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级头戴耳机新“航母”:杰士HP-3“重装出击”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文中言论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林实工
2018年CES展上,杰士首次公布全系新品,其中就包含这款主打的头戴式旗舰大耳HP3.官方售价8880元。之前杰士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家庭影院和音响领域,这次推出万元级头戴新品还是有些出人意料,相比森海塞尔HD820的低调发布,杰士的这次亮相可谓先发制人,然而在万元旗舰头戴领域想要占据一席之地,还是必须得拿出些不一样的东西来,所幸HP-3的亮点不少。

恐怖的信息量,万元级别的声底素质
到了这个档次,没有任何的秘密,各家拿出的一定是最强的本领,森海HD820有56mm的环状动圈单元、拜亚T1二代依然在优化自家的特斯拉技术、索尼Z1R则是主打70mm大孔径HD镁质球顶振膜......杰士这次也拿出了黑科技:52mm的全频生物音响驱动单元,频响达到了夸张的5Hz-45KHz。
从三频解析来看,HP-3完全担得起杰士旗舰的名号:弱音的捕捉快速且灵敏,不会遗漏或模糊任何细节。结像排布错落有致,除了空间感没有开放式的顶级耳机那般庞大、开扬——以半开放式头戴的标准来看,HP-3的定位感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即使随身听直推也不会出现丝毫混乱,更不会有拥挤的感觉,加上恐怖的分析力,聆听绝大部分音乐,都会被如此丰富的乐音元素所震撼——所谓Hi-End级别的清晰和逼真不过如此。

极强的中频感染力,富有活力的调音
光有素质,没有听感,也算不上一副好耳机。HP-3在素质层面已经保证了足够的细节,所以需要做的就是呈现自己的风格。首先先要保证声底的良好,即均衡的三频量感分布和较低的音染,我倾向于把它比作略偏监听向的歌德声——无论是早期的HP1000,还是后来的PS1000,歌德的中频感染力都是令人难忘的,问题在于过度的音染会让音乐适应面减少。而HP-3的中频密度令人惊叹,结像靠前、纤细致密、口型较大,同时染色并不像歌德那样过于个性,相应的会减少一些味精,来换取更全面、扎实、中性的音色平衡度。
除了高密度、中性微染的中频之外,HP-3的低频下潜和高频延伸都是出众的,但两者均不会显得突兀,和人声同时存在时不会相互干扰,这也是高级耳机应有的表现——绝对不能有高中低任一频段的脱节,也不会出现过度增益。HP-3的热情和活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低两端的充分响应,使鼓、钢琴、贝斯、吉他的泛音音色更充分的还原出来,让配乐的存在感增强,氛围感更趋浓烈,声音的刺激度也有所增加,总体上,还是中性偏暖的声底,对强调节奏、中低音域涵盖较多的音乐更为擅长,符合杰士向来的调音风格。

不挑前端绝对是个很重要的优点
杰士官方介绍视频里提到这副耳机接手机也能表现出非常好的音质,实际聆听,它确实很好推,起码远比HD800好伺候,较之索尼Z1R所需的声压也更小。有两点印象较深:第一是毛刺很少,一般随身播放器储备功率不足时易产生大动态削波失真,声音发干发刺,而HP-3即使直推也不会有干涩感;第二是力度感强,在随身设备较低的输出电压供电环境下依然能保持足够的泛音列响度,把重要的节奏乐器音色还原到位,不会出现虚弱无力的低音,气势依旧。

从参数看,25欧姆的阻抗和98dB/W的灵敏度,属于低阻中敏,若要完全推好还是需要高电流输出的台式放大器,所以杰士为此推出了专门搭配此款耳机的Heritage(复古)系列的耳机放大器,香槟金的金属拨杆和旋钮配以原木外壳,与耳机整体色调颇为搭配,耳机输出口除了标准的6.35mm单端输出之外,还有功率更高的大四芯平衡口。组成“西装套”之后的HP-3低频更凶,速度更快,大动态表现有了显著提升,人声的密度也有可闻的进步,线条感更为明显,总体上来看,这套西装组合在中低频的表现上基本无可挑剔,耳放主要提升了低频动态和中频密度,整体风格快速硬朗、热情澎湃。


声音以外的部分,做工可能是万元级最佳
和歌德形成鲜明反差,杰士HP-3可以说是厚道得有些过分,硕大的实木包装盒确定是我拿过的最重的耳机盒,滑动式的盖板和Heritage系列一样十分复古,耳机和配件分置在抽拉式的两层硬纸盒中,整体包装的质感很上档次。


标配除了一长一短两根尼龙耳机线之外,还额外送了个做工优良的金属耳机架。

耳机本体部分,左右单元可插拔式换线设计,6.35mm插头,另有一个转接头


独特的磁吸式羊皮耳垫,柔软舒适,防呆设计,方便拆卸更换

耳机主体部分显得过于实在——牛皮头梁、实木外壳、压铸铝调节拉杆、机械铝装饰环......这样的结果就是耳机份量十足,和大部分万元级旗舰耳机比也是如此。HP-3不仅用料足,而且细节处理也十分用心,走线、螺丝和打磨等等,一眼就能看出完全不同于普通耳机的奢华质感。款式上,除了手里这只黑檀木色之外,还有胡桃木色和橡木色两种。

作为2018年重磅出击的旗舰级新品,HP-3可以说在极高保真度的前提下,延续了杰士在中低频段热情大气的调音精髓,同时通过更优质的驱动单元配合其他组件实现更宽的频响、更丰富的细节和更好的高频通透性,使其真正成为不偏科、不难推、有特色的顶级产品,更优质的选料和做工也成为了衡量高端耳机综合指标的加分项,从此,在万元级头戴耳机领域,又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强力竞争者,至于市场反馈,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林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