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汉服走进结婚证,体现服务新理念

2019-12-07 20:39 作者:汉服资讯  | 我要投稿

汉服走进结婚证,体现服务新理念

图文来自:掌上春城

特别声明:本号除原创文章外,其余文章为原作者观点,发布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结婚证能否使用汉服照,是近一段时间媒体上的一个热议话题。面对“结婚证能否使用汉服照”的提问,国内不少地方的婚姻登记机关的回答是“不准”。老实说,在本报记者还没有对昆明地区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时,笔者曾主观地认为,昆明婚姻登记机关的答案也一定是“不准”。这主要是因为,在没有现行条文对使用汉服照表示明确支持的背景下,说“不准”,无疑是最省心省力、最不需成本、最没有施策风险的选择。从登记机关自身利益和经济理性出发,做出这样的选择难道不是一个高概率事件吗?

当记者调查的结果显示,昆明各县区婚姻登记机关对“汉服照”的使用,竟然都表示出一种宽容态度时,笔者除了被“打脸”的惊讶,也不禁要为这种宽容态度点一个大大的“赞”!



为昆明婚姻登记机关的态度点赞,赞的是他们主动契合新兴科技发展形势的担当精神,赞的是他们高度尊重群众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意识。正如前文所说,依据现行政策规定,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从严、对“汉服照”说不,绝对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对“汉服照”说不的政策立足点,是过去那种只能依靠人工手段对证件照进行甄别判断技术条件。受这一条件所限,要提高人工甄别证件照和其相关法律文书的有效性,降低甄别成本,就只能对证件照进行尽可能的标准化约定,尽量过滤掉可能影响人工甄别效果的“噪点”信息,个性化需求自然也就不在考虑之列。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情况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当前,人脸识别技术逐步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在算法的精确和机器的高效面前,化个什么妆、穿什么衣服、戴不戴眼镜……种种过去可能影响人工甄别效果的问题都已经越来越不成其为问题。在新科技的加持之下,即使不说相关规定的立法基础已经完全消失,至少可以说,我们看到了能够有效替代传统做法的有效途径。以新的技术途径为支撑,让汉服走进结婚照,己经可以实现既无损于任何公众利益,又能满足部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与简单地“说不”相比,显然是一个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因而也更具优势的施策方案。

但问题在于,哪个方案更优是一回事,能不能在实践中选择更优方案则是另一回事。在“说行”未必有功,“说不”绝对没错的客观情况下,如果没有点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大势的视角和眼光,没有点运用新技术、采纳新方案的锐气和勇气,没有点重视群众需求、主动优化服务的情怀与担当,只怕也很难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也正是昆明婚姻登记机关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值得点赞的关键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个性化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社会不可缺少的的重要支点。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政策规定的相应调整却难免滞后。在这一背景之下,群众个性化需求与既有政策规定之间的冲突可能不断出现,而昆明有关部门的态度恰恰为在现有条件下有效解决这一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参照。那就是,以高度重视群众个性化需求为立足点,以主动拥抱新兴技术发展为支撑点,不主观不机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无损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把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摆到更高位置,实现政务服务的提质升级。可以相信,把这一态度和思路在更广泛的行政服务实践中运用起来,一定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前行,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更多动力。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杨蓉 编审:周婷 符亚丽


汉服走进结婚证,体现服务新理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