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年真题:2023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

2023-04-27 17:55 作者:曹小值真题笔记  | 我要投稿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7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7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8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8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9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20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21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2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22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22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详解


2022年下半年真题:

肖老师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学科层面知识,还有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她在日常工作中也以此为行动指南这说明肖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虚拟关注阶段

B.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答案】B

【解析】叶澜提出教师成长五阶段,其中处于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其专业发展的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同时,教师已经可以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题干中肖老师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了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因此答案选B。


初一(6)班的康老师跟同事抱怨:“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怎么也学不好,他们到了初二,初三肯定跟不上。”康老师的这种说法(     )。

A.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B.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

C.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D.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

【答案】D

【解析】教育人类学认为,人的未完成性及其蕴藏的发展潜能,充分说明人需要接受教育,人可以接受教育,它是一种持续发展,不断改造的过程。学生题目中康老师跟同事抱怨初一学生学习习惯差,初二初三肯定跟不上,是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因此答案选D。


某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市里的老师录制课堂的教学视频,并提供给农村教师作为教学资源,该做法(       )。

A.合理,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

B.合理,有助于教师流动

C.不合理,忽略了学生差异

D.不合理,干扰了教学程序

【答案】A

【解析】A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题干中,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市里的名师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并提供给农村教师作为教学资源是在扶持困难群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正确。B项,教师流动主要包括自主流动和政策性流动两种,自主流动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进行的工作调动;政策性流动则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学校间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强制或者鼓励教师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进行短期或者长期工作,比如教师的支教或轮岗交流。题干中并没有让市内名师去农村任教,而是录制视频提供给农村教师,与题干不符。C项,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这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从个体的角度看,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要求老师能够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忽视学生差异,与题干不符。D项,教学程序即详细说明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及每一步骤所应完成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方法等。题干中没有提到干扰教学程序,与题干不符。


在现有教材基础上,陈老师从大量名家名篇中为学生精选阅读材料这说明陈老师具有(   )。

A.良好的课程设计与评价能力

B.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

D.良好的课堂观察能力

【答案】C

【解析】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被动实施课程的做法。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的实践探索。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陈老师精选阅读材料,具有良好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因此答案选C。


下列选项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的是(    )。

A.国家教材委员会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D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中国共产党最高纪律检察机关。


某县人民政府不顾薄弱学校实际需求,将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到两所优质初中。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

A.合法,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B.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C.不合法,应当均衡教育资源

D.不合法,应当平均分配教育资源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某县人民政府的做法不顾薄弱学校需求将教育资源投入优质初中,有违这一规定,是不合法的,应当均衡教育资源。


汪某就读于某师范大学数学教育本科专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他可以享受( )。

A.医疗补贴

B.购房补贴

C.专业奖学金

D.国家奖学金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各级师范学校学生享受专业奖学金。”题干中,汪某就读于师范大学,他可以享受专业奖学金。因此答案选C。


为改善办学条件,某中学要求所有在校师生按比例集资捐款,用于购买图书资料及教育设施设备。对于该校的行为,应由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     )。

A.民事制裁

B.行政处罚

C.刑事处罚

D.行政处分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一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因外出务工,初中生琳琳的父母不能履行对琳琳的监护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他们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A.指定琳琳所在学校代为监护

B.委托琳琳的伯父代为监护

C.要求当地人民政府代为监护

D.要求当地民政部门代为监护

【答案】B

【解析】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题干中,琳琳属于未成年人,琳琳的父母不能履行对琳琳的监护职责时,可以委托琳琳的伯父代为监护,故说法正确。ACD三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琳琳的父母可以委托他人监护,但是无权“指定”或“要求”学校、法院、民政部门等代为监护。


13岁的初中生王某因购买网络游戏装备曾多次盗窃学校财物,对于王某的行为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B.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

C.处以有期徒刑和罚金

D.由家长和学校严加管教

【答案】C

【解析】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题干中,对于13岁的初中生王某,其多次偷窃学校财物的行为无须担负刑事责任。故措施不适用,与题干相符,当选。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四项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学校可视其问题性质、情节轻重及对待错误的态度,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题干中,对多次偷窃学校财物的初中生王某可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与题干不符。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决定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题干中,对多次偷窃学校财物的初中生王某可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与题干不符。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现未成年人有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加强管教。题干中,对多次偷窃学校财物的初中生王某需由家长和学校严加管教。与题干不符。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


历年真题:2023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