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潘毅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之肺系统 四

2023-04-05 22:10 作者:橙子魔法世界  | 我要投稿

你把这种感觉,汇聚一下,假如现在是秋天,你在中国的大西北,夕阳西下。是啊,那种什么感觉,悲凉,是啊,包括古诗,一往这个方向去就麻烦的了,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啊,万里悲秋常作客古道西风送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基本上就是那种感觉。还有一个,古代处决犯人,秋天,问刑,因为他是用这个肃杀之气,秋天,他又对回这个。还有白色,悲哀的事情用的颜色不是白色吗。还是同一个意象。来一个悲哀伤肺,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肺气虚的病人,或者是肺虚的病人,对悲哀这种情绪的耐受能力会低一点,比如说多愁善感,那么,可能其他脏器,也会有影响,比如说肝气郁结,但是跟肺功能,或是肺气阴两虚这种有一定关联,典型的就是林黛玉。林黛玉你不用问了她得了什么病,假如这样描述她肯定是肺结核了。那肺结核按照中医的诊断,是肺气阴两虚多。 (这一段和上一节课部分重复)


在液为涕


在液为涕很简单。肺开窍于鼻,然后鼻涕是鼻腔里面的分泌物,正常是润泽鼻腔但不会多,所以假如肺系统有病,从鼻涕可以反映出来,无非是多了或少了,少了就是干燥。鼻子干大概会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秋天,是啊,秋天秋燥,秋燥特别容易影响肺啊,肺五行属金,燥也是五行属金,同气相求,第二种,肺阴虚。你说阴虚不是我水份少嘛。第三种肺热也会,因为肺热容易伤津。额,大概这几种情况多。


另外一个就是,鼻涕多了。鼻涕多了,刚才讲的,一个是流清涕,就是肺阳气虚,一个是外感风寒,流黄涕,一般是外感风热,这种不算太难判断。但鼻涕还有一些更细微的变化,比如说以后你们碰到一个叫肺痈(不确定)流黄浊臭涕,那一类可能要学到中诊再说吧,因为我们现在还没带出病因学的东西,那个除了跟肺系统有关,还跟病因学的一些理念有关。


与秋气相通应


肺与秋气相通应,其实应该这样看,肺五行属金,金气下降,然后秋天,自然界的气也下降,所以应该说,对不同的人感觉不一样,首先是健康人,健康人到了秋天那个肺系统应该是舒服的,秋高气爽。而且,自然界的气顺降,你的肺气也顺降,应该是舒服的,但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就麻烦啦。你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有一个不能肃降问题啦,那到了秋天帮助它肃降不是好吗,那问题你要看它性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它的性质多半是阳气虚。你一到了秋天开始转凉,所以实际上是那个秋凉容易损伤阳气。所以呢什么呢,过敏性鼻炎啊,慢支肺气肿啊,很多就到了秋天就开始发作,不是因为那个降的问题,是变凉了。


