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iPhone变味了!以简单取胜的苹果iOS,越做越复杂!

2022-06-22 00:01 作者:科技观察官  | 我要投稿

苹果素来以极简设计为人所称道,用一句陈年的广告词来说,就是简约而不简单。昔日苹果设计的灵魂人物乔纳森·艾维曾说:“我希望我们设计的产品,看起来会给人以本应如此的感觉。”

”本应如此“,这是苹果“简”的精髓所在。简单而符合直觉。不过随着设备功能的丰富,极简的操作,已经不足以承包所有的功能。不知不觉间,苹果似乎把iPhone和iOS越做越复杂了。

极简到无感的设计

苹果极简设计的典型例子是iPod,初代iPod领先于同期竞品的几个特性是体积小、容量大、使用简单。艾维一手打造的滚轮界面,简简单单的几个按键,便可承包用户日常的所有操作。正如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所说,“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iPhone亦是如此,第一代iPhone面世之时,手机的正面只有一个物理按键。这是许多手机厂商不敢想象的——手机不能没有拨号、挂机按键吧?使用各种功能得有个菜单键吧?有了菜单键就还得有个返回键吧?但iPhone没有这些,精心设计的全触屏交互,又一次诠释了“少即是多“。

iPhone面世三年后,苹果把这一套操作逻辑带到了iPad上。据当时《福布斯》的报道,一位在农场工作的、没见过电脑的6岁小男孩,无需任何人指导便可操作iPad、操作应用、玩弹球游戏。iOS操作之直观,可见一斑。

苹果的简也有反面例子,比如iPod Shuffle第三代。它是简到极致的代表,和钥匙差不多大,只有一个控制开关机、顺序循环播放、随机播放的按钮。如果要使用其他操作,就得依赖线控耳机,综合操作体验令不少用户抓狂。做得简单很容易,但要恰到好处的化繁为简,需要设计师们大量精密的考量。

功能更丰富的代价是系统变得复杂

极简理念减少了刻意的引导,这带来了一个本质上的限制。符合用户直觉的、下意识的行为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以极少数的交互,实现无限多的功能。

比如在前段时间的WWDC 2022上,苹果宣布了海量的新功能,细致入微。比如家庭成员的设备使用时间限制,以及针对病人的用药提醒,还有面向运动达人的跑姿提醒等等。功能丰富自然是好的,不过可以试想,有多少用户能真正用到这些功能呢?

在以往,这些功能一般是由第三方开发者来实现的,苹果只需提供接口即可。随着手机功能体验竞争的加剧,对隐私关注度的提高,苹果更多地倾向于自己来做这些功能。而越是这么做,系统就变得越为复杂,这是无可避免的。即便是常年使用iPhone的用户,想必也有不少功能有待发掘。

将操作复杂化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iPhone 6S首发的3D Touch功能。它引入了重按的操作,为用户呈现快捷菜单、内容预览等操作,无需额外增加按钮,看上去是化繁为简。许多数码爱好者都认为3D Touch好用,比如快捷菜单方便支付、玩吃鸡手游可以二指操作等等。

然而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3D Touch很难用。按短了就变成点按,按久了就会变成长按,与卸载应用冲突。3D Touch看似化繁为简,实则多了一层操作。发布几年之后,3D Touch就被长按操作取代,取消力度感应降低门槛。

再比如前文提到的单Home键设计。全面屏时代到来之后,正面单Home键设计和高屏占比难两全。于是“Always takes you home”的Home键被替换成了小横条,手势操作的加入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成本。对于热衷数码产品的年轻人来说,手势操作的门槛很低,但对于年长的用户来说就不一定了,你教会长辈们使用手势操作了吗?

简单与复杂的权衡

如今的消费电子领域,以简取胜是一个共识。抖音等短视频应用就是一个例子,用户的日常操作只有一个,就是划动屏幕,贴合直觉。只是,当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用简单的操作呈现复杂功能,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难度属实不小。

或许更合理的方式,是让对的人去做对的事。有限的开放选择性,为大众带来简单直观的操作,向专业用户开放选择的能力。

最后再看一个化简为繁的经典案例,从iPhone X开始,苹果将长按电源键的操作从关机换成了语音助手,利用直觉推广Siri。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iPhone大多数时候不需要关机或者重启。结果,每年都会有上百万iPhone用户,发现自己不会关机了。

iPhone变味了!以简单取胜的苹果iOS,越做越复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