缘的法军人数众多,所谓的肃清任务是行不通的。坎伯兰公爵也似乎接受了对方的这一看法,随即决定在不考虑能否保证埃伍要塞法军守备部队无法威胁到进攻部队的情况下开启了进攻。
上午七点时许,联军方面的四声号炮打响了进攻的信号。率先开始进攻的是荷兰军的骑兵部队,他们开始向丰特努瓦和安托万挺进,但在两个村庄中提前修筑好的炮兵阵地和斯卡尔特河对岸炮台的火炮的狂轰滥炸下只得立即撤退,然后让荷兰炮兵继续轰炸法军阵地。

上午6点半,在中将詹姆斯·坎贝尔爵士的指挥下,15个中队的英国骑兵穿过了维宗村庄,他得到的命令是掩护英军和汉诺威步兵的主力攻击纵队。可他们在经过丰特努瓦和埃伍要塞的时候却遭到了法军的枪炮齐鸣,骑兵部队损失惨重不说,就连坎贝尔自己也受了致命伤,不久后就去世了,大挫的骑兵部队只能选择暂时撤退到维宗村后方修整。

英军步兵和汉诺威步兵在约翰·利戈尼尔爵士的带领下穿过了维宗村镇,并开始在开阔的地面上列队,列队完毕之后,便开始沿着斜坡向法军主阵地挺进。而在这里,他们又遭到了和詹姆斯·坎贝尔爵士同样的悲惨命运,再一次遭遇到了丰特努瓦村和埃伍要塞方向的法军枪炮火力的狂轰滥炸,而埃伍要塞正是英格兹比将军要消灭,但是却拒绝前往的的法军阵地。

法军方面的轻型火炮的炮弹不停的越过山脊,然后砸向英国和汉诺威密集的步兵纵队,与此同时,七门英军3磅步兵炮也被紧急的拉了过来,向山坡上的法国人开火。在德廷根战役中冲锋陷阵,表现的英勇异常的法军指挥官格拉蒙特公爵就是在这次交火中阵亡的。

上午9点,英国和汉诺威的步兵已经再一次的组织起来了攻击纵队,随时准备发起进攻。但是先前已经吃过一次苦头的利戈尼尔只想着等到英格兹比将军把埃伍要塞的敌人火力给压制住了才会发起进攻。
利戈尼尔的副官阿默斯特上校被派去询问英格兹比将军为什么他仍然没有向埃伍要塞以及丰特努瓦方向发起进攻,他很快就收到了英格兹比将军的回复——他从坎伯兰公爵那里得到的命令现在是与其他英国步兵一起前进。

瓦尔德克亲王指挥的荷兰步兵列队之后,便开始向前进攻丰特努瓦和安托万,但是他们很快就遭遇到了和先前发起进攻的英国朋友一样的命运——他们还没有走多远,就立刻遭到了两处设防,并且已经改造的有如要塞一般的村庄,以及他们之间的野战工事所设置的炮兵阵地的狂轰滥炸,部队在遭受的惨痛伤亡之后,只能选择撤退。
前方的战报犹如雪花一般的传到了联军的前线指挥部,柯尼塞格元帅和坎伯兰公爵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如果他们想要救下图尔奈要塞的话,那就必须下令英国和汉诺威军不惜一切代价的在丰特努瓦和埃伍要塞之间的斜坡上取得突破。然而,如果联军想要对丰特努瓦取得进一步突破的话,那他们就必须要解决或者压制住法军至少是一个侧面的炮火。

