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盐铁论》第一回合原、译文对照(本议第一)

2020-08-14 16:09 作者:经济研究室-祈祷  | 我要投稿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质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文学说:窃闻治人之道,需防纵欲放荡,广道德之端,抑制商业利益而开仁义,不示百姓以利益,然后才可教化百姓。今郡国有盐、铁、酒榷(酒类国家专卖)、均输,与民争利。让百姓失去了敦厚淳朴而逐渐变得贪鄙。造成百姓舍本逐末(农业为本,商业为末)。百姓诚实,则财用足,奢侈浪费则饥寒生。希望罢免盐、铁、酒榷、均输,进本退末,利好农业。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便也。”

    桑弘羊说:匈奴背叛不臣,数次侵袭边境。防备他们则劳中国之士;不防备则侵盗不止。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于被胡虏劫掠,故修理障塞,整饬烽火,屯兵以备之。边境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增长财货,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对内将空府库之藏,对外则乏守备之用,使得守备边塞的将士饥寒于边,将何以养兵?罢之,不便也。


    文学曰:“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文学说: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士大夫不言得失。以仁义、德行感化百姓。以此使得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因此善于克敌制胜者不必打仗,善于打仗者不必领军,善于领军者不必冲锋陷阵。只要在朝廷修明政治,就可以击退敌人。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还要用什么费用?


    大夫曰:“匈奴桀黠,擅恣入塞,犯厉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陛下垂大惠,哀元元之未赡,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纵难被坚执锐,有北面复匈奴之志,又欲罢盐、铁、均输,扰边用,损武略,无忧边之心,于其义未便也。”

    桑弘羊说:匈奴桀骜狡诈,入赛恣意妄为,侵犯中国,杀伐郡县、朔方都尉,甚至悖逆不轨,早就该出兵诛讨。陛下大施恩惠,既怜惜百姓生活不富足,又不忍暴士大夫于原野;既然你们这些士大夫难以披肩带甲,征讨匈奴,又欲罢盐、铁、均输,破坏边防军费的供应,损害国家的战略计划,毫无忧虑边境安危之心,你们的脸皮咋这么厚呢?


    文学曰:“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久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境之士饥寒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

    文学说:自古以来,贵在用德感化,而贱于用兵。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使之归附。既来之,则安之”。今废道德而任兵革,兴师而伐之,屯田驻军而备之,长期陈兵于外,无休止地转运粮食,使边境的将士在外挨饿受冻,百姓在国内劳苦备战。实行盐铁官营,设置掌管财利的官吏来供给边防费用,非长久之策。所以还是废除为好。


    大夫曰:“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

    桑弘羊说:古代立国者,开辟农业和工商业的途径,互通有无,通过市场统一解决各方面的需求,招来四方百姓,聚集万千货物,农民、商人、工匠、老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易经》上说:“互通有无,使民不倦。”因此手工业不发展,则农具缺乏;商业不发展,物资就不能流通。


    文学曰:“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老子曰:‘贫国若有余。’非多财也,嗜欲众而民躁也。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民欲,实菽粟货财。市,商不通无用之物,工不作无用之器。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

   文学说:以德教化百姓,则百姓就会变得敦厚,用财利引诱百姓,民风就会变得俗气浅薄。俗气浅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奔波于道路、市场。老子曰:“贫穷的国家似乎有多余的财富。”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百姓欲望太多,急于求利的缘故。因此,高明的执政者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用礼义来防止百姓的贪欲,以充实粮食和财货。在市场上,商人不贩卖无用的货物,工匠不生产无用的器具。所以,商业只是用来流通积压的货物,手工业只是生产各种用具,它们都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事业。


    大夫曰:“管子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絺纻,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者,罢之,不便也。”

