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物理重庆一诊物理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2.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特点,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
3.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讨论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悲惨图片,请同学谈感受,激发学生的怜悯心。并追问同学们:“为什么我们素不相识,看到此情此景也会心生怜悯呢?”孟子曾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法国的卢梭说“怜悯是人的天性”。
为什么悲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今天,让我们进入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卢梭(171-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政治上,他的反封建、反专制的精神影响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传统,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同样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许多作家。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卢梭名言:
l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l 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l 我们要避免我们的义务与我们的利益发生冲突,避免从别人的灾难中企望自己的幸福。
l 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谁遭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是最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可怜的人。
l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人物评价:
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英国诗人拜伦
卢梭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卢梭思想中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发掘,对人性自由问题的关注,已经包含了些许精神生态的意味。——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德国文学家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