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名粹丛书 第8集 唐山名食 猫耳馄饨,虎爪蒸饺
“猫耳”馄饨 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猫耳馄饨,源出丰润县河头镇(今丰南市河头村)。因状似猫耳,而得名,并以个大、皮软、馅嫩、味鲜而著称。 史载,清光绪七年(1881年)开平矿务局为运煤至天津,而开挖了一条煤河,头起河头镇,尾入蓟运河。自开通后,“四时不涸,商艘客舰,樯密如林,往来洋轮,疾于奔马”,沿岸一派繁忙景象。特别是起点河头镇,“濒邻河边,方圆数十亩,波水澄清,两岸洋楼、花坞,目不暇赏。稍西,桥旁列肆鳞比,人烟辏集,居然—水陆埠头也。”此间,胥各庄人夏永芳以从师傅庆永所学到的炊饮技艺,与妻在河头镇开设店铺,经营方便小吃,供给四方宾客。夫妇俩以信誉为本,坚持经营特色,精心选料配料,刻意在馄饨的制作上下功夫,终于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形美味佳的馄饨制作路子,令附近乡邻、往来客商赞不绝口,专程前往品尝者络驿不绝。夏家猫耳馄饨由此名扬四方,誉满京东。 猫耳馄饨的出名,在于它精良的制作。一是熬汤。以砸碎的猪骨头和切成细丝的老鸡肉为主料,加上鲜姜煮汤,置于另盆,随煮随兑,以保持原汤味道不变。二是擀皮。以精制面粉和面,用人工手擀,使皮如薄纸,柔如细布。三是制馅。下料为每斤面粉净肉0.3 斤、鸡丝 0.2斤、香油0.1斤,佐以大豆制酱油等多种小料,并坚持缺一不可。四是造形。馄饨的外形种类多样,通常有猪尾巴、元宝、小船等,而夏家独选猫耳形,小巧玲珑、美观好看,增人食欲。五是煮制。夏家更是独具匠心,不是放入大锅一齐煮,而是制做了一个个铁皮漏斗(呈圆柱形、上有三十二个铜钱眼大小的孔),每个漏斗放一两馄饨,吊挂在汤锅里,随吃随煮。既保持了汤清不浑,又保证馄饨不粘不破。 近年来,为使名吃技艺发扬光大,夏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进行了带徒传艺,使猫耳馄饨在省内声名大振。1985年,该食品到石家庄参加展销,历时月余,天天顾客盈门,并收到一百多封赞誉信,被河北省有关部门命名为名优风味食品。如今胥各庄丰乐楼和新园饭店尚有经营。人们在品尝它的美味之时,不会忘记其创始人——夏永芳夫妇吧!(董建东) 三鲜老虎爪蒸饺 形美,质高,深受欢迎。 饺子是我国人民家喻户晓,人人喜欢的传统美味食品。逢年过节、喜庆之日、团聚之时,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饺子。还有的地方用包饺子来象征合合美美。既然饺子喻意如此广泛、深刻,因此历代面点厨师都为此倾注了一番心血,创制出多种不同形态、不同馅心、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的饺子,为餐饮文化增染了绚丽的色彩。 三鲜老虎爪蒸饺就是其中的一品美味。它是唐山市面点大师裴增年师傅精心创制的。因形似老虎握拳而得名。其状优美、口味鲜香,诱人食欲。 简要制作方法 原料:面粉500克,鲜猪肉300克,虾仁50克,海参50克(水发),海米适量。 调料:葱、姜、味精、精盐、酱油等。 做法:将猪肉剁碎,加入精盐、味精、姜沫、酱油。再打入适量水,然后加入葱沫、虾仁丁、海参丁、海米、香油,调匀成馅。 面粉用开水烫8%,用温水和好,然后揉匀下剂(每两6个)。将剂擀成圆片,包入馅心,用手掐成一面似老虎爪形的帽子,上展屉旺火蒸6分钟即可。 特点:形似虎爪,味道鲜香,皮薄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