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在岛屿读书 第二季 第三集

2023-07-13 22:44 作者:天天吃的好香  | 我要投稿

第三集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读一本教培获得一项技能这是读书的有用之处但读书更大的作用是无用之用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提升

 

巴赫和托尔斯泰的共同点都很宁静在宁静中表现汹涌澎湃的情感

 

柴可夫斯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很激烈的

 

“有些艺术作品一直向前走从不回头还有一些作品是向我们走来的

托尔斯泰就是向我们走来的那么的宽广

 

有人批评拉赫玛尼诺夫缺乏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无法判断是晴天还是下雨天

拉赫玛尼诺夫回应作家无需在作品中建立一个气象站

 

音乐作品文学作品都是叙述性的作品是流动的即便是像托尔斯泰如此宽广的作家也不可能包罗万象

 

音乐文学作品推向高潮很不易全凭作家的才能情绪情感的爆发力推向高潮后如何结束更难

 

红字莫桑没有具体写演讲的内容而是写了很长的篇幅的演说的声音——纯粹的自然的像音乐一样的语言

 

“好听就可以了音乐就是为了好听的

 

音乐和文字一样不是平面的它是流动的

 

铁树从非洲引入到中国是不断驯化铁树的过程

英国的博物学传统

 

透明的胡萝卜发表在作品与争鸣对余华是一种鼓舞因为这样的作品是不符合传统审美的在当时是少数

艺术和文学是一样的最后是少数者把它往前推进的大多数人是跟在后面的

透过透明的红萝卜》,余华看到了自己浮出的路

 

黑孩很像童话里的精灵在感官的梦幻的世界里体验在严酷生活中间得不到的爱抚对现实的痛感对别人的虐待对不幸和屈辱是很迟钝的但对自然之物的感官是完全打开的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自然界的欢快的声音

 

把不诗意的东西写得很有诗意比如希尼

希尼的诗集幻视》,注意到在严酷生活中别人不在意的被压抑的但确实存在的浪漫的美

 

王安忆最初看到透明的红萝卜》,是批评的因为她站在现实主义的角度认为中原大地上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王安忆中国的很多作家都是有一个庄稼的美做底的 

莫言写高粱 苏童写棉花 王安忆写麦子

 

苏童擅长把不美好的东西写得令人难忘白雪猪头》《肉联厂的春天

苏童超越了美好的范畴”一个人拿着猪头在雪中送来在美学层面上是不美的但在阅读时读到这个画面觉得特别美因为情感苏童通过描述把一个不美好的画面变成美好的画面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用平淡的笔触写知青的艰苦生活把这段艰苦岁月中的美好写出来了

 

巴赫 宁静

 

音乐旋律节奏音符

 

自然文学作品

英国博物学传统

美国自然文学运动推动了美国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

梭罗瓦尔登湖做一种实验探究返归自然的可能性

立奥波德 生态伦理之父”沙乡年鉴修复荒漠的农场

 

云中记关注地震后自然界的修复

 

阿来对自然界充满兴趣也在写作中倡导保护生态在他的笔下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

 

“对美的感知力跟你在作品中描写的场景是富贵的还是贫穷的没有关系”

 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富贵的生活

白雪猪头贫困的生活中发现美

 

美学不仅是理智它同时也是情感

 

眼前有景能道得”——文学存在的意义

 

欲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美的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是丑陋的

 

通过阅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任何一个人进入阅读的状态都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岛屿上让自己与现实世界隔离开来虽然跟世俗世界暂时切断联系了但因为阅读又和这个世界在另一个层面上建立了联系所以阅读构建的这个岛屿是无限广大的


我在岛屿读书 第二季 第三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