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猪八戒是个啥样猪

2021-10-25 21:44 作者:绿柳山庄灵芙醉客  | 我要投稿

下面,就要说一说原著中猪八戒的人设和角色经历了。

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记录了元代的一部《西游记》。这里面讲唐僧师徒四人是:

玄奘法师收齐天大圣,以为徒弟,赐法名吾空,改号为孙行者,与沙和尚及黑猪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师脱难,皆是孙行者神通之力也。

三个徒弟的顺序和今天不一样:孙悟空、沙和尚、朱八戒。

《西游记杂剧》里也是这样的,先收孙悟空,再收沙和尚,最后收猪八戒。

猪八戒在师徒的排名,本来是最后的。从西游故事的演化来看,猪八戒也是最后加入的。在最早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就已经有了猴行者和深沙神。虽然这位深沙神还没有加入取经队伍。但已经是很有名的人物了。这时还没有半点猪八戒的影子。直到《西游记杂剧》时期,这位八戒才跑进了剧情。而且很有意思,他是带着一个完整故事来的:

裴太公有个女儿,自幼许给朱太公的儿子朱公子为妻。不料朱太公家道中落,裴太公想悔婚。裴姑娘夜夜祷告苍天,要和朱公子在一起。不料引来了黑风山的黑猪精。他变化成人形,假冒朱公子,把裴姑娘骗到山里。这时正好唐僧师徒赶到。孙行者就把裴姑娘救出,自己变作裴姑娘,引猪精上当。孙行者把猪精打跑,不料猪精把唐僧摄走。孙行者无奈,想起猪精说过:“别的都不怕,只怕二郎神细犬。”就请了二郎神来,放出哮天犬,把猪精捉获。裴姑娘和朱公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种男女双方指腹为婚,男方家道中落,女方家长想悔婚,女孩子执意不肯,于是生出事来。这种情节,在元杂剧、明清小说里不要太多!诸如《钱大尹智勘绯衣梦》、《苏县尹断指腹负盟》等等。猪八戒变作了朱公子引诱裴姑娘,最终遭到降伏。裴姑娘和原男友喜结连理,这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只是把降伏他的人换个名字,就可以拉到《西游记》里来了。

今天《西游记》的高老庄故事,仍然有裴姑娘和朱公子的影子存在。只不过,原来的小帅朱公子和猪精,本来是两个人。在高老庄故事里,被作者捏为了一个人。

明代百回本《西游记》中,猪八戒是这样介绍自己生平的: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朝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业。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朗然足下彩云生,身轻体健朝金阙。

玉皇设宴会群仙,各分品级排班列。

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

只因王母会蟠桃,开宴瑶池邀众客。

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

逞雄撞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

 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

全无上下失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

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

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振倒天关阙。

 纠察灵官奏玉皇,那日吾当命运拙。

广寒围困不通风,进退无门难得脱。

却被诸神拿住我,酒在心头还不怯。

却赴灵霄见玉皇,依律问成该处决。

多亏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亲言说。

改刑重责二千锤,肉绽皮开骨将折。

放生遭贬出天关,福陵山下图家业。

我因有罪错投胎,俗名唤做猪刚鬣。

猪八戒是受高人点化,得道成仙,当了天蓬元帅。宋代以来,天蓬元帅与真武大帝、天猷(一作天佑)元帅、翊圣真君并称北极四圣。故明代百回本《西游记》中猪八戒称曾与荡魔祖师做过相识。由于天蓬元帅在某届蟠桃会上(86《西游记》改成了安天会)喝醉酒调戏嫦娥,犯了死罪,被太白金星求情,从轻发落,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猪母,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

猪八戒这套福陵山云栈洞别墅,原本也是有主的:

菩萨道:“此山叫做甚么山?”怪物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卯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倒蹅门’。不上一年,他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万望菩萨恕罪。”

市面上一般的《西游记》版本都把猪八戒前妻的名字写成“卵二姐”,实际上这是清代以后版本犯的错误。世德堂本原作“夘二姐”,“夘”是“卯”的异体字。后来的《西游证道书》和《西游原旨》都写的是“卯二姐”。唯独到了一个很晚的本子《新说西游记》里,不知为何才改成了“卵二姐”。今天市面上都沿用了这个错误。

