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34-39页的内容认知发展
1. 认知发展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幼儿的认知发展包括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第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还算阶段。2一7岁幼儿的认知正外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酒过语言、模仿、想像、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他们的认知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次于自身的知觉。
处于前运算初级阶段的幼儿由于刚度过感知运动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赖于具体的行动。他们喜欢摆弄玩具,借助于玩具来认识周围世界,对新鲜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弱,多为无日的性行为,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注意的稳定性有待发展,在活动中很容易被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吸引。因此在为小班幼儿设计玩教具时,应考虑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提供一些低结构、色彩鲜艳、玩法简单,可动手操作的玩具。
2.动作发展
幼儿动作的发展分为粗大动作发展和精细动作发展两个方面。粗大动作包括“慢跑、双脚跳、单脚跳、快跑、蹦跳” 等运动技能动作以及“投招、按物、击打、踢、拖拽” 等控制物体的技能动作。精细动作包括“书写、绘画、串珠、系、扣、揉、搓、捏、夹”等技能动作。
3一4岁幼儿的粗大动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基本掌握了走、跑、跳钻、爬等技能。在精细动作发展方面,幼儿开始初步运用小肌肉来完成简单的活动,但小肌肉群的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柔嫩无力,不能很好地完成很多精细动作,在日常活动中会经常出 现摔倒和手眼不协调的情況。
依据3-4岁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教师在设计玩教具时,应该生提供一-些促进粗大动作馆发展的玩教具,兼顾提供一些促进精细动作发展的玩教具,这样既能使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尽兴玩要,又能促进他们的动作发展。
3.语言发展
3一6岁是3一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要时期。 指南》指出:应该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坏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取、敢说、喜欢说并能能得到积松回应。”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开展语言教学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语言,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发展幼儿的语言,也可以通过语言游戏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玩教具的参与,在设计促进3—4岁幼儿语言发展的玩教具时,教师需要明晰这—年龄阶段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
小班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他们爱模仿,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使他们不再满足于只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他们尝试用简单的向子与人沟通和表达,也会适当地运用习得的修饰语,使自己的语言逐渐丰富。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阅历、 能力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在语言表达时,他们仍然以讲述生活中的事情为主,词汇量非常匮之,语言逻辑相对混乱,语句不够流畅,常常带有该年龄段幼儿特有的一些口头语。因此在为小班幼儿设计促进语言发展的玩教具时,教师应考虑语言学习的情景性、练习性、互动性等特点,设计幼儿可以进行跟读、问答、故事倾听、简单讲述、多次复听等类型的玩教具,通过这些多形式的玩教具来满足小班幼儿不同的语言发展需要。
4.社会交位
优良的社会性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为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因此要重视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游戏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首要方式,玩教具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工具之一,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玩教具尤为重要。
3一4岁幼儿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较弱,喜欢用语言和动作与同伴进行交往,交往技巧较缺乏。在日常的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幼儿自己玩自己的,与同伴交流较少或经常发生争执。即使少数幼儿的合作行为初步显现,但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合作的技能有待提高,合作的特续时间往往非常短暂。因此在为小班幼儿设计玩教具时,应考感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个别化探索的玩具应多于合作性玩具,此外,合作性玩教具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具有引导性。
彩鲜艳、低结构、操作简单、可个别化探索的特点。例如为 3--4岁幼儿作“捞乒乓球”玩教具,可提供数心乒乓球、一个大勺子、两个盛兵乓线的容器,幼儿就可以玩起来,用大子把一个碗里的乒兵球捞到另一个碗里(见图 2-4)。
图 2-4 捞乒乓球玩教具

