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课程期末论文:关于双鸭山的东北方言词语代际差异的调查
关于双鸭山的东北方言词语代际差异的调查——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为例
本文是东北方言词语代际差异的调查,考察东北方言词语正在发生的变化。
第一,调查点基本情况:
1、东北地区概述
东北地区,亦称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东北、东北,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对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现在的东北地区,广义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
2、双鸭山人文地理概述
双鸭山,黑龙江省辖地级市。 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距省会哈尔滨市460公里。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比金市相望,南与虎林、密山、桦南县毗邻,西与佳木斯市、七台河市相连,北与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县、桦川县接壤。市区坐落在完达山麓、安邦河畔。总面积22483平方公里。
双鸭山市平均海拔35.3米,市区平均海拔87.4米,市区主要位于完达山脉余脉,为丘陵半丘陵地形。有1192平方公里的面积为莽莽林海所覆盖,占67.45%;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占0.23%;可耕地面积291平方公里,占16.47%;建设用地面积66平方公里,占3.74%;其它土地面积214平方公里,占12.11%。
调查方式介绍: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分为三类年龄群体,一类是10-30岁的青年群体,一类是30-50岁的中年群体,一类是50以上的老年群体。以作者身边人员为调查的主要对象。
调查方式
田野调查法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得出论文所调查的具体数据,并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访谈法是一种由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谈话的方法。本文采用个别访谈法。通过让被调查者念词表、句子或语段,提使用东北词语的相关问题,要求受访人回答,从中获取信息,采集材料的目的。
第三,相关研究综述
1.研究因年龄因素呈现出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东北双鸭山地区的方言实际情况入手,分析不同年龄使用方言产生差异的原因。
2.研究内容:东北方言词语不同年龄使用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文选取部分常用东北方言词语作为调查指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比不同年龄段被试者词语使用的差异,分析东北方言词语使用的变化情况。
3、访谈案例:
老年人常用东北词汇:
老鼻子 刚刚滴 马路牙子 整 吭哧瘪肚 二尾子 毛楞 霍霍 欠儿 磕碜 埋汰 稀了马哈 皮儿片儿 赶趟 五脊六兽 魂儿画儿 提溜算卦 嘴不啷 叽 五迷三道 犄角旮旯 虚头巴脑 抠抠搜搜 悬乎 猫月子 主意正 忽悠
中年人常用东北词汇:
整 霍霍 毛楞 沙楞的 五迷三道 赶趟 扑搂 坎儿 犄角旮旯 魂儿画儿的 抠抠搜搜 敞开儿 刺挠 麻溜
年轻人常用东北词汇:
整 霍霍 赶趟 磕碜 埋汰 忽悠 唠嗑 嗯呐
年轻人的常用词汇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变更为更接近普通话的表达,所以东北方言的使用情况是随着年龄递减的,年龄越小,使用东北方言的词语就越少。而代替东北方言成为现当代年轻人常用词汇的是网络流行语或者一些新事物的新名词,例如二次元、后浪、b站、盘他、柠檬精、火钳刘明、奥利给、有内味了等等。
而老年人不常接触互联网,大多数老人都并不使用智能机,老年人一般使用收音机或者电视机来获取外界信息,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老年人接触信息的范围变小,从而改变谈话日常用语的常用语构成越发区别于易运用新词新语的年轻人,而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年人,他们相较于老年人有更多的接触新信息的渠道,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因工作或者其他原因也需要运用相应的电子设备或查找和学习更多新事物,所以虽比不上年轻人对于新事物接触的广泛性,但也是强于信息相对较为闭塞的老年人的。
而年轻人之所以获取信息更多以及语言构成改变更大,我个人认为决定性的因素是在于所受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使得年轻人学到更多知识,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学习一直离不开语文,而学校的语文教学自然是离不开普通话,课文也都是运用普通话进行讲解的,所以离开了全天候方言的土壤,也使得年轻人说方言的用语减少,而转变为普通话说的更多。而大学更是一个分水岭,异地念书是真正意义上的脱离原有方言土壤,进而重新改变了年轻人的语言习惯和日常用语。
第四、结论
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同时,对于一些旧事物,年轻人没有接触过,从而与老年人区别开来。年轻人的词汇发展较快,老年人的词汇发展较慢,正因这种词汇演变的不平衡导致了两者差异的产生。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又有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加速了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方言使用的差异性。
青年人对传统词语知晓和使用越来越少,而更偏向于普通话词语,使用普通话词语的频率越来越高,受普通话影响越来越大,与老年人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
互联网对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传播了新词新语,同时也使年轻人的方言不断向标准普通话靠拢,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更强,很多新事物能迅速被年轻人接受,词汇系统也因此发生了各种变化。
第五、参考文献
[1]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4).
[2]姜文振.试谈黑龙江方言中的合音现象[J].求是学刊,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