    桑弘羊说:管子云:“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商工不备也。”陇、蜀两郡的朱砂、大漆、牦牛尾和鸟羽,荆、扬两州的皮革、兽骨和象牙,江南的楠木、梓木和毛竹、箭竹,燕、齐两地的鱼、盐、毡子和皮袄,兖州、豫州出产的漆、丝、葛布和麻布,都是人们养生送终的必需品。这些东西,都是要靠商业来流通,靠工匠来制作。所以,圣人制造船只通行于川谷,驾驭牛马通行于山陵内陆;甚至到达边远地区,深入穷乡僻壤,为的是流通各种货物,便利百姓。所以,汉武帝设置铁官以供应农业需要的用具,实行均输,使百姓富裕;盐铁、均输政策是万民所拥戴并赖以取得必需品的,废除它是不行的。


    文学曰:“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有山海之货而民不足于财者,不务民用而淫巧众也。故川源不能实漏卮,山海不能赡溪壑。是以盘庚萃居,舜藏黄金,高帝禁商贾不得仕宦,所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排困市井,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传曰:‘诸侯好利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士贪,士贪则庶人盗。’是开利孔为民罪梯也。”

    文学说:国家有肥沃富饶的土地,而百姓还吃不饱,是由于工商业兴盛而农业荒废的缘故;有山林大海出产的各种财货,而百姓仍然不富裕,是由于不努力生产人们的必需品,而制造了过多的奢侈品的缘故。所以,大河的水也装不满漏的酒器,山林大海所产的丰富财货也填不满深沟峡谷。因此,盘庚住茅屋,舜藏起黄金,汉高祖刘邦禁止商人做官,为的是遏制贪鄙的习俗,培养人们诚朴的风气。抑制商人,堵塞求利的门路,尚且还有人为非作歹,更何况朝廷带头牟利呢?《公羊传》上说:“诸侯好利,大夫就卑鄙;大夫卑鄙,士就贪财;士贪财,老百姓就要偷盗。”这就是打开了求利的门路,给人们提供了犯罪的阶梯。


    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方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齐劳逸。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非开利孔而为民罪梯者也。”

     桑弘羊说:“过去的各地诸侯,把本地特产作为贡物运到京城,往来既麻烦又困难,货物大多数很粗劣,有的东西的价值还不够抵偿它的运费。因此,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来帮助运输,便于远方交纳贡物,所以叫均输。在京城设立仓库,用来收购和贮存货物,物价贱时就买进,物价贵时就卖出。因此,政府手里掌握着实物,商人不能谋取暴利,所以叫做平准。实行平准,百姓就能各安其业;实行均输,百姓的劳逸就均衡得当。所以,平准、均输是为了平抑物价而方便百姓,绝不是打开牟利的门路而成为人们犯罪的阶梯。”


    文学曰:“古者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功。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间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恣留难,与之为市。吏之所入,非独齐、阿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工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幷收。万物幷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则吏容奸。豪吏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盖古之均输,所以齐劳逸而便贡输,非以为利而贾万物也。”

    文学说:古时向百姓征税,是征收他们的特产,不强求其不能生产的东西,所以农民交纳农产品,妇女交纳纺织品。现在,放弃他们生产的东西,而索取他们不能生产的东西。百姓只好贱价卖出自己的产品,换回政府所要征收的东西,以满足其需求,近来,有的地方命令百姓生产布絮,官吏任意刁难,强行收购。官吏所征收的,不仅是齐、阿的细绢,蜀、汉的麻布,而且也有民间所产生的其他物品。他们采用欺诈手段,低价收购,使农民加倍受苦,再对女工匠也征税,看不到所谓均输均在哪里。官府乱发号令,关闭城门,垄断市场,什么东西都收购,什么东西都收购,物价就会飞涨,物价飞涨,商人就能谋取暴利,官吏自己经商,就会和奸商勾结,豪吏、富商乘机囤积居奇,等到市场上缺货时就高价出售。这些奸商污吏,低价购进以高价出售,看不到所谓平准平在哪里。古代的均输是用来调节劳逸,便利贡物的运输,并不是为获取暴利而收购一切货物。


《盐铁论》第一回合原、译文对照(本议第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