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料】红楼梦的神话心理 节选2

2023-03-24 17:38 作者:魔怔的阿Q  | 我要投稿

在78回里,很多女孩子(代表纯真)因为个别不同原因而被迫离开大观园,而当宝玉看到这种情景时,只有黯然的向黛玉和袭人寻求安慰。(令人感兴趣的,这二人生于同一天)这点再次指出了作者对世界之二元看法。

我们可以说,甄宝玉是贾宝玉的外表重像(man ifest double),而黛玉和宝钗则是他的内在重像(latent double),甄宝玉代表他的超自我(好儿子),黛玉和晴雯则代表他的自我(坏儿子),宝钗和袭人则代表他的情欲。

注:米勒,(Lucien Miller)亦是主张这部小说中,相反的事物是相同的,Mask of Fiction Dream of the Red (hamber:Myth,Mimesis,and persona (Tucson: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press.1975)PP115,147,173,254-55;又见Plaks,OP.cit.,P223.“无为有时有还无”

在56回中,甄宝玉被贾宝玉梦到,是因为贾宝玉对镜子而睡。其后,甄宝玉劝贾宝玉读书考试(15回)很显然,甄宝玉是贾宝玉的超自我,劝他做个听话的孩子,他的超自我也由秦钟、北静王和柳湘莲来代表。这三人和宝玉之间有一个共同性格,那就是女性化。这确实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读者很容易回想及秦钟临死劝宝玉读书,尤三姐用柳湘莲的剑自杀和北静王提醒贾政不要钟溺宝玉(15回)这几件事。它们都表现出自我和超自我的冲突。它们揭示出宝玉的超自我督促他去读书考试和挥剑斩情丝。但在这场冲突中,自我得到胜利,这可以从秦钟早死、柳湘莲失踪甄宝玉说他“真性已失”几件事看出来。

当贾宝玉和北静王第一次见面时,郡王把一串念珠送给他,他把它送给黛玉,但黛玉却掷还给他。这很清楚的表示:自我违背超自我的命令。至于宝钗袭人这一对儿,确曾燃起了宝玉的情欲之火,他和袭人初试云雨情(6回),和想抚摸宝钗的手臂(28回)已经足够证明这对儿重像对他的作用了。

作为真实世界的对比,大观园在曹氏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园子的兴建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元春回宫后,宝玉和其他少女都搬进大观园里住……园子的重要性更由作者对命名仪式的详细描写出来,这个仪式是由元春和宝玉主持的。

对宝玉来说,元春不单是姐姐,(注:禁管)她实际上是一个“代父”(father substitute)。她在入宫前,她给他基本教育(18回)省亲后,她准许他入住大观园。当他知道她的命令时,他非常高兴;但当他的父亲要见他告诉他这命令时,他感到恐惧,终于在史太君保证他不会被责骂之后,他才敢去见父亲。贾政见到宝玉后,态度立即软化,他把元春的命令转告给宝玉。在命令中,元春用“禁管”二字,这表明她在施行父亲的权力。宝玉对父亲的恐惧使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贾家一般的应该由男人做的重要职位都给女人占住了……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元春是大观园的创建人。

作为园子里唯一的男性住客,宝玉应被视为园的主人。在担任这职务时,他需要经过一个性的启蒙仪式(sexinitiation)。在梦中他和可卿发生关系,醒后,又和侍婢袭人初试云雨、这一梦交似乎难于解释。……可卿之死是由于她和贾府中人发生了乱论关系,而脂砚斋劝作者删去这一段(23)现在的本子都没有乱伦这一事,但为什么不删去宝玉和可卿“乱伦”的事呢(虽然在梦中)?事实上,把教导宝玉云雨之事的女子名字改过来,比删去天香楼事件更容易……

唯一可以对这次性启蒙解释的原因是,作者要把它看作一件重要事件……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宝玉可以同别人“乱伦”而同样的企图别人却被惩罚呢?答案只能是:经过这次经历后,宝玉变成了“父亲”。他的情况和金钏或鸳鸯(注:论者原文如此)的不同,后二者代表对方的母亲,故此乱伦的企图要被重罚。至于贾瑞事件,它指明性爱是一种幻象。但虽然如此,他通过了性启蒙以后,便变为成人。此外,秦可卿的模糊身世也可以减轻宝玉的罪愆。


【资料】红楼梦的神话心理 节选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