另外一个,秋天是回到这里,秋天等于说是从这个角度看过来,已经是阴在外,阳在内,阳气开始收敛,所以你要帮助阳气收敛,所以秋季不可过度发散肺气。


秋季不可过度发散肺气


一个,辛辣的药物少用一点,因为辛能发散,容易耗气。其实,你把秋你说秋天的操作性还弱一点,因为非得到秋天,你把这个格局变为傍晚,其实一样。换句话来讲你假如用辛辣的药物,可能早上比较好,因为你早上容易发散出去,对人体气机影响也不大,本来就向外,你到傍晚来所以比如说人家都说吃姜,早上吃姜就好,晚上吃姜就不太好,姜是辣的。另外一个,上次我讲过,体育锻炼,早上好,傍晚不太好,但我们现在麻烦了,好像我们有时间的只是在傍晚,我只能说运动比不运动好。但是,你现在这样,虽然说生命在于运动,你到傍晚本来阳气应该内收的,你还在动,那实际上,它没内收。你说偶尔一两天无所谓,比如说体育课啊,比赛啊,无所谓,但是比如说你是习惯性的傍晚来,那就变成是那个阳气习惯性到了傍晚就不收,那不收的话你的节律会乱,可能年轻的时候感觉不明显,到了老年的时候那种si?节奏的东西很容易出来,尤其是睡眠。那要说:不会啊,我打完球更好睡啦。你是累了好睡,而不是因为阳气内收,你这样形成一个模式的话你阳气不容易内收,会影响睡眠,至于阳气不内收为什么不影响睡眠,应该讲到气血津液的时候才能带出来。至于你说现在傍晚的空气比早上的可能要好,那是现代说法,但是我觉得,差别没那么大吧。比如说,你这个好个傍晚的空气比早上好个百分之一二,但是你从大的道理上有点讲不过去,你这个是小理,我这个是大道,小理服从大道,所以晨运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是人类一直那是几十万年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的,你现在突然一改了,你想想,那个模式应该是有个惯性的生物应该有个惯性。你现在之所以不习惯晨运不是说没时间,而是起不来,晚上睡得太晚,所以现在人失眠多,是我觉得跟这个原因有关。你看,本来是按照日出日落运作的,你现在到了晚上还兴奋。是啊,本来你包括大脑的兴奋,你到了晚上应主静了吗,你现在反而晚上用脑最多。还有一个光的污染,以前你看古代那个很自然的光,白天有光,晚上没光,你现在晚上的光比白天的光还亮,那换句话来讲你整个阳是多了,起码从光亮角度,阳是多了,阳不是兴奋吗,兴奋时间足。


好,大肠。大肠很简单,功能:


主传导糟粕


复习一下,小肠,受盛化物分清别浊,浊的食物残渣下到大肠,大肠吸收剩余水份,然后使食物残渣干燥成型,形成粪便。


大肠


主传化糟粕

大肠主津


这个吸收剩余水分就叫大肠主津,然后主传化糟粕,传导之官,跟排便有关。你别小看这几个字,其临床我觉得现在医生挺不会问诊,比如说经常就问,比如说假如病人来看病,感冒,除了很详细问完感冒之后,那么一般的那些症状他觉得不是太要紧的,我觉得经常问的不到位。比如说你问他大便怎么样,然后病人告诉你正常,医生就很老实写两个字,大便正常。那大便正常哪是病人判断,是你判断的啊。那所谓正常是什么呢,没谱的,说他平时两天一次,他就觉得说我一直都是两天一次,那么对他来讲就是正常啊,其实对你来讲假如从医学常识来判断未必的,这个正常两个字真的不那么容易的,至少要有这些东西在里面。

量,色。色大概是这样,颜色深的偏热,颜色浅的偏寒。就算你成型,比如说你成型变成浅黄色的,应该是有点偏寒。好,质,那就软硬问题哦,烂不烂,软硬问题。然后味道,假如很臭的偏热,味道腥腥的没啥味道的偏寒。那你比如说,他一说大便烂,那你就问他啦,大便烂得来是很臭的。因为你看,大便很臭的基本上颜色偏深的,但假如说像水一样的那种,拉出来有点清溪的,基本上不怎么臭的,你还带点腥味,那么颜色一淡,带有腥味的,那就偏寒。所以味道也有讲究。


跟着次数。是啊,你一天几次还是几天一次。然后伴随症状,广东还比较多的哦,拉完又想拉,有点拉不干净的感觉,这是湿热。还有就是大便排不干净,粘,粘是湿的,湿的症状。还比如说大便伴随有血啊,大便的时候肛门痛啊,这种都是伴随症状啊,所以你判断大便正常,没那么容易啊。现在人的大便,不理想,真的太多这种毛病了,经常来看病就看便秘,拉不出来。但拉不出来的原因很多啊,你不能一拉不出来就通便啊。你比如说,比较简单就是大便很硬的那种,那个是水分不够,吃蜂蜜啊之类的可能差不多。还有个老年人,也拉不出来,但他拉不出来拉出来是软的。那是什么,不够力不够气,中医是气虚,无力推动。当然你说大便硬,是不是纯粹的水分不够呢,我觉得在北方单纯一点,在南方不是这样,在南方我们讲到脾的时候再说,其实他是体内水液分布不均匀,该有水的地方没有水,不该有水的地方,一大堆水,水液分布不均。