明代嘉靖后期到万历初年的内阁大学士高拱,老家就叫高老庄,所以高老庄这一段有不少政治隐喻。比如猪八戒先遇到了卯二姐,不到一年卯二姐死了。高拱在嘉靖四十五年三月进入内阁,当年年底嘉靖帝就死了,很快因为种种原因高拱被政坛雪藏。另外,嘉靖帝出生于丁卯年,属兔的,而且他是兴献王的二儿子,“卯二姐”就是这个意思。后面高太公利用猪八戒的情节,也可以对应张居正出面让高拱复出,之后又扳倒高拱。

关于猪八戒的外貌,原著是这样写的:

卷脏莲蓬吊搭嘴(鼻子口吻较长),耳如蒲扇显金睛(耳朵像蒲扇)。

獠牙锋利如钢锉(有獠牙),长嘴张开似火盆。 

金盔紧系腮边带,勒甲丝绦蟒退鳞。 

手执钉钯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猪八戒当妖怪时是挎着弓的)。

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

观音菩萨在点化猪八戒保护取经人时,给他换了造型:

菩萨才与他摩顶受戒,指身为姓,就姓了猪,替他起个法名,就叫做猪悟能。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所以第二次出场时,猪八戒的着装发生了变化。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

这已经比较主流了。

再86版《西游记》中,猪八戒拜师后瞬间变成了和尚装,视觉效果真的不错,可惜不是原著情节,也不符合原著设定。

取经时,猪八戒的确又换了衣服:

八戒在旁边道:“师父、师兄,你们不要便罢,我与他家做了这几年女婿,就是挂脚粮也该三石哩。丈人呵,我的直裰,昨晚被师兄扯破了,与我一件青锦袈裟;鞋子绽了,与我一双好新鞋子。”高老闻言,不敢不与,随买一双新鞋,将一领褊衫,换下旧时衣物。

86版改成了高翠兰和高夫人主动送给猪八戒衣服,的确温馨了很多。

而且,猪八戒似乎不太喜欢观音赐的“悟能”这个名字,自己给自己起的名字是“猪刚鬣”,在拜唐僧为师之前,“猪悟能”的法名他从未对人提起。“刚鬣”是古代祭祀所用的猪,因其肥而鬃毛坚硬得名。

从长相来看,猪八戒是一只黑色的家猪。因为纯种的野猪耳朵是小的、直立的,而猪八戒是蒲扇一样的大耳,所以一定是家猪无疑。至于獠牙,其实家猪是有獠牙的,不过由于家猪不断的驯化,獠牙也就越来越小了,有的家猪在小的时候,会经过阉割以及剪牙,因此也就不会长出獠牙了,有些家猪因为出肉生命周期短,在獠牙还没长出来时,就已经上了屠宰场了。虽然有书中有多处称猪八戒为“野猪”、“野豕”、“野彘”等,但基本都是骂人话,这个“野”跟“野小子”的“野”意思差不多,比如:

行者道:“师父,那妖不是凡间的邪祟,也不是山间的怪兽。他本是天蓬元帅临凡,只因错投了胎,嘴脸像一个野猪模样,其实灵性尚存……”(野猪的吻部突出似圆锥体,跟家猪差不多,不能由此判断猪八戒是野猪)

行者道:“你那里晓得?他说‘野猪挑担子’,是骂的八戒;‘多年老石猴’,是骂的老孙。你怎么解得此意?”(实锤“野猪”是骂人话)

观音按下云头,前来问道:“你是那里成精的野豕,何方作怪的老彘,敢在此间挡我?”(很明显是骂人)

好妖精,走出来,举着三股叉骂道:“泼猴!野彘!老大无知!你怎敢打破我门!”(这个骂人骂得更明显)

中国有句俗话叫“家家都有黑毛猪”,这种黑毛猪便是成华猪,全身黑毛、四肢短小、体型膘肥。以前,成华猪是成都猪肉市场的主力品种,也是回锅肉的“最好搭档”。成华猪是成都土生土长的黑毛猪。成华猪分布于四川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灌县、崇州、大邑、新津、德阳、绵竹、龙泉等县市,2013年5月27日,最适合做回锅肉的四川成华猪已濒临灭绝。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家猪还是白猪居多。

86版《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白猪造型并不符合原著,但瞅着可爱,黑猪獠牙的造型太让人不适了,张纪中版《西游记》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即使张纪中版前期猪八戒造型是獠牙黑猪,而且真的是尖耳朵野猪,但后期还是要回归到白猪造型上来,才能让观众看着舒服。

