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在上升!是什么遮蔽了孩子内心的阳光?

2023-04-25 16:35 作者:深圳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 我要投稿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被抑郁症这一心理问题困扰,门诊每天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中,其中近一半是12至20周岁的青少年患者。就诊的孩子中,十三四岁的初中孩子居多,问题主要为抑郁和焦虑,其中一小半达不到疾病的程度,属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但有一多半已严重到辍学,需规范治疗,属于中重度以上抑郁症。

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然而,大部分的家长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真的会得抑郁症,他们更习惯从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压力,会认为小小年纪,哪来那么大压力,比你条件差的大有人在,人家怎么都好好的?

其实,学习压力和家庭冲突是青少年抑郁的诱因

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中上等,补课频繁,平时放学学校还有兴趣班,睡眠严重不足,人也得不到放松,考试成绩一差,就开始害怕家里人的批评,渐渐地情绪出现较大波动、经常头痛恶心、不出门也不愿上学,随着情况恶化,还出现过自残。

每天学校上课,放学回家网课,听完课后累了就烦躁,父母只是在乎我们孩子的学习,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爱我,现在的我我经常失眠,并且睡眠质量非常不好,我每天都在做梦,整个人很疲惫,我很难受,时常想哭。

很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都是学校的优等生,成绩名列前茅,自我要求极高,但正是因为这种极高的要求,让他们一旦考试成绩不如预期,就会抑制不住地狂怒,撕毁试卷……甚至会发展成自杀倾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这样一个词:内卷。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意思是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会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举个例子:以前做服务员只需要专科学历,现在做服务员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

内卷是趋势,我们无法反内卷,我们只能不断努力、提高学历、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但是如今努力也“通货膨胀”了,收获跟努力不成正比,我们面临的压力直线上升。而父母那一代的人没经历过,他们也体会不到,只会认为我们这一代太脆弱了。

同时,目前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升学、中考、高考、考研,不停的考试,孩子的世界里只剩下了“学习”,没有了课外活动,没有了社交,导致当患者接触到令自己敏感的事物时反应激烈,比如学校、班级、试卷,就会出现头昏、心慌、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症状。另一方面是患者有意识的不良猜测,比如,总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不好,自己给别人带来了麻烦等。

孩子对焦虑和压力的感受度极高,修复力却远不及成年人,或许这也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的原因之一。

每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家庭氛围凝重,父母和孩子沟通少,甚至有的父母常年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他们对孩子就非常不理解,忽略孩子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另外,家庭破裂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都有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出现抑郁情绪并不断加重。

我们父母那一辈,可能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干很多活,但是他们受的苦都是身体的苦,他们的苦,看得见、摸得着。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吃的苦是都是精神方面的,大家看不见、也理解不了,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到的只有年轻人越来越脆弱。

“别人家的孩子”、“我都是为了你”、“不准哭”、“考不上大学你就完了”……这里面的哪句话,不是摧毁孩子的利刃?努力了不被认可、父母的选择要我们来背锅、委屈了不能表达、没有学历就没有未来……这些种种的精神压迫,简直令人窒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抑郁、焦虑、压抑反而是常态。

青少年抑郁症的危害

青少年抑郁症给孩子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大大超过了身体上的伤害,甚至有可能影响一生。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种心理疾病,加上一些人无知的偏见,认为抑郁症就是“神经病”,让不少有抑郁症的孩子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结果加重了病症。性格渐渐变得孤僻、内向、封闭,交往能力也逐渐减弱,仿佛与世隔绝,这无疑会给孩子今后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

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后只有自己默默地忍受,以致使自己陷入孤独、忧郁、恐惧之中无法自拔,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目前,有一些孩子存在情绪低落、内心空虚、心理承受能力低、适应环境能力差、逃学厌学、学习效率低、人际关系差、失眠以及违反纪律、说谎打架、沉迷游戏等情况,都有可能预示着孩子存在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更多表现的是躯体化症状,是“无声的抵抗”,“比如孩子很少笑了,和同学往来不密切了,不爱上学和吃饭,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下降,这些都表明孩子的情绪出问题了。

当怀疑孩子有抑郁症时,建议尽快找专业医生对孩子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从而判断孩子的病情并做出专业指导。

当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之后,家长也不必太过惊慌。

首先,要明确患有抑郁症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这是一种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可以根据孩子的病情选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方法,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其次,要理解和接纳青少年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抑郁症患儿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表达出家长会给予支持,愿意倾听孩子的感受而并不是一味的进行说教。

最后,家长可以鼓励和带领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适度的运动会对减轻抑郁症状有帮助,而社交活动可以帮助孩子走出孤独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在上升!是什么遮蔽了孩子内心的阳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