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名粹丛书 第8集 唐山名食
五子桃 喜庆用点,目前只有在鸿宴饭庄能够见到。 五子桃着色艳丽,造型美观,摆放在桌席的中央,能够烘托出浓烈的喜庆气氛。40年代末到 50 年代初,唐山高档饭店的喜庆筵席上大多能见到这道面点。 五子桃是在百子桃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百子桃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是在一个大仙桃的造型里面做出近百个层层包裹着的桃形。在大户人家的婚庆、祝寿、满月等宴席上使用,象征着多子多福。由于要做出由小到大近百个桃子,费工,费力费时,其制作技巧也很难掌握,往往不能及时满足需要。后来经过改进,做成五个包在一起的桃子,大大节省了时间,使这道面点很快得到普及,寓意也更加丰富。 五代时,后周人窦禹钧有五子,皆相继考中进士,后来就有了五子登科的典故。神话中,西王母做寿,设蟠桃会招待群仙,所以,桃子又有庆寿之意。五子桃正是借用这两个典故,集福、禄、喜、寿等美好吉祥的祝愿为一身,摆上了喜庆宴席,既展示了厨师的深厚功底,又体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很受人们欢迎。 五子桃是唐山饮食业老前辈刘文清的得意之作。目前这道面点已很少见到,只有唐山鸿宴饭庄等老字号饭店还保留着制作五子桃的传统技法。 简要制做方法 ①和面。四两熟面二两油擦成干油酥。六两面半两油二两五水和成有劲性的水油面。 ②擀片。水油面包干油酥擀大片卷成卷,搓条。 ③成型。下剂与其它食品的制作有所不同。不是一般大,而是一个剂子比一个剂子大。共由小到大五个剂子。用最小的剂子,包入馅心,其它一层一层地包裹小剂子。包好后做成桃型,在天然桃子的分瓣处顺切一刀成生坯。 ①炸制。锅内放油,烧至五成热时下入生坯,炸至黄色。刀口处向两边外翻,露出里边明显的层次,漂浮起即熟。喷上红色素即可装盘。 莲花酥 形似莲花, 香酥可口。 莲花酥以其形状酷似莲花而得名。 莲花又称荷花,为多年生草本。盛夏时节,轻风中摇曳的莲叶,亭亭玉立的荷花,于清清碧波中送来淡淡的清香和凉爽。“出污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褻玩”。荷花以其清丽高洁,傲视群芳的品格被誉为花中君子,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文。 “十里铺南菱芡好,枣林庄北蟹螯肥,记得通宵曾把酒,荷花香里不思归。"浅浅清池,莹莹碧水,荷花香中把酒消夏,赋诗会友,别具一番情趣。莲花酥最初就是专门用于水榭凉亭之上饮宴的菜点,其形如绽开的荷花,再冠以色糖点缀。最有特点的是装盘前在盘底覆一片新鲜莲叶,把制好的“莲花”置于莲叶之上,与亭下水中的荷花相映成趣。赏其形,观其状,犹如置身于清波之上。 简要制作方法 原料:面粉、熟面粉、大油、豆沙馅、色糖、植物油。 制做:1.用熟面粉与大油和成干油酥。再用面粉,大油与水和成水油面。 2. 用大包酥方法将酥包好,擀成大片,由上往下卷起,下剂,逐个包入豆沙馅成馒头状,用刀在顶部切三刀成六瓣。 用温油炸成浅黄色,酥层分开,装盘撒糖即可。 虾酥卷 酥脆鲜香,味美适口。 原料:面粉500 克,黄油 500 克,鸡蛋一个,虾仁 500克,冬笋300 克,精盐10克,白糖10克,油5克,味精10克,葱姜。 制作方法:1. 将面粉倒在案板上,中间扒个窝,放入鸡蛋液精盐,加凉水和匀,再用力甩摔,使面团有劲,不粘手,然后用湿布包盖好,放入冰箱冷却。 2. 将黄油用木棍砸散,擦开,擦至没有疙瘩,然后拍成方块,放入冰箱冷却。 3. 案板上铺一层薄面,将面团擀开(中厚边薄),把冻好的黄油放入中间,包好,然后擀成一公分厚的长方形面片,再折叠成三折,放入冰箱冷却20分钟左右取出,再横换方向擀开,成一公分厚的长方形面片,再折叠成三折,如此反复四遍,成为酥皮用面待用。 4. 将冬笋、葱、姜切碎与虾仁、盐、白糖等作料和成馅。 5. 将酥皮面擀成5毫米薄厚的长方形面片,然后用快刀速切成小方块成为虾酥卷皮儿。 6.用虾酥卷儿包上虾仁馅,对角卷起,然后用牙签把接口处牵住,刷蛋液,放入烤盘,装炉,用200℃炉温烤至金黄色,出炉,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