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网格计算精度及试验验证!
在单元选用合理、计算假设合理、网格划分合理的前提下,单元数量越多,结果越接近理论解。很多时候,提高单元数量对于计算精度的提高,远远比不过选用更好、更合理的单元类型。对于不同的求算对象,所需要的单元数量也不相同。
不同网格类型及数量有限元计算
1. 四面体网格
四面体刚度奇异,积分点也少。其实计算机计算四面体都是估算,单个单元误差就在百分之十以上,传递下去误差更大,虽然整体积分会有补偿,但是总的来说不是很准。
对某环状结构(该圆环内测半径为130mm,外侧半径为150mm,厚度为20mm)用四面体网格进行划分,划分结果如下图所示,共2132个四面体单元网格。

用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状态的模态分析计算,第一阶模态频率为736.8Hz,模态振型如下图2所示。

下面用较细的四面体单元网格对该环状结构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划分结果如下图3所示,共24121个四面体单元网格。

用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状态的模态分析计算,第一阶模态频率为654.2Hz,模态振型如下图4所示。

2. 壳网格
对该环状结构进行抽中面处理,对中面进行壳网格划分,划分结果如下图所示,并对该网格赋予厚度的属性。

用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状态的模态分析计算,第一阶模态频率为611.8Hz,模态振型如下图6所示。

试验验证
上面的几种网格划分的模态仿真误差较大,到底哪一种计算是正确的呢?下面用模态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对该环状结构模态建模如下图所示,共12测点,本试验采用模态力锤激励的方法进行模态测试。

模态测试的结果,发现与上文壳网格计算的结果相似,其它的计算方式与试验结果差距太大,基本可以认为其它网格计算的是错误的。壳网格模态仿真的结果和模态试验结果对比如下表所示。

对环状结构模态测试的振型如下图所示。




图8
【免责声明】来源:CAE之家,原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等,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