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珠海航展的俄罗斯Kh-31A反舰导弹
主要翻译自维基
在本届珠海航展上,俄罗斯推出了Kh-31A空射反舰导弹的视频,展示了米格-35发射该弹击沉一艘宙斯盾驱逐舰的效果动画。

Kh-31(苏联代号X-31,北约代号AS-17“氪”)是Zvezda-Strela公司(2002年并入战术导弹武器集团)开发的,在1982年首次试射并开始少量生产,Kh-31P反辐射导弹于1988年服役,Kh-31A反舰导弹于1989年服役,Kh-31P和Kh-31A分别在1991年于迪拜和明斯克首次公开亮相。该系列导弹除了反舰型和反辐射型,还有靶弹。

Kh-31A被认为是P-270“白蛉”舰载超音速反舰导弹(北约代号SS-N-22“日炙”)的小型空射版,后者配套给出售中国的“现代”级驱逐舰。Kh-31A可以由米格-29、苏-27系列等等战斗机发射,是第一种可以由战术飞机携带的超音速反舰导弹。
Kh-31A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使用穿甲弹头,可以攻击最大4500吨排水量的军舰,射程为7.5-70公里,导弹在接近目标时会降低到掠海高度。它在发射时启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之后改用冲压发动机,燃料为航空煤油,最高速度M3.5。其重量是610千克,直径360毫米,翼展914毫米。弹头重94千克,安装机械引信。长度上早期型和改进型有区别:Kh-31A长4.7米,Kh-31AD长5.3米。
在1992年的莫斯科航展上,俄罗斯展示了Kh-31的远程反预警机型,具有主动/被动导引头,可以攻击大型低速目标,最大射程低于200公里。这个射程低于Vympel R-37远程超音速空空导弹和Novator R-172反预警机导弹,但是可挂载的平台更广泛。然而,在2004年,战术导弹武器集团否认了Kh-31有开发空对空型。在Zvezda-Strela公司并入战术导弹武器集团后,Kh-31的改进速度加快了。2005年,有传言称Kh-31A在开发改进型。2017年,米高扬设计局的代表称正在为米格-35开发Kh-31的空对空型,但没有得到证实。
1997年12月媒体报道俄罗斯向中国交付了少量俄罗斯版本的Kh-31,配套给苏-30MKK“侧卫-G”使用,但还未正式开始批量生产中国的导弹。可能在2005年7月,中国获得许可开始生产Kh-31P的中国出口衍生型KR-1。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