(二)4-5岁幼儿年龄特点
45岁幼儿大多上中班了,中班在学前教育阶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中班幼儿己经在幼儿园里学习和生活了-年,对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及同伴已经非常熟悉,他们会用感官去探索、了解周围的事物,还喜欢刨根问底,试图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4—5岁幼儿在认知、动作、语言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特点,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科学地设计玩教具,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认知发展
4-5 岁幼儿的认知水平仍然处于前运算阶段,但比小班幼儿有进一步的发展,他们不仅能够认识自己的动作行为,还能够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幼儿的有意行为开始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增强,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问也延长了。中班幼儿对生活中陌生、新鲜的事物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关注和探究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渴望了解这些事物的用途、结构、功能、属性、特征、变化等。幼儿喜欢观察多元、有变化且好玩的事物与现象,对时间概念、数量等的理解能力开始增强,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根据 4一5发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设计与制作操作方式多元、蕴含科学知识和原理、操作步骤稍复杂的玩教具。
2.动作发長
4—5岁幼儿的动作发展更加完善,体力明显增强,粗大动作更加灵活,不仅可以自如地跑、跳、爬,还可以单足站立、抛按球等。他们]的箱细动作发展得更加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链、系鞋花等,还会折纸、串珠,动作质量明显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坚持性得到提升。他们能手眼协调地完成相对复杂的操作活动,能运用街单的工具、设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探究。依据4-5岁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应设计能够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精细动作的玩教具,并且适当地增加这类玩教具的比重。
3语言发展
4—5岁幼儿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适度引导,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快速发展。4—5岁幼儿能修清晰地与他人交谈,特别喜欢和家人、教师、同伴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词汇量逐渐丰富,市班幼儿说的句子此小班幼儿更加完整,语义更加丰富,能够断断续续地讲清楚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相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更加愿意在集体中大方地表达自己。因此根据4—5 岁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应设计能够鼓励幼儿说完整的话、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事情、即兴创编故事的玩教具。
4,社会交往
4—5 岁幼儿的规则意识开始萌芽,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幼儿更加愿意与人交往,并且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得更加有礼貌,能够在集体活动中了解、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同伴进行分工合作,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遇到因难会寻求他人的协助等。因此,根据 4—5岁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应设计能够为幼儿提供合作和交往机会的玩教具。
综上所述,依据4—5岁幼儿的身心发展
特点,设计与制作的玩教具需要蕴含丰富的知识经验、操作复杂、合作性强。例如,为
4-5岁幼儿制作“数字开锁”玩教具,幼儿可以点数锁上小圆点的数量,并找出对应数字的钥匙开锁,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寧握
图2-5 数字开锁

数与量的对应关系(见图 2-5)。
(三)5一6岁幼儿年龄特点
3-6生幼儿进人了大班,迎接他们幼儿园的最后一年,这一年里,幼儿园到小学的这班期,也是从游戏阶段段到学习阶段的过渡期。大班幼儿园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对周围的世界有者积极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开始对自然现象的缘由、机城的运动原理等产生兴趣,一般简单操作的玩数具已不能,足大班幼儿的需求。5一6岁幼儿在认知、动作、语言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多展有其独特的特点,很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科学地设计玩教具,能够更水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认知发展
5一6岁幼儿的认知水平处在的运算阶段的后期,发展好的幼儿甚至已多步人具体运算阶段的前期。幼儿开始有简单的逻辑思维,会恩考事物之间的逻辑性,注意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克服困难、解決困难的能力也有所增强,逐渐对有一定难度、需要自己探究或付出努力、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兴趣。因此,根据 5一6岁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可以设计知识性强、蕴含多元信息、操作复杂、需要逻辑思维参与的玩教具。
2.动作发屡
5-6岁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都得到快速发展。在粗大动作方面,他们能平衡和控制大肌肉活动,有序地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翻跟头、跳绳、于行走间运球等。在精细动作方面,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沿着曲线画或剪出图形,但部分幼儿对前书写技能的掌握不规范,在书写时会出现因用力过猛而戳破纸张,或者握笔方法不正确、肌肉紧张等问题,幼儿手部的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学龄前阶段是训练幼儿的前书写技能的最佳时期,在为大班幼儿设计玩教具时要考虑其精细动作的发展,设计一些可以促进幼儿掌握前书写技能的玩教具。例如,提供沙子、铅笔、汉宇卡,让幼儿用铅笔在沙子上画出汉字的形状,以练习掌握前书写技能.图2-6 沙子书写
(见图2-6)。

3.语言发展
5一6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明显的创造性特点,他们在模仿时会添加一些创造性词汇。例如,当教师给幼儿讲一个故事后,大班幼儿在重复故事内容时,通常会添加一些自己想象的新情节。幼儿喜欢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并且能够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会将现实的事情和想象的事情相泥滑。因此依据 5一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应设计出能够让幼儿政说、多讲、尽情表达的玩教具。
4.社会交往
5一6岁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与同伴相互合作、交往的需要和意愿,交往过程中同伴间的冲突变少,交往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初步协商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较少地请求教师帮助。此外,幼儿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并且有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幼儿的胜负欲增强,对竞争类游戏有浓厚的兴趣,独自操作的玩教具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因此依据5一6岁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特点,教师应设计具有合作性和竞争性的玩教具,并且在为大班幼儿提供玩教具时,合作类与竞争类玩具应占主要部分。
综上所述,依据-5一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与制作的玩教具,要蕴含丰富的知识经验,具备挑战性、竞争性、交往性、规则性等特点。例如,在为5-6岁幼儿提供对弈棋盘时,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工具-一 硬卡纸、画布、纸箱等,为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棋盘,用小石子或小珠子等做棋(见图2-7)。教师可以制定游戏的规则,让两个或多个幼儿进行对弈。教师或幼儿也可以共同协商制定规则,进行玩乐。在这个过程中,多名幼儿能够在相互讨论、协商、竞争、合作中提升社会性发展。
图 2-7
棋类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