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终结:装备鉴赏4 盘点1

心灵终结:装备鉴赏4
盘点1:焚风仍然在使用的旧式军备

前言
焚风带着金川工业与中国尚未完成的科技研究,在阿拉斯加登陆。然而,在多方势力的围困剿杀下,焚风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人员装备疲惫,资源消耗殆尽,战事吃紧,局势危急。这大概是焚风诞生后面对的第二大考验。
金川工业的工程师与云茹的科研团队(和一些来自非洲的…)组成了焚风的第一支装备研发团队。他们临危受命,在焚风正统装备未普及部队前,对焚风重新启用的中国装备和太平洋阵线装备以及缴获窃取的装备进行“焚风化”改造(或者直接启用不改造),部分改造后的装备至今仍在部分焚风部队中服役,且性能不输于焚风正统装备。

正文

一.地面部分
1.“河童”悬浮坦克

“河童”的两栖能力,以及不失为差劲的主炮与装甲,都让其在焚军队里,一直是两栖登陆夺岛作战的重要组分。焚风工程师为其加装了放射性装甲,使之面对步兵时不会毫无还手之力。
2.“西风”自行火炮系统

较长的射程以及优秀的反装甲能力,使得“西风”火炮成为焚风的主要曲射火力。连线沃克网后,“西风”火炮不需要西风定位就能实施远程打击。在焚风研制出纳米云雾弹(和恐龟的纳米加农炮类似)与新型破甲弹后,西风炮的反步兵与反要塞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
3.“女娲”加农炮

“女娲”的强大火力,足以支持焚风军队的动态防御。厚重的装甲以及恐怖的核子火炮,能为焚风军队提供有效的直射火力。因此,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女娲”一直是焚风的中坚火力。经焚风工程师改造后,“女娲”的射程与移动速度得到提高。
4.“哨兵”防空系统

在“雷鸟”防空系统正式列装之前,焚风都是从苏联和盟军的军备中“借用”现有成熟的防空武器,“哨兵”就是其一。它的强大火力,能够封锁战区的低空区域,为焚风部队的进攻提供有利保障。焚风工程师曾将“雷鸟”的火控系统加装到“哨兵”上,以提升“哨兵”的防空火力。
5.“天火”防空系统

经由加拿大,从美国获取的“天火”系统,具有精确的激光打击能力,能够拦截中空大部分高速飞行器。焚风经过改造,“天火”可以高平两用,来压制地面进攻的的敌军。
6.“轰鸣”防空系统

焚风通过多个渠道,从苏俄腹地获得了零散的设计资料,以及部分样机。焚风用这些材料拼凑出了“轰鸣”的全套系统。“轰鸣”能够封锁战区的高空空域,即使是恶灵战机这种速度极快机动极佳的战机也能够轻易拦截。经过改进后还可以摧毁低轨运行目标。
7.“未来坦克”系列


作为金川工业最高的技术结晶,“未来坦克”系列一直是太平洋阵线的主力,在进入焚风作战序列后,这种地位得到扩大。离子轨道炮可以击穿大部分装甲单位,“金箭”火箭系统能够压制大多数步兵。最重要的是,智能AI让全自动化的它们免疫恐怖的精神控制。
8.恐怖无人机

为了弥补前期“扫荡者”无人机严重不足的数量,以及清理“扫荡者”未清理完的零星目标,恐怖无人机被再次启用。在它和“扫荡者”的封锁下,焚风的大后方与防线薄弱处成为了敌人的“无人区”。
9.“魔影”坦克

在厄普西隆的军备库中,唯有“魔影”坦克是焚风看的入眼的装备。厄普西隆成熟的心灵幻象隐形科技为焚风打开了新的科技树(至于有谁能搞到厄普西隆的军备……)。一部分“魔影”坦克被运往研究所,进行反向测绘和技术验证(“扫荡者”无人机与“恐龟”加农炮都得益于此);另一部分则加入了焚风的作战序列。 不过,这些“魔影”却并不是用来“战斗的”,它们被拆除了鸡肋的溶解射线(这玩意儿焚风看不上),在剩余的空间装上了各种探测器。它们关键部位的装甲被加强,以便于被发现后能撤离得更从容。它们被用作战地侦察,为空袭与炮击提供准确位置,而且它们比“蜻蜓”无人机、恐怖无人机、“千里眼”无人机更加胜任这个工作。(隐形这点能有什么比的呢)

