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建党百年】最耀眼的党旗红(担当篇)
文轩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天地转,光阴迫,千秋家国英雄色!抚今追昔感慨多,姑且问:屈辱痛苦近一百年,整个中华民族苦苦摸索。黑暗中,最耀眼的是什么色?
这段时间,一部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的活教科书,但又胜过教科书”的影视作品刷爆全网,它就是《觉醒时代》。这部致敬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宏篇巨作,看得我是热泪盈眶,热血澎湃!
在那个时代,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为了追求真理和理想,为了寻求中华民族崛起之路,他们在黑暗中燃烧自己!无论是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还是鲁迅先生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亦是毛泽东同志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何处不青山”,更是李大钊先生的“宇宙生命永不息,青春中华志竟成。”在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下,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生路!说实话,我是很佩服这种对真理和信仰付出全部的人,因为这种豁达和对真理的坚持让人泪目,而这种坚持还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叫:担当!
我,是西安公交230路的一名驾驶员,这是一个看似普通又平凡的行业,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数十年的默默无闻和任劳任怨。诚然,一个行业的兴起和存在必然有她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西安公交也不例外:在党诞生后的1923年,也就是民国十二年,西安市首次开行公共汽车,开创了西安公共交通的新纪元。当时的长安汽车公司,辖车20辆,其中福特客车1辆,小道奇客车5辆,货车14辆,开辟了从钟楼至东门的环城汽车,这在当时啊,除了上海以外,是居领先地位的。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为国家重点工业建设城市之一。经过三年恢复和“一五”“二五”建设时期,初步奠定了公共交通基础;又经三年调整时期和“三五”至“六五”建设时期的充实和提高,从此西安市公共交通获得了新生,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市政府新增公共交通车辆改以铰接式大型车辆为主;到了八九十年代,总公司完善了机构建制,试行单车承包,推广无人售票,实施中巴车经营,形成以“五横四纵一环”的公交骨干线网为主体和“合理集散,多点辐射,成网成环,城乡一体”的混合型线网格局。
千禧年以后,我市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取得了重要成果,公交快速发展,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公交客流激增,公交分担率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民出行安全便捷,公交运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鲁迅先生说过:企业之觉醒,始于文化之觉醒;企业之自强,始于文化之自强。回顾过去,和大多数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一样,我于2016年来到这里,所属的八公司共五个车队,所在的三车队有7条线路,所开的230路有61名驾驶员。每天早上6点开始跑车,晚上十点多收车,雷打不动。一样的人,一样的斑马线,固定的发车点、红绿灯……哪怕路途再困顿,我都没有掉以轻心。强者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好比一颗擎天大树,要做到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像王曼利、蒋景章、韩益民、法晓芳、蒋英、吕志、薛永江……这一长串名字,他们或为先进优秀人物、或为车队技术标兵,每每想起这些群星熠熠的同志,想起那些奖牌闪闪的荣誉,我都会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舒适的空调大巴来之不易,“大众公交,服务大众”的口碑来之不易,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来之不易……
亲爱的朋友们!百年光阴已过,南湖红船上的那声嘹亮的宣言响彻至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智慧城市和科技变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扰动和挑战,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要勇挑重担,勇克难关,以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公交驾驶员这个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让人生充实而闪耀,在这面耀眼的党旗前,以诗言志,大展宏图,可谓曰:
饱经霜雪展新风,百岁华辰颂伟功。
道论安邦天地正,匡时济世党旗红。
赤诚学子知行义,铁血男儿誓进忠。
万里江山承此志,千秋社稷九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