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玄九尘视频(火器火炮)引战方面和错误方面的商榷

2022-10-16 16:40 作者:战无不胜胡必丞  | 我要投稿

玄九尘的视频越做越差,张口就来,谬误百出的地方比比皆是,想恰烂钱又不学东楼放开,想搞专业一点又不下功夫查资料,尤其是这个火器火炮视频。 以下是至玄九尘孝子贤孙们 第一条

第一条为引战,视频介绍了明朝火器装备率,但整个视频只提及一句乾隆大量配备火器,并未介绍清朝那超过50%的火器装备率,如果查过相关资料不会不知道,这种话会给孝子贤孙们一种假想。 第二条

第二条,这个说法我只能笑笑,特别是什么样的定性?是不是打到北京城下才叫特别?还是说连俺答汗围攻北京八天也不叫特别?如果没特别的话设立9边13镇干嘛? 第三条

第三条依旧为引战,无论是清朝还是明朝在挨打的时候都进行了学习,康熙时期南怀仁督造了900多门大炮,包括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这种22磅炮,学习研制赞巴拉克枪,包括乾隆时期学习燧发枪,研发九节炮等等。此条依然给不明所以的孝子贤孙带节奏。 第四条

第四条,清朝的火炮是天聪五年就仿制成功了,根本不是孔有德,耿仲明带去的。 第五条

平三藩艰辛的原因根本不在于吴三桂军有火器,论火器清军更多,无论是汉军还是绿营吴三桂的火炮数量比起清军的差距差远了,三藩之乱之所以打的艰辛是清军的多种因素导致的。 首先,清军入关后,八旗战斗力下滑是毋庸置疑的,单兵素质下滑,统帅将领的军事能力也下滑。 其次,吴三桂军的将领们都是开国一路打过来的,而八旗的开国老将没几个人。 第三,康熙的决策失误,前期安排废物宗室去统兵。 第四,以有心算无心。 第五,战线太长,清军防御力量薄弱,三藩军队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所以前期势如破竹。 等等,平三藩艰辛有很多因素,中国火器史明确指出三藩的火器数量质量都不如清军,玄九尘所谓的火器因素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可能是他的发明创造)。 第六条

第六条,看看明朝清朝,哪一个王朝对火器管控的严格?清朝民间本就有大量的火器,何来清廷断绝民间火器,原因是因为民间拥有火器会威胁老爱家的统治?这条言论妥妥的地摊文学言论。 第七条

第七条,国语骑射在雍正时期就是基本国策,乾隆十八年正式提出国语骑射为满洲根本,何来乾隆统一承平之后才提出这个概念? 第八条

忽悠瘸了?哪个圣上被忽悠瘸了?乾隆,嘉庆还是道光?被忽悠的只搞骑射不要火炮了? 第九条

由于在18世纪内,西方火炮样式并无重大变化,至19世纪鸦片战争时,与英军相比,清军火炮在样式及机制原理上大体相同,两者的差别在于制造工艺引起的质量问题上。 茅海建老师这说的多清楚,哪来的落后200年? 第十条 清朝落后的原因是国语骑射忽悠瘸的吗?并不是。 中国火器的落后是什么原因?落后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专制的封建社会制度,以及承平的社会没有战争而无法刺激火器的研发,玄九尘都知道大明火器落后是因为日久承平,为什么到清朝这里就不说了?

总结:整个下来给人一种什么感觉?明朝落后,但明朝学,清朝落后但清朝不学的地摊言论,从根子上就不客观,不外乎是知道B站那些孝子贤孙都是什么德行,引战也好恰烂钱也罢,还是真的不学无术都和我没有多大关系,我之所以站出来说一声,只是看不惯有些历史类up为了恰烂钱而无视客观的历史,你做的视频不是你一个人看,你做的视频会给很多人带来影响,短短六分钟的视频十个地方有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有问题的视频。 另外奉劝各位,想去批判清朝,请去看戴逸先生的书,看看人家是如何从多方面进行思辨式的批判

关于玄九尘视频(火器火炮)引战方面和错误方面的商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