二.空中部分
1.“黑鹰”战机

“黑鹰”最引以为傲的的一点,就是速度、装甲、火力的平衡。焚风将空军的数据链结合统一后,各型战机的弹药可以通用(以及新研发的“金箭”火箭弹)。而“黑鹰”出色的载弹量,使之成为焚风的战斗轰炸机,以支援地面部队的进攻。
2.“狐步舞者”战机

在“黑鹰”对地支援的任务地位确立的同时,“狐步舞者”被焚风确立为制空战斗机。焚风改进了它的发动机,并用太平洋阵线的技术升级了它的航电系统,以期对抗厄普西隆的“恶灵”战机。经实战表明,改进后的“狐步舞者”虽然机动性仍然劣于“恶灵”,但“狐步舞者”能够依靠先进的制空雷达、火控,先敌发现先敌打击。
3.“梭鱼”轰炸机

在焚风特工的不懈努力下,西半球作战的“梭鱼”轰炸机被送到了阿拉斯加。但它配套的“维纳斯”导弹却并未到达焚风工程师的手上。因此,焚风工程师将金川工业的新研发完成的等离子炸弹装在“梭鱼”上(“狐步舞者”与“黑鹰”均不能有效搭载这种武器)。这让“梭鱼”获得了全新的打击能力。获得了苏俄的战术核炸弹后(和“轰鸣”一起运回来的),“梭鱼”对敌军部队的打击力得到空前提高。在先锋炮艇机和风神翼龙实装焚风部队前,“梭鱼”一直是焚风最有效的远程战略打击平台。
4.“劫掠者”武装直升机

焚风从北美的拉丁同盟占领区获得了大批保存完好的“劫掠者”武装直升机。这些武直很快便开始了改装工作:将四联装的“德什卡”机枪换装为双联20毫米并列机炮;机腹武器舱可以使用等离子炸弹和冷冻导弹。另有改型将武器舱换为载员舱(3名铁骑兵),以提高其战场通用性。
5.冷冻直升机

它是“劫掠者”武装直升机的竞争机型。为了加入焚风作战序列,前金川工业的工程师把它硬生生地从支援直升机改成了武装直升机。急冻射线发射器被拆除,换成了一门20毫米机炮炮塔,增加副翼及其翼下挂架,可加装DDOS干扰吊舱、“金箭”火箭吊舱、静滞射线吊舱、迷乱射线吊舱等。此外,还有一种作用与“雷神”炮艇相似的瞄准吊舱,可以提高地面部队的射程和射击精准度。
6.“铁翼”喷气机

这种高空高速的喷气机,曾从哈萨克斯坦直飞至日本,途中无视中国严密的防空网。芸如为此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为鹿儿岛的科技回收赢得机会。“铁翼”装备焚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全球范围内,为焚风运输最重要的人员、数据资料和物资。在焚风实现“铁翼”的量产后,便着手它的改进工作:
运输型,载员10名铁骑兵或3辆T2载具;
攻击型,可载荷5枚等离子炸弹或15枚燃烧碎裂弹或6枚战术核炸弹或8枚“维纳斯”导弹(焚风从美国军备资料库中获得了其全部数据)。
至今,“铁翼”也一直是焚风不可替代的战略运输和打击力量。(关于它的创作灵感来自皮皮幻的魔改终结)
7.“蜻蜓”无人机

“蜻蜓”无人机可以为部队提供有效的战区侦察与干扰。这填补了焚风前期严重不足的侦察力量。在“千里眼”无人机普及部队之前,“蜻蜓”一直是焚风唯一有效的侦察力量。另外,在焚风强大的火力面前,没什么比自己的的载具瘫痪更恐怖的事了。

三.水上部分
1.“海狼”护卫舰

“海狼”双体船的速度优势,是焚风重启它的重要原因之一。焚风工程师将防空炮换为了雷鸟同款的“金箭”火箭弹防空系统。船底加装拖曳式声纳,可以投放深水炸弹,以探测压制厄普西隆的水下舰队。
2.战列舰

