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青岛其一
“文章”转载于本人空间相册,仅做“记事”,聊作消遣。
平度
平度没有共享单车,新区和旧区相隔甚远,属实不太方便。
平度给人的感觉,像是不同的郊区或小镇都挖去一块拼在一起的地方,难道这就是一个区级市的特色么
平度的人们像是十年前的节奏,自然又朴实,看不见快节奏的影子
平度说是要打造诚信之城,别的不知,但我买了快一年的掉了一轮的行李箱能没有小票找到原店家安排进新轮子,我是未曾想的
半夜也有炸街的摩托人,但应该不算什么特色,唐山也有,天津也有。
是为数不多晚上可以能看到星星的城市
假期会有成群出来耍的孩子
五脏俱全的城市,甚至有湿度噪音检测和光影十足的主题广场,引来不少人饭后消食。甚至我认为这城的公园就是为消食而建的。
此城很适合生活,但会不会让人乐不思蜀呢,不得而知
夏天的店铺,总有人喜欢在家门口架桌子乘凉吃饭,饭点也都很晚
有的街很空旷,你可以边走路边high歌,不用担心吵到别人
金融大厦能分割出租改成集市是我没想到的
苏州路单向提前放绿灯是什么情况
吃的地方,就记住一家,大泽草原涮羊肉,哪里都好,就是蚊子太多,老板貌似有着很多的故事
莱西
莱西总是变化不大,却由促进消费变得活了些
姥家这里有很多地方还有着上世纪的味道,尤其是一些门店,包浆的零件存台,褪色的招牌,掉了漆的大门......不变的,是村里的市场监管局,和街对面时不时水漫过观台的荷花池。
市区有一点汉沽的感觉,但绝对是大了好几倍的,总藏着不可貌相的东西在里面
姥家的蚊子依然大的离谱,一巴掌下去全是血
同石家庄一样,莱西也有找工的,但都是打井,也不知为何
姥家牛溪埠,总有着我熟悉且独有的鱼鳞斑云
姥家人喜摸麻将,偶然听见姥姥将三条呼作“裤衩”
青岛
青岛西,也就是黄岛,正开发,感觉和平度差不多,但更烦乱些,尤其是环境上,与汉沽无异。
青岛的自行车,共享电动服务区都分散得离谱,使我不得不徒步走完计划路线
青岛的“膀爷”我算是见识了,但全是中老年人,预计是要在下一代失去传承了。也见到卖散啤的店家了,一个机子,几个龙头,写着“原浆”种种,但没见有人提着塑料袋来,或是提着散啤走。
青岛西站是还没建完,只开了一半的样子
青岛地铁与上海地铁相近,建了十几条线 但在市辖区的只有那么几条
同杭州一样,青岛有着二线城市通有的活力,尤其是青年的生力军
青岛地铁的英语实属感人,do↓ors open on the left,蚌埠住了
又是有窒息操作的脑瘫司机
青岛站中山路这块全是大坡,还有又窄又乱的单向路
青岛的景点周围几乎没有商业化的痕迹,周边的一切都和一般城市无异,照样有黄掉的门店,接地气的饭馆和来往市民,倒是感觉圣弥厄尔大教堂,五四广场和各种故居是后来生硬插进来一样
青岛难受的就是狭窄的路和路边停满的车
青岛有比我所见市中心更多的拾废品的人,让你感觉回到十几年前一样。但,我见了不少人拾荒,摆摊,看停车场,给旅游景点或者游艇在人群中拉票,却没见过一个人要饭。
听姥爷侃,他曾经从上海开拖拉机半个月拉到到莱西
2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