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何征宇:人工智能与翻译技术发展
1月12日上午,"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第二讲,我们邀请到了传神语联网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征宇老师为大家讲解人工智能与翻译技术发展,何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语言服务行业的技术发展、区块链和语言服务行业的结合以及推动语言服务行业智能化生态。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回顾下本次活动的精彩内容吧~
本节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2.区块链与语言服务
3.语言互联生态架构
4.智能语言平台案例
何老师首先为大家梳理了机器翻译发展的历程,从基于规则(1950-1980)到基于案例(1980-1990),再到基于统计(1990-2015)的机器翻译。到今天机器翻译已经是基于神经网络(2015-至今),需要更多维度的数据和更多信息的关联;另外,何老师还分析了当前机器翻译的局限,将语言作为符号序列以编解码的模式进行翻译、缺乏对上下文、知识、逻辑的学习处理能力、语言跟随人类活动持续演化、缺乏数据积累等。基于这些缺点,何老师阐述了他心中人与人工智能相处之道,首先是人类要接受人工智能给翻译行业带来的变化,不要害怕,不要排斥;其次是了解人工智能,掌握人工智能;最后人类要思考怎样用好人工智能。
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及趋势进行梳理之后,何老师提到了区块链的兴起,区块链技术源于中本聪的比特币,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区块链和语言服务行业之间可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呢?何老师在之后的分享中解答了这个疑惑。提到了语言服务行业高度分散,数据孤岛普遍的这个现象,形成原因有三:一是语言数据的隐私和价值、二是由于公司竞争、数据隐私、知识产权等因素、三是公司之间甚至内部数据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存在障碍。接着何老师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区块链技术孪生引擎共建,具体操作思路是译员推荐信息标注,数据集体贡献,但仍保持隐私等。
何老师提到翻译服务的生产力提升不只是生产环节,目前语言服务行业存在诸多漏洞例如译员翻译能力难评测、译员空间时间分散产能难聚集难调度、人工失误难避免,低错检查靠人工、质量风险后置,缺乏过程化控制等。从而抛出疑问,AI除了机器翻译我们还需要什么?
最后,何老师提出语言互联生态架构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对人的聚集和运营。具体从语言技术、语言资源和区块链基础三个层面进行思考。首先语言技术层面,我们要考虑到机器翻译、技术协作、和人机共译;语言资源层面,我们要考虑到语言服务人才和语言大数据等;区块链基础层面,我们要考虑到区块链技术、价值分配激励和信息与数据确权等因素。
以上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寒假集训营”第三讲的干货啦,希望大家收获满满!
编辑:P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