为了执行该计划,他们首先做出的调整就是抽调出了英格兹比将军所指挥的黑卫高地步兵团,以作为向丰特努瓦发起攻势的矛头。
勇敢的苏格兰步兵不停的向着丰特努瓦发起冲锋,但是每次都是刚刚挨到村庄边上就被打退。在法军的猛烈炮火面前,荷兰部队对于当前阵地的进攻也是执行的半心半意,他们最终因为法军龙骑兵在左翼发起的冲锋被击退。荷兰人没有再进一步参与战斗,把主要进攻的任务留给了英国人和汉诺威人。
大约中午时分,坎伯兰公爵已经冲上了前线,准备和两支英国和汉诺威步兵纵队并肩作战,命令先遣部队率先开始向高原上的法军部队的阵地发起冲锋。12门6磅重的大炮这个时候也被拖到了步兵队伍前面以作为火力增援。
和前面的几次失败的进攻一样,联军在沿着半英里的斜坡向上挺进的时候是丰特努瓦和埃伍要塞打出去的猛烈炮火下进行的,两处法军阵地都在连续不断的对联军侧翼输出火力,如此一来产生的主要效果就是迫使联军左翼的汉诺威步兵营不停向中间靠拢。
在斜坡上面留下了一大堆的残肢断臂之后,英国和汉诺威的部队好不容易才登上了斜坡的顶峰,可是他们一上来,却发现自己正好直对着在高原上已经是等候多时了的法军部队。
法军部队中的法兰西近卫步兵团的前锋、瑞士步兵团和奥贝特雷步兵团全都驻扎在从丰特诺伊开始的那条小路上。
双方立刻进行了交火,法军的齐射基本上不起作用,而排在纵队前面的英国近卫兵团的齐射这几乎是瞬间打垮了法军的防线,按照双方的资料判断,这一轮齐射造成了法军近七百人的伤亡。法军的残余部队在混乱中溃退。
英军纵队在第三近卫军步兵旅指挥官潘穆尔勋爵的帮助下才得以继续向前推进,成功突破了斜坡边缘,并且向前突进了约300码,深入法军在高原上的阵地。
法国国王国王路易十五这个时候正率领一大批平民以及朝臣在法军的前线观战,但他们却偏偏是在联军向法军主阵地发起猛攻之前来到这里的。
国王路易十五与大批渴望观看战斗的平民朝臣一起出现在法国前线。然而,这是在意识到将对法国的主要阵地发起攻击之前发生的
国王的出现令萨克森元帅十分尴尬,他当时正试图组织击退英军和汉诺威军队的进攻。在浮肿带来的巨大痛苦中,当时他是坐在一组掷弹兵所抬着的一把藤椅来到战场上的。
萨克森骑上马来到战场,开始组织部队以抵抗英军和汉诺威军的进攻。在途中,萨克森和过来检查了国王路易十五的安全。路易十五选择拒绝了朝臣们让他离开战场的要求。
奥贝特雷步兵团试图阻止英军和汉诺威部队的进攻,那么随后就和其他的法军的步兵团一块发起了反攻,在萨克斯元帅的调度之下,法军的精锐基本上都集中在了英军以及联军的右翼方向。

这一回的突击又把英国和汉诺威联军推回了斜坡的顶部,在把那里的阵地收复了之后,法军选择了继续向前推进。
萨克斯元帅紧接着又派出了法国骑兵团,向敌人的步兵发起冲锋,但是这一次的进攻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把对方的又一次的攻势压制住了之后,就被联军的排枪火力击退了。
而在这些已经发起进攻的骑兵部队的身后,萨克斯正在迅速组织起准备发起进一步进攻的步兵攻击纵队。
最后一次冲锋是由4个中队的宪骑兵和皇家近卫骑兵队发动的,他们进行的非常勇猛的冲锋,但是仍然避免不了被击退的借据,而且他们损失惨重,其中还包括了27名军官伤亡。数个法国步兵团在萨克森的亲自指挥下继续进攻,但却再次的被英国人和汉诺威人击退。
下午1点,萨克森元帅前往了丰特努瓦村,结果发现那里的阵地的火炮已经没有炮弹了,现在他们只能够发射空炮,用来给自己的部队壮大声势。萨克森元帅意识到,对于自己麾下的部队来说,危机已经到来,他立刻派人去传话给国王路易十五,让他率先向斯卡尔特河对岸撤退。除此之外,萨克森还指示炮兵部队可以从村子里面撤走,然后再转到斯卡尔特河对岸的安全地带。
这本来是荷兰军队重新对丰特努瓦-安托万一带的法军防线发起攻势的好时机,但他们没有接到任何行动的命令。
下午1点30分左右,图尔奈步兵团的伊斯纳德上校发现了四门还没有投入战斗,而且弹药还十分充足的的大炮。伊斯纳德要求把这些大炮和其他闲置的大炮一起带到前线,用来抵抗英军的进攻。不久之后,这些被拉到前线的火炮随即开始大显神威,成千上万发的葡萄弹射入了英军的纵队,继而在队伍中切开了一条条血肉模糊的豁口。
胜利的天平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逐渐的开始向法军这边倾斜,他开始迅速的英军纵队附近的所有法军步兵团集合起来,准备发起最后的反攻。
在拉利·托伦达尔伯爵的催促下,萨克斯元帅随即命令了爱尔兰部队的各个步兵团前来和法军会合,用于准备进攻英军及联军攻击纵队的右侧。除此之外,法军以及瑞士部队的骑兵也已经重整旗鼓,已经可以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这些个步兵团从丰特努瓦和安托万之间的堡垒与野战工事撤退之后,立刻就对英军的左翼发起了攻击。
为了支援步兵的进攻,整个法国皇家近卫,骑兵向着敌人的步兵纵队的战线中央发起了进攻。
此时已是下午晚些时候,英国和汉诺威的步兵团由于弹药不足,被法军压下斜坡。
法军的骑兵团在联军纵队周围尝试着发起攻势,或者是直插敌人的后方,但是被英国步兵团和汉诺威的扎斯特罗步兵团的排枪赶走。
霍华德率领的部队在这个时候仍然在法军的防线上挺进,听说了这个事情的约翰·利戈尼尔爵士不得不亲自冒着枪林弹雨冲上了前线,才好不容易把他们招了回来,然后立刻下令他们加入了撤退的队列。
在斜坡脚下,斯凯尔顿的第32步兵团和乔蒙德利的第34步兵团充当了后卫部队,而另一个步兵团则是把守着维宗村上的教堂墓地。黑卫苏格兰步兵团选择了在树篱两旁死守,继而开始向前进的法军部队开火。英国骑兵则是在撤退的纵队两侧作为护卫。
萨克斯元帅在距离维宗大约一百码的地方阻止了法军部队的继续前进和追击。他认为战斗已经结束了。元帅仍然在受到疾病的折磨,他立刻就撤出了战场,去接受医生的治疗了。