还有一个现代的肠道的癌症,发病率高。刚才便秘我忘了,现代人不运动,你不运动除了你的躯干没动,内部的胃肠蠕动也不够。还有一个现代人吃的肉吃肉多,吃菜少,那么那种纤维也不够。还有一个我有点怀疑了这个问题,你看,东方人一直是以素食民族,以往的进化历史都是素食为主肉食为辅,但最近几十年肉吃的比重大大增加了哦,你想想,人的进化有那么快吗,你就那么短短几十年,你的那个食物谱一下改变你适应得过来吗,你说基因变化也没那么快变吧,那你适应不过来,你又胃肠不蠕动,那种东西排不出去,有害东西排不出去,不在肠道里面,慢慢起作用吗?所以比如说你们以后喂养小孩,不要吃的太精。现在都是,那个什么,这个里面你有多少营养素,那个又有多少营养素,你以为这样吃进去他就能吸收啦,你没有粗纤维,至少有点粗纤维,胃肠蠕动,够,它才能吸收,你不是说我多少含量它进去自然吸收,所以粗粮细粮都得吃,小孩。

好下来。大便除了跟大肠本身有关,还跟脾胃肺肾功能相关,这个后面再展开。


肺与大肠相表里


经络相通、功能配合


好,肺与大肠相表里。表里,上次讲过,两个联系,一个是经络相通,一个是功能配合。经络相通学到经络再说,功能配合这现在就可以说。它这一组的配合又比心与小肠要密切,而且临床的操作性也会更大。


第一个,大肠传导是向下的,而肺主肃降也是向下的。你注意啊,肺主肃降不是空的,它肃降什么呢,肃降的是气跟水,那肺气一降,气往下。气往下,气形成水行,水往下。那么你气往下可以帮助推大肠传导,水往下润泽大肠,这是肺对大肠的帮助。反过来,肺主呼吸,前面讲过,呼吸要有深度。那有深度有个前提啊,你下面没东西堵住啊,你假如说大便不通,肠道堵住,腹压升高,膈肌上抬,你肺气是下不去的。所以,大肠传导通畅,可以帮助肺气肃降。这是生理的。


病理,治疗上的意义就更大了。第一个,假如大便不通,还是回到刚才那个话题,便秘。便秘最常见的处理,首先你要搞清楚,它的根本原因,比如说你是气虚无力推动,还是肠道水分不够,还是实热伤津。那么在根本原因的基础上,解决了。那么通常是加点通便药,那通便药有的很厉害,有的很缓和。那你就要看,比如说我是实热伤津的,就那么两三天的,你可以用比较厉害的通便药,像大黄这种。但假如说慢性,习惯性便秘,干燥的,一般我们就用比较和缓的,你是慢性嘛,像蜂蜜,像植物的仁,尤其那种油脂性比较强的仁,比如什么火麻仁,郁李仁,杏仁啊,柏子仁啊,这一类,就是它含有润滑油的那种感觉,就慢慢出来。那么在这过程中呢,除了一般润肠,其实我们多少还要加点降肺的药物,因为肺气一降,气往下,水往下。但是加得最多的就是杏仁,它刚好一物两用。杏仁是止咳平喘药,那止咳平喘它本身肺气就往下,它本身又是仁,又能润。所以往往就是说,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加个杏仁,或是有个化痰的药叫瓜蒌仁,那个也是仁,也能通便,就利用这个肺与大肠相表里。


还有一种,就反过来了,肺有问题治大肠。怎么治呢,比如肺实热证。比如说高烧,肺实热症前面没讲啊,现在口中念念有词就可以了。阳盛则热实热,面红,舌尖红,苔黄,脉速,然后高热。然后热,热盛伤津就是口干、小便黄、大便干,加上肺系统的症候,咳喘,声高,呼吸气粗,痰黄稠,差不多就够啦,当然你还可以补些症状。


潘毅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之肺系统 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