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山记03】4-1『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央视《国家宝藏》第1季摘录

图片引用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网站——馆藏精品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守护人: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马苏。
1、简介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1970年出土于何家村窖藏,通体银质镂空,属于金银器。外层球体镂空出葡萄花鸟纹,其直径不到5厘米,厚度不到2毫米,花纹最细处不到1毫米,可谓是鬼斧神工。内层球体可自由旋转,通过钩链和活轴与外壁相连,使球囊能随意转动而香料不会洒出,即使是千余年后仍能灵活转动。其设计之巧、工艺之精令现代人都叹为观止。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的外层球体由上下两个半球体组成,以子母扣闭合。外层球体上镂刻的纹饰,是葡萄缠枝、花鸟相依,精美异常。使用时,将点燃的香料放入内部的球型焚香盂中,而焚香盂置于内外两个机环上,可使香料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香料不会洒出,能持续保持芬香馥郁。
2、前世传奇
主演——马苏;助演——董彦麟、冒海飞、赵振艺
(1)香气四溢绕悬梁,梦回千年见盛唐。
唐玄宗年间,杨贵妃在《霓裳羽衣曲》下,醉酒起舞,只见其舞姿曼妙动人,使玄宗看后大悦,立刻赐金觞,并亲自为其佩戴香囊以助舞珮。真可谓是:亲沐君恩透体香。
【《长恨歌》】颂: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2)明月白露夜已寒, 香衣锦带空珊珊。
马嵬(wei2)坡兵变,唐明皇为求保命,被迫以白绫赐死杨玉环。直至一年之后,唐明皇重返长安,才遣人去杨玉环自尽之地,重新为其收尸。待事毕后询问其情,却只得九字回复:“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歌词】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
3、今生故事
(1)何家村遗宝
何家村位于西安南郊,发现的窖藏中共出土上千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金银器。齐东方教授研究后认为,何家村窖藏十分精美且种类繁多,有装饰品、宗教用品、医药用品、钱币、金器、银器、铜器、铜鎏金器、玉器、玻璃器具等等。价值之大,与其他窖藏不能等同,因此称其为遗宝。2004年5月,北大塞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为庆祝成立十周年,对何家村遗宝进行展览。何家村遗宝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在此次展览中集体亮相。
何家村遗宝中的器具代表:陶瓮、金梳背、鸳鸯莲瓣纹金碗(该金碗的錾zan4刻技术已经达到金器工艺的极致)、镶金兽首玛瑙杯、赤金走龙、狩猎纹高足银杯(器形是外来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纹样是皇帝生日,舞马表演衔杯的场景)、水晶八曲长杯(造型与伊朗有关)、镶金白玉臂环(是地位极高的女性佩戴)、金筐宝钿(dian4)团花纹金杯、金质鸿雁纹大粉盒、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伎乐纹八棱金杯、鎏金双狐纹双桃形银盘。
何家村遗宝中的钱币代表:波斯萨珊银币、先秦时期的齐国刀币、东罗马金币、先秦古币京一釿(jin1)、唐金开元通宝、王莽鎏金铜货布、日本古代和同开宝、突骑施钱。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正是何家村遗宝中的精品。其雕刻艺术和形式带有明显的古丝绸之路的风格。香囊馥郁,丝路芬芳。葡萄通过丝路从西域传至中国,而中国的陀螺技术也由丝路传至西域,这件香囊正是丝路文明和谐共荣的一个绝美缩影。
文物不是古董,文物活在当下。通过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人群、社会以及时代。而通过何家村遗宝我们则可以看到:千年前的大唐,自信、乐观、开放、包容;千年前的大唐,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窖藏】大户人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将金银财宝埋起来,这个藏宝处一般就被称为窖藏。
(2)香囊正名
1970年10月5日,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不过当时被定名为“熏球”。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1977年上大学考古专业,而其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正是关于唐代金银器。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被发现。其中出土了两个与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相似的文物,而地宫的记载器物的物帐碑中记为“香囊二枚。至此才知道原来这种文物叫做香囊。此时距『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出土已过去了17年,此时才被定名为香囊。
【法门寺地宫】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宝塔地宫开启,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包括佛祖舍利在内的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重回人间。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齐东方】
(3)文献中的香囊
【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唐白居易)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妃后贵人之所用也。】——《一切经音义》
【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旧唐书》
【《孔雀东南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汉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
【《一切经音义》】编写于唐代,有前后相承的两个版本,解释了汉文《大藏经》中难读难解的字词。
【《旧唐书》】为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原名《唐书》,成书于后晋。到北宋,因宋祁、欧阳修等编著的《新唐书》问世,而改称《旧唐书》。
4、观后感
这部前世传奇的歌舞编排的太好了。本来我以为故事是从盛唐时的杨玉环讲起,看到一群舞女在曼妙的曲子下跳舞,我还以为是盛唐的歌舞表演,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谐。但当曲调、歌词变得凄婉时,我逐渐感觉到了一丝违和,于是留意细看,这时我才忽然发现,每个舞女的脖子上缠了一条白绫,并用双手拽紧。我才意识到场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活人,我是在看一群吊死鬼舞蹈。舞蹈结束时,一个女鬼塞给贵妃一条白绫,迷雾立刻散去,场景瞬间变成贵妃站在一棵歪脖子树下哀恸,而此时高力士正要跪送贵妃升天。我这才确定故事是从马嵬坡杨贵妃弥留之际的人生回放开始讲起的,中间夹杂着的是鬼神们在舞蹈。看这一期时是在盛夏的晚上,屋内没有空调,我却忽然感到透体冰凉,起初我对舞女的舞蹈有多么欣赏,此时我就感到有多么惊悚,当天晚上我是躺在凉席上开着风扇,但要抱着被子才能睡着,太恐怖刺激了,这个舞蹈安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