就猪八戒的神仙地位而言,按照《道法会元》记载天蓬元帅姓卞名庄,是和孔子一个时代的一个打虎英雄。孔子曾称赞其勇猛,历史记载他为人至孝能杀虎,作战勇猛。

《史记·张仪列传》:“(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卞庄子想要去刺杀老虎,旅店里的童仆制止他,说:“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当它们吃的时候一定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打斗,那么打斗的结果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你再朝着受伤的老虎刺去,一下子必可得到杀死两只老虎的美名。”卞庄子认为他说的对,就站着等待(它们相斗)。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起来了。大虎负了重伤,而小虎死了,(这时)卞庄子朝那只受伤的大虎刺去,一个举动果然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功劳。

天蓬是星官名,在北斗九星之中。《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

古代存想天蓬元帅的模样是四头八臂,各执戈矛、戟剑、帝锺、印、火枪、火索,紫袍,金甲,头戴逍遥华阳巾,现于斗中,怒容赫赫,威镇轧坤,徧身雷火煞炁。因天蓬元帅战神的身份,道教诸邪驱魔多有用天蓬法的,天蓬法中天蓬咒、天蓬符、天蓬印,天蓬钟、天蓬尺流传千年对道教的诛邪法术影响巨大。

宋代神霄派则将天蓬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又名天佑副帅)、翊圣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将军)、灵应佑圣真君(又名真武将军)并称“北极四圣”,与“雷部”归结为道派重要神真之一。

宋代以后,黑煞将军为“翊圣保德将军”所取代或合而为一,北极帝星的地位稳定,全赖四大元帅护卫,故四帅亦称四圣是护佑天际的大神将军,常在道教天神玉皇上帝或紫微大帝的庙宇作镇殿都卫。

到了明代,真武大帝信仰已远远超过北极四圣,天蓬元帅已沦为小角色。明代百回本《西游记》中的天蓬元帅是掌管天河八万水兵的。在明代中后期,内河水军的任务是设卡、巡逻,保障水路运输,并不是作战部队,所以天蓬元帅水性好,但战斗力不敢恭维。

猪八戒第一次出场,是跟木叉交手:

妖魔凶猛,惠岸威能。铁棒分心捣,钉钯劈面迎。播土扬尘天地暗,飞砂走石鬼神惊。九齿钯,光耀耀,双环响喨;一条棒,黑悠悠,两手飞腾。这个是天生太子,那个是元帅精灵。一个在普陀为护法,一个在山洞作妖精。这场相遇争高下,不知那个亏输那个赢。

可以看出,他俩实力是差不多的。

但木叉对阵孙悟空时,根本不是对手:

这大圣与惠岸战经五六十合,惠岸臂膊酸麻,不能迎敌,虚幌一幌,败阵而走。

所以,猪八戒的武力值上限也就是跟孙悟空打五六十合,撑死也就这么大。

而猪八戒对阵孙悟空的实际表现却是打了大半个晚上:

他两个自二更时分,只斗到东方发白。那怪不能迎敌,败阵而逃,依然又化狂风,径回洞里,把门紧闭,再不出头。

似乎猪八戒还挺能打,但实际上,这一次孙悟空并没有用尽全力,他知道猪八戒罪不至死,手下是留着情的:

闲言语,乱喧哗,往往来来棒架钯。

孙悟空明显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招架不还手,最后的结果是:

看看战到天将晓,那妖精两膊觉酸麻。

孙悟空不还手都把猪八戒打败了,实力悬殊太大了。

三国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一个叫朱士行的人在洛阳出家,法号八戒,成为有记载的第一个中国和尚。其实论起辈分,八戒是玄奘的祖师爷级别了。八戒法师是第一个去西域取经的中国僧人,不过他去的是今天的新疆和田,而不是印度。而且,他走后就一直住在新疆了,是弟子将翻译成汉字的经书带回中原的。这位法师也很冤枉,稀里糊涂地被传说成了猪头人。一直到元代的《西游记平话》里,八戒的姓氏都是“朱”。到了明代,人们认为这么个人物顶着国姓影响不好,就把“朱”改成了“猪”。在《西游记杂剧》中,猪八戒自称是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这个御车将军来源于印度佛经故事中的摩利支菩萨的坐骑金色猪。今存敦煌发现的《大摩利支菩萨图》,就有一只猪头人身的神像,两手张开作奔走状。


猪八戒是个啥样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