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能够躲过这3个人性陷阱,幸福必然来敲门!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之所以没有做成事是因为没有机会,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所以导致了自己努力半辈子,日子却还过得很拮据。

人到中年,如果我们还不能看透人性,摆脱自身的困局,想要改变当下的状态,简直难如登天。一个人能够做成事,外界条件至关重要,但作为成年人不论是眼光还是格局,仍然停留在这个阶段,接下来的日子只能在愤愤不平中度过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农民工吃着馒头就着咸菜,再配一小瓶白酒。满眼泪花地说道:“为了生活,全国各地跑,盖了半辈子的高楼,却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由得让人心酸,感叹生活的不易。
但他却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早年家里比较穷,虽然很喜欢读书,却为了生活,不得不早早地步入社会,现在只要孩子愿意读书,我再苦再累也要供用他们读书。因为不想让他走自己的老路。
是啊,只有我们当了父母,尝尽生活的苦楚,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让孩子去读书。

但现实中,依旧有不少的父母,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和压力,让孩子早早地成家,在他们眼里也就算完成了父母的任务。其实,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生活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困难也会一个接一个地过来。
但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一个规律,凡是抱着完成任务心态的父母,家庭都很难幸福。因为你所经受的一切,自己的孩子依然会重新走一遍,而社会在发展,条件和追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20年前,或许只要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就行,但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不仅需要这些,还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为孩子的将来“铺路”。
人到中年,如果你能够躲过这3个人性中的陷阱,不论当下的经济条件如何,未来的幸福生活必然在向我们靠近。
1、自卑
人性最大的弱点之一就是自卑。

有句话说得好,人活得就是一口气,活得就是个精气神。如果我们因为某些现实问题,导致身为父母的我们都很自卑,在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喜欢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身为父母,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还要能够让他们养成独立的人格,而自信便是最关键的一点。
有自信的孩子,不论起点有多低,在人生这条路上,终究有逆袭翻盘的机会。
2、抱怨
在老家,我曾有个远房亲戚。多年前,我是非常不愿意去他家的,因为在他家会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他的孩子学习虽然不好,但也并不是非常差,但他却总是喜欢抱怨儿子说:“为啥你不能像某某一样,考个第一。让我能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漏漏脸?”

因为我虽然被大家公认的学习好,但一次全班第一也没有考过,他在抱怨自己的儿子的同时,我总觉得他也是在批评我。
高考之后,我跟他的孩子都考上了本科。但在他眼里,这样的成绩依旧不行,甚至连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还让他的孩子假期去工地赚学费。
多年之后,虽然他的孩子硕士毕业了,也在大城市里落脚了,但我那位亲戚却一点都不幸福。因为他还在抱怨,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大儿子现在事业有成,却没有帮他减轻负担,没有帮助小儿子买房,娶媳妇儿。
甚至还因此跟大儿子闹得非常不愉快,导致大儿子3年都没有回家过年。
虽然这仅仅是个例,但这多少都能反应出原生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人到中年,你可以活得很累,但千万别活得糊涂!
3、争辩
有人说,理越辩越明。

但现实中,如果你碰到那种无理也要搅三分的人,尽快远离吧。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理论家,无休止的争辩是对成年人精力最大的损耗。
人可以活得很仔细,但别活得太苛刻。
生活不是辩论赛,并不是每一场都要有个输赢。就像年轻人到底要不要创业这个辩题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再说了,即便是你在争辩中取胜了,生活就一定幸福了吗?
前年,碰到一个老哥,他做生意多年,总是在刻意给年轻人灌输一种思想:年轻人就是要创业,除了创业没有别的出路,尤其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
在几百人的社群中,很多人给他提建议,甚至还有人帮他分析利弊,但都被他驳斥了,甚至还说了一些伤人自尊的话,后来呢?在从实体转互联网的时候,生意亏损严重,最终还因为有几个社员也投了钱,搞得不欢而散。

做生意有赚有赔,但千万别因为自己赚了钱,就一竿子插到底。
这个社会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有时候争论只是为了让我们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楚,把现实看得更透彻,而不是为了当下的输赢!
类似这种人性的陷阱还有很多,但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并尝试摆脱它们,即便是你已过不惑之年,幸福之声依然会为我们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