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回应!手机厂商到底应不应该标配充电器?
2020年10月14日,iPhone 12系列正式发布。全新的直面中框、完全消失的屏幕弧度、最新5nm工艺打造的A14芯片,以及全面跟进的5G网络,是苹果近几年变化最大的iPhone。
iPhone 12在备受好评之余,也受到了不少吐槽,当时大家吐槽最多的,无外乎就是不送充电器这件事了。而今年的iPhone 13系列甚至更进一步,连包装盒的塑封膜都取消了,仅仅用一条塑封条代替。

这还只是个开始,在iPhone 12发布的两个月后,安卓第一家不送充电器的厂商就来了。雷军在小米11系列发布之前就对大家预热过这件事,本来网上一片骂声,但没想到雷总给了个更好的方案:我们有送充电器的版本和不送充电器的版本,大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但在这之后,很多厂商都将“不配充电器”这件事当成了默认,甚至现在有很多厂商,将“配充电器”当成了手机的卖点。

之前我也给出过自己的观点,厂商做出这种抉择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确实是为了环保,每年能减少约千百万吨的碳排放。第二个原因就比较现实了,其实就是为了更高的营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取消充电器后,各家手机厂商的商城中,新款充电器越来越多。
针对这件事,近日工信部有了回复。工信部在对一些消费者疑问的回复中表示:“关于手机与电源适配器分离销售的问题,厂商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的前提下,自行制定营销策略。在宣传销售时,产品包装及清单上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及随附材料,由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与否。”

简单点来说就是,在手机厂商有明确告知、明确让消费者知道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进行购买。除此之外,厂商也可以自行制定营销策略,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文提到的小米11了。
虽然工信部对这种情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决定(到底应不应该取消标配充电器?),但他们给出了一个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案。

如果家里正好有一个同功率同快充协议的充电器,那就无需再选择配充电器的版本,可以在不影响手机充电体验的同时,也能尽最大可能对环保做出贡献。如果家里的充电器坏了,或者充电功率不足以支撑新手机的快速充电体验,那就选择带充电器的版本。
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厂商就可以全权决定的,它更需要每个人,都有一份真正“环保”的心。取消充电器还只是个开始,你觉得在未来,手机包装盒中会取消数据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