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十年内都可能无法再有的另类国产动画,不过我对它情有独钟。
深海这部片是我春节档最遗憾的一部作品之一,不仅是它的票房貌似没有正回馈于它幕后日夜的投资与付出。这是一部实际并不讨喜的题材,和女主角一样你对她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同情而非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点因每个人的遭遇而言,而我就是作品中这么一个不讨喜的家伙。

影片我看的是深夜档,因为我口袋里的钱感觉不值得在外住旅店。想了想多少还是省点之类的,再商场度过一个晚上。实际上最后还是忍不住寂寞选择看一部电影,大概是因为我当时正处于家庭和自我的双重矛盾之中。旁边是流浪地球二是一部我也同意想看的电影,同时旁边还有一部我认为不值得的满江红。搞笑的是它的线下评分是9.6,而深海却是9.2和现在一样。唉_(:з」∠)_,我少有的对一部电影有这么多私心。它不是给所有人看的,有些人只是冲着吸引人的画面。虽然不可否认它真的是我近几年看过最美的国产动画没有之一,配合上3dmax巨幕体验是和手机上完全不一样的震撼。但是深海的剧情其实在2h+的时间里就我的观感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节奏不拖泥带水一些画面细节和伏笔的映射都是有的。基本上我对电影其实也是会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可是呢深海这种电波意识流作品尤其是最后三十分钟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get到的。

这是我为数不多想去写个长评的电影,其实我完全有能力去写一期1w字+的稿子并做出一期视频。但是呢,还是犹豫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只要是牵扯到自己私人情感的东西就不是那么的想给别人分享了。
不过这里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分析一个我在电影院中一直思考的东西。
那就是水彩画墨般的红色,剧情中其实暗示是女主的围巾🧣。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开始纠缠着她,那么我是按照最基本对颜色的理解。红色有死亡的既视感,本身剧情中女主幻想中所遭遇的挫折也都是现实中所要遭遇的。二者相互联系,在生于死之间来回徘徊。可是这里的红色给我的感觉还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因为是母亲的🧣,同时死亡是需要被接受的。没错自杀抑郁是需要被接受的,而不是一味的搪塞过去。看电影之前我与一位市里重点高中的老人民教师谈学生因压力自杀的话题,他语气非常的轻松并和我谈论起因压力辍学,抑郁,自杀的学生们。在他口吻中自杀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这另我感觉到了不适。因为他是一名教师,所以我感觉他的身份不应该这么奇怪。我问他如果走不过来的人,该怎么办。他只会一味的和我谈起成功的经历,以及后悔的经历并没有在乎过我的话题。不被接受的后果,到底要该怎么被理解?
好了扯多了,回到电影本身我认为神中神的最后20分钟。女主看似被父母接受结果,其实一开始也只不过是幻象。她需要拼了命地醒来,因为还有一个男主南河在等着她。这里我是真的说是哭吧真的哭不出来,是因为有些情感是真的需要用内心去理解。南河那边的真实是女主唯一的救赎,就算没有了父母。她要依靠的必须是只要自己才行,南河也是最后不能陪在女主身边。看似是女主在被男主一路推着向前,实际上全都是自我想要活下去的希望。而点燃这个希望正是南河的陪伴,我不知道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结局算不算是不完美。反正这是动画,原版要是真的全badend和现实一样了,那你也就看不到了。就像老师们不会谈论这些一样,他们只会搪塞过去,给你嘴里塞口糖。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这些的谢谢理解哦亲,就和这部的结尾一样,你既然都看到这里了,为什么还要在乎别人是怎么看待的呢?喂!快醒醒,电影已经结束了。
真的好多东西我只是粗浅说了说。

不理解也没什么,我感觉我这类人在现实中看人的目光中,文字已经算是最不痛不痒的类型了,当然依旧会多想。国产动画电影,它真的需要这类不被理解的作品,至少我还想继续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