战列舰的“大舰巨炮”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在厄普西隆强大的空军与幽灵般的“水下舰队”的威胁下,“大舰巨炮”越来越不能满足焚风海军的需求。对此焚风工程师进行了大量改进:(产量依次降低)
取消主炮,前半段装备“美杜莎”导弹系统,后半段改为“鱼鹰”反潜机机库(2架);
取消主炮,改换三具“金箭”火箭(前2后1);
武器未改装,加装纳米回复场;
取消主炮,改换为两门离子轨道炮;
取消主炮,前半段改为“雪暴”弹道导弹发射系统,后半段改为“鱼鹰”反潜机机库(2架)。
3.神盾巡洋舰

这是世界上防空性能最好的战舰之一。强大的“美杜莎”导弹系统能支起舰队整个中高空防空网。然而,单一的任务属性令其在焚风舰队中愈发不堪其用。四分之一状态良好的神盾巡洋舰在加厚水线以下的装甲后重新服役,剩余的均拆除了“美杜莎”导弹系统(这些导弹系统被装在了战列舰上),转而换装类似于IFV的多用途武器系统或者安装无人导航系统,成为无人操作的遥控舰船,以用于新武器的试验(就是做试验平台或者当靶船)。
4.“无畏”导弹舰

“无畏”的战力举世皆知,焚风工程师对它进行了诸多改进:“雪暴”导弹的战斗部改为等离子炸弹;导弹的制导系统用太平洋阵线的技术进行了升级(末端主动制导,自主搜敌,换言之,就是能打移动的目标);换装盟军海军航母的动力系统、航海系统、导航系统等。
5.驱逐舰

针对驱逐舰的改进重点,被确认在舰炮和导航系统上。在导航系统上,焚风工程师们并没有分歧。但在武器系统上,来自中国的工程师提出,将“女娲”的核子火炮移植到舰上;而来自金川工业的工程师却认为应将舰炮改为“金箭”火箭发射器(高平两用),并未给“鱼鹰”反潜机赋予反舰能力。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在云茹等高层人员的协调下,中国改型与金川工业改型以1:3的比例装备部队。(显然焚风更需要多用途的防空舰船)

四.天基部分
“新墨丘利”激光卫星系统

作为焚风的最高机密,新的“墨丘利”终端被建造在极其隐秘的位置。而有关这些“新墨丘利”的所有资料,都被保存在一个独立的数据库中(独立到连沃克网都没有连接)。现在焚风掌控着3颗在轨运行的激光卫星(极地轨道一颗,飞越阿拉斯加上空;同步卫星两颗,一颗在墨西哥湾上空,一颗在印度尼西亚上空),它们都是经过沃克网严密的计算和漫长的破解才进入焚风控制的。
这三颗卫星是所有激光卫星中状态最好的,但是按照美国的设计年限,它们都进入超期服役阶段了。为此,焚风准备发射3到4颗新的卫星来补充“新墨丘利”激光卫星系统(除了装备功率更大的激光炮外,焚风工程师还加装了瘫痪载具与建筑的DDOS系统与新的探测装置)。
“新墨丘利”作为焚风最早的天基武器系统,为焚风积累了大量太空运输和作战的经验。(也为“天降神兵”项目打下铺垫)

后记
焚风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去获取苏萌厄的装备,还把他们进行“焚风化”改造,最大的原因是新装备的短缺。这迫使焚风走上“魔改”的不归路。不过,这样的“魔改”收效颇丰。最直接的是让前线部队有充足且容易上手的装备可用。其次,厄普西隆与焚风都拥有苏萌阵营的基础科技,因此它们都清楚这些装备的优劣,焚风化的“魔改”正是打破僵局的最好办法。另外,在一次次的“魔改”中,焚风的设计团队逐渐整合成熟,焚风的重工业不但积累技术经验。这为焚风研发新装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像成飞也是从“魔改”歼七开始,才有了现在的歼十和歼二零)

新人UP,写作不易,呕心沥血,还请三连加转发!

至于下一篇更新…………
我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我将用小说的形式,来写下一篇心灵终结的专栏,还会是围绕焚风装备展开,也会加入厄普西隆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