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之年少轻狂】走近高三
我曾经说过:“人可以创造回忆,而过后就是回忆着创造。”但后面我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这两者是个无限循环,而又可以同时进行的关系。”
听着许慧欣的《七月七日晴》,我脑中隐约地闪现着过去的自己为了中考而所付出的努力。当时正在读初二的自己,为了音乐,也为了学业而起早,但并不贪黑;而且,为了起早,我甚至放弃了贪黑。而当时的音乐所吸引我的起早而引起的勤奋努力,就成了我为了中考而努力,进而成为我能在永中为了上大学而努力的铺垫。
而现在,当自己以现在的心态与过去的心态作对比时,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套用一句台词来说,就是:虽然我在过去有过十分强烈的“战斗”的意志,但那种感觉现在已经不再那么强烈了。但我心中还有一丝不服,很想把感觉再找回来。
当2010年的高考开始的那几天,我隐约感觉到身上有了些许压力;而从高考结束到7月15日自己返校的第一天再到7月25日补课开始的第一天的20天中,我渐渐地感觉到了压力越来越明显,同时我也渐渐地进入状态,渐渐地有了斗志。
到现在为止,我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我的目标就是以自己为突破口,以超越为动力,争取创造曾经或未来的奇迹。
走近高三,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仿佛早已有了准备。记得我曾经在内部环境的影响下,努力地找出自己的错误,思考自己的不足,然后一一地纠正自己,尽管我在中考的最后一个月才正式冲刺,不过最后还是在失败的基础上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功。
如今,在三年后的今天听着三年前的回忆,我突然萌生出了一个想法:我在过去将过去的历史融入到了现在所听到的过去的音乐,而现在我将用什么样的音乐以什么样的方式将现在的现实环境、现实情况融入其中?而未来的自己将会在听到这样的音乐时会把未来的历史怎样还原出现在的现在?我想,这个问题也许就是回忆创造于创造回忆两者之间关系和单一关系的最经典的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既期待又害怕。
高三,这到底是一个残酷的现实还是美好的回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正在经历着,正在创造着。我相信未来的自己会把这个问题做一个完美的解读,而现在的音乐会把未来的历史作一个最真实的还原。······························
仅以此文怀念我的初中三年及高三生活。希望各位(特别是初二准初三、高二准高三的同学)看完此文能够将自己的未来规划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