眼见法军没有选择追击,联军部队立刻在维宗村的后方选择了重组,然后又撤向了15公里之外的阿瑟,留下了已经取得胜利的法军。

战役后续

丰特努瓦战役的伤亡人数是自1709年马尔普拉凯战役之后西欧最高的一场;法国损失了大约7000人伤亡,联军方面的损失则达到了12000人,其中还包括了不少俘虏。尽管后来因为没有继续跟进而受到众多的军事家的批评,萨克斯解释说他的部队已经精疲力竭,而联军骑兵和大部分步兵部队仍然完好无损且拥有战斗力。不过这些批评者不包括路易十五或腓特烈大帝,他们将丰特努瓦视为一个战术杰作,后者甚至想邀请他到无忧宫讨论。
与法军指挥官萨克斯元帅相比,坎伯兰公爵的表现可以说实在是表现不佳,他无视经验更丰富的下属的建议,未能完成肃清巴里森林与埃伍要塞的工作,而且还向英格兹比将军下达了相互矛盾的命令。虽然他在战场上的勇敢确实值得一说,但联军骑兵的不作为是因为他只在乎步兵的进攻,甚至是直接无视了作为一位全军长官的职责。利戈尼尔和其他人认为丰特努瓦是“从胜利之口夺走的失败”;对于一个24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只是他指挥的第一次重大交战中,顺便一提,同样的错误在1747年的劳菲尔德战役中还会再上演一遍的。
英格兹比在战后因为没有及时的向埃伍要塞发起进攻而导致了军队遭受到巨大的伤亡,而遭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尽管他所声称的接到的命令前后矛盾得到了证据的支持,而且他自己也受了伤,他麾下的两个步兵团,第12步兵团和Böselager汉诺威步兵团这是所有的参战的联军部队中伤亡人数最多的。二是根据军事法庭得出的结论,拖延是由于“判断失误,而不是缺乏勇气”,审判的最后结果是将被迫退休,许多人认为这一决定是不公正的。
胜利表明法国在战场上比英国和盟军占优势。然而,尽管萨克斯的领导能力有所欠缺,但盟军步兵的良好纪律表明,尽管萨克斯已经付出了最大努力,他的步兵质量仍然不如对手最好。由于在丰特努瓦战场上的出现严格意义上使他成为高级指挥官,路易十五成为自路易九世以来第一位在战场上战胜英国人的法国国王。这被用来提高他的声望,并得到了一场宣传运动的支持,其中包括伏尔泰的一首赞美诗,题为《Bataille De Fontenoy》,即丰特努瓦战役

在随后的指责中,许多英国人指责荷兰没有通过攻击丰特努瓦来缓解对中路的压力,荷兰骑兵指挥官Casimir van Schlippenbach也赞同这一观点,他批评他麾下的步兵拒绝前进。虽然一些荷兰骑兵惊慌逃窜,军官后来被撤职,但步兵仍然保持队形,有序撤退;大多数人认为进攻的失败是由于缺乏领导,以及坎伯兰公爵自己造成的混乱。
眼看着没有了解围的希望,图尔奈于6月20日投降,随后奥斯滕德和纽波特也先后落进了法军的手里;10月,英国都不得不把现有的资源全都转移,以用来对付1745年崛起的詹姆斯二世党人,而萨克森经过1746年的胜利,又继续率领着部队向前推进。等到1747年的时候,法国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奥属尼德兰全境,并威胁到了荷兰共和国,但他们的经济被英国的海上封锁扼杀了。
尽管荷军部队出现在联军中,但是法国还是迟至1747年才选择了对荷宣战;如此一来法国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因为荷兰还是中立国身份时,一直是法国进出口的主要承载者。1748年,法国撤出荷兰本土,同意签署《阿亨条约》。以如此多的代价只换回如此少的回报,使一句法国短语“像和平一样愚蠢”流行了起来。
史学家里德·布朗宁对法军在丰特努瓦的胜利所产生的影响描述为:“当下看起来只胜出一些,但其成果却相当丰富”。后来拿破仑更是为此评价道:丰特努瓦战役像一针强心剂,给了风烛残年的波旁王朝输了最后一